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本文旨在通过诱变和耐受性筛选的手段提高放线菌ε-PL的产量.以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anus LS-L5为出发菌,经紫外诱变,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快速生长的菌株,测定突变株的ε-PL发酵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经初筛和复筛,获得突变株H3,其摇瓶发酵ε-PL产量为0.68 g/L,较出发菌提高了41%,传代4次产量基本稳定.H3在5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2.0 g/L,较出发菌提高了一倍.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方面,突变株H3的PEP羧化酶酶活较出发菌株LSL5的PEP羧化酶酶活提高了1.67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云南省威信县肺吸虫病病原进行疫点追踪调查。方法收集2008~2011年确诊的来自威信县的肺吸虫病患者24例,根据病例追踪,自当地疫点采集溪蟹,带回实验室检查并殖吸虫囊蚴,鉴定虫种。结果 24例患者中游走性包块11例,占45.83%,胸腔积液型11例,占45.83%,脑型1例,占4.16%,睾丸鞘膜积液1例,占4.16%。患者主要来自扎西镇、长安乡和双河乡。检查溪蟹278只,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4.17%(95/278),其中扎西镇溪蟹囊蚴感染率为33.08%(43/130),平均感染度11.63(500/43),长安村溪蟹囊蚴感染率为35.14%(52/148),平均感染度8.98(467/52)。结论云南威信县是肺吸虫病疫源地,第二中间宿主为锯齿华溪蟹,致病虫种为斯氏并殖吸虫,应加强当地肺吸虫病防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报告2009年大连市大连湾镇疟疾监测点监测结果,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监测人群疟原虫抗体(IFA),对监测点发热患者进行病原学监测,采用通宵室外人饵诱捕法监测按蚊密度。结果3名学生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阳性率为0.97%,血涂片镜检阴性;病原学监测均为阴性;共捕到按蚊4只,占捕蚊总数的1.08%。结论大连市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来自疟区的人员较多,结合疟疾传播媒介的分布及水平,今后存在发生本地病例的隐患,出现暴发疫情的可能性很小,但疟疾防治工作力度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994.
美拉德反应在烟草薄片减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条件,调节烟草薄片精制液的pH值,并加入果糖和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经高温浓缩处理,制成样品后检测烟气中NNK、巴豆醛、CO和NH3的含量。结果表明:精制液浓缩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可有效降低薄片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的含量。因此,在烟草薄片中应用美拉德反应是一条有效的减害途径。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对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衍生化方法灵敏度好、分离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0 0),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75.1%~127.0%),进样精密度好(RSD为0.12%~3.42%)。PITC法在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显示了良好的测试准确性;而AQC法测定尿液中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超出线性范围,需要对尿样的前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 var. parvifolium)总黄酮有显著的利胆退黄功效,而其如何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代谢物组学方法对小叶黑柴胡总黄酮防治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 )所致大鼠急性黄疸型肝损伤过程中的尿液代谢组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小叶黑柴胡总黄酮对急性黄疸型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给药组和模型组相 比,大鼠尿液代谢物中马尿酸、庚酰肉毒碱、5β-胆甾烷-3α,7α,12α,23R,25- 醇、4-羟双氢鞘氨醇、二氢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24∶0)、苯乙尿酸等含量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和3-磺基去氧胆酸含量升高,提示小叶黑柴胡总黄酮明显缓解α-萘异硫氰酸酯引起的大鼠急性黄疸型肝损伤,可用于防治急性黄疸型肝损伤.本文初步揭示了小叶黑柴胡总黄酮发挥药效的途径,为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日本鬼鲉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鬼鲉的胚胎及仔稚鱼形态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日本鬼鲉的受精卵呈正圆球形,无色透明,无油球,平均卵径为(1.42±0.04)mm,呈浮性。在水温(22±0.5)℃,盐度31‰的条件下,历时约52h10min完成孵化。初孵仔鱼全长(3.04±0.13)mm,卵黄囊长(2.23±0.08)mm,卵黄囊高为(1.65±0.06)mm,在(21±0.5)℃水温下,仔鱼孵化后3d内营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第4天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口摄食轮虫。13d全长(7.12±0.35)mm,背鳍鳍条出现进入稚鱼早期,15d全长(7.92±0.61)mm鱼体及各鳍开始出现金黄色斑纹,25d全长(13.66±0.55)mm,整个鱼体呈黄褐色,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开始营底栖生活。同时观察了自胚胎发育至幼鱼期鱼苗体表色素分布的变化及其器官发育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8.
丙酮丁酸梭菌胞浆蛋白质组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并结合丙酮沉淀分离蛋白的方法,提取丙酮丁醇梭菌胞浆蛋白质,发现加入罗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减少提取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通过二维电泳技术对其胞浆蛋白进行有效分离,在pH 4~7的胶上分离出大约1230个蛋白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功鉴定了19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组研究方法对于缺少蛋白质组研究的梭菌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东北多年冻土区作为高纬度寒区之一,对全球变化较敏感.本文基于AVHRR和MODIS两种遥感数据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应用CASA模型对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年均气温、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显著上升,年降水量显著下降,CO2浓度及其年增长率显著增大;植被年NPP呈显著的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变化分异节点在1998年.研究期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年均NPP总量为623 g C·m-2,植被年NP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降水是该区生长季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植被NPP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土地覆被状况使植被NPP发生变化,影响了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植被NPP与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NPP的影响随着各区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年冻土区植被NPP与年均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最大冻土深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冬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47条样线,调查了109个狍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测定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裸岩、雪深、倒木和针叶树15类栖息地因子。Baileys法和Mann-WhiteyU检验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喜欢在坡度平缓、平均海拔602m,位于阳坡或半阴半阳坡的中坡位上雪被较浅,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和隐蔽级都较高的针阔混交林生境中活动,对倒木因子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避开选择阴坡、裸岩和针叶林生境。在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中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6%,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8%,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林型、海拔和隐蔽级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6.5%,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