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8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301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溶氧条件、补料与非补料对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工程菌的菌体生长与外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的比较 ,建立了稳定、适宜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多批实验结果证明 ,菌体单产可达 86 g/L ,目的蛋白的表达率为 38.2 %。  相似文献   
992.
魔芋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别采用全MS、1/2MS、1/5MS、1/10MS(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1/10MS大量元素营养液(不含微量元素和铁盐)定期浇灌用蛭石栽培的不同级别的魔芋,前50d生长状况没有差异,50-80d以1/2MS-1/10MS营养液为佳,80-110d时1-5MS-1/10MS生长较好;魔芋在缺乏微量元素的营养液中后期生长不良,提前倒苗;产量分析结果表明:35g以上的种芋以1/2MS最高,35g以下的种芋以1/10MS最高,魔芋的耐盐浓度在2.25‰以下,高盐浓度对块茎的形成有毒害作用,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添加微量元素和铁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谷氨酰胺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小剂量电离辐射条件下大鼠补充谷氨酰胺(Gln)对体内谷胱甘肽(GSH)代谢的影响。SD雄性大鼠受照射后经饲料补充2%Gln。照射源为60Co;剂量率6×10-2Gy/h,1h/d,5d/周,累积剂量1.5Gy。与对照组相比,受照射大鼠睾丸重量降低,精子畸变率增高,肝脏GSH含量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清Gln及Glu+Gln含量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补充Gln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小剂量电离辐射导致大鼠出现可逆性损害,机体的Gln需求有所增加,补充Gln对大鼠的GSH代谢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994.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受体gp190亚基完整的细胞内区和gp190胞内区C末端片段(190CT)对人白血病系HL 6 0表达CD14、CD15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LIF引发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分化的关系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LIF另一亚基gp130的细胞内区换成gp190的细胞内区 ,用PCR技术扩增gp190细胞内区C末端的一个多肽的编码序列 ,构成嵌合体受体基因 130 /190及 190CT片段 ,并分别在HL 6 0细胞表达 .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在LIF的诱导下 ,HL 6 0细胞表达CD14、CD15的水平 .转染pcDNA130 /190的HL 6 0细胞 ,CD15表达量明显增高 ;转染pcDNA190CT的细胞 ,CD15的表达量降低 ;但 2组细胞的CD14表达量均较低且水平接近 .LIF可能诱导HL 6 0细胞向粒细胞而不向单核细胞分化 ,该效应是由gp190亚基细胞内区介导的 ,而gp190C末端片段可干扰LIFα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效应 .  相似文献   
995.
周畅  李麓芸  卢光琇 《生命科学研究》2004,8(4):306-313,343
数据库消减杂交就是利用NCBI中的Unigene数据库中大量的数据资源,收集各种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两两比较或多重比较,获得两组文库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运用NCBI中的数据库消减杂交分析方法,从人睾丸组织中分离了一个含有C2H2结构的新型锌指蛋白基因-ZNF474(GenBank登录号:AY461732).通过推导和进一步的RT—PCR实验证实:该基因含2个外显子,gDNA在染色体上跨度30065bp,定位于人染色体5q23.1-q23。2.cDNA编码一个含364个氨基酸的新蛋白,分子质量是40.3kDa,等电点为9.59。Northem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2.37kb大小的唯一转录本,主要在睾丸中很强表达,卵巢中有弱表达,而其他组织中该基因无表达.结果提示:ZNF474基因对精子发生和卵母细胞的发育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重组SARS病毒N蛋白可与SARS患者血清发生特异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蛋白是SARS CoV病毒基因组编码病毒核衣壳蛋白 ,它不同于现已知的任何蛋白质 .对它的深入研究对揭示SARS -CoV的致病机理和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研制有重要意义 .灭活的病毒经逆转录后 ,用根据已知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所设计的引物PCR扩增N蛋白基因 .扩增出的基因经序列分析表明和已知的序列完全一致 ,共编码 4 2 2个氨基酸残基 .将N蛋白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构建成表达质粒pET2 8a N .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 (DE3) ,并用IPTG诱导后 ,获得了高表达N蛋白的重组菌株 .目的蛋白经一步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超过 90 %的样品 .Western印迹及ELISA分析表明 ,SARS患者体内有特异性的针对N蛋白的抗体 ,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这为临床上诊断SARS患者提供了新方法 ,并为SARS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从129S1小鼠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分离、培养类胚胎样细胞,经反复传代,成功地建立了129S1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命名为NM-2细胞系。形态学鉴定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正常核型率为80%;呈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CT-4;体内分化后可形成源于三胚层的组织结构;经囊胚腔显微注射后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79%具有毛色嵌合表型;雄性嵌合个体中31%发生生殖腺嵌合;同时,通过育种观察到所有生殖腺嵌合体的子代小鼠表型正常。以上结果证实NM-2细胞系为一株具高生殖腺嵌合能力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998.
草鱼α2巨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若干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玲  陆承平 《动物学报》2004,50(2):308-312
α2 M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血浆蛋白之一,195 5年Schultze从人的血清中首次分离纯化出α2 M这一位于电泳α区的蛋白质(郑远旗等,1994 )。α2 M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蛋白酶抑制剂在免疫、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鱼类免疫系统中α2 M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鱼类α2  相似文献   
999.
二龄草鱼脾脏、肝脏组织高表达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超  陆承平 《动物学报》2004,50(1):137-140
Innate immunity is expected to be very important in fish. Mannose-bingding lectin (MBL) participates i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s an activator of 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as an opsonin after binding to certain carbohydrate structures on microorganisms. In this experiment, total mRNA was isolated from spleen, liver, gills, thymus, head kidney and kidney of adult and immature grass carp Ctenopharygodon idllus. The cDNA of MBL was obtained by RT-PCR using total mRNA from the spleen of carp as template. Such cDNA was labled with ^32p and used as probe for Northern analysis, and autoradiographic signals were quantified by densitomet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BL was high expressed in the spleen and liver and low in gills, thymus, head kidney and kidney of adult grass carp, and MBL was much lower expressed in spleen and liver of immature grass carp than those of adult grass carp. The results might partially explain why immature grass carp are vulnerable to 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 (GCHV) whereas adult grass carp are not.This suggested that MBL mav be an imoortant anti-GCHV factor [Acta Zoologica Sinica 50 (1): 137 - 140. 2004].  相似文献   
1000.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200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共捕到197群蝙蝠,全捕180群)和标记重捕法(标记了31群的101只扁颅蝠,重捕到36只)比较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a)与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集群结构。结果发现: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的竹筒内,通过竹筒上的裂缝进出。扁颅蝠栖宿的竹筒长平均为27.7cm,外围直径平均为23.6cm;褐扁颅蝠的分别为28.3cm和23.8cm。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褐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13只;2种蝙蝠的栖宿群中皆为独居所占比例最大(扁颅蝠为22.30%,褐扁颅蝠为40.63%),2只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4.87%和18.75%),其它大小类型呈不规则变化。扁颅蝠栖宿群的性别组成,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而褐扁颅蝠栖宿群雌雄混居群与独居雄性所占比例相当(均为40.63%)。2种蝙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扁颅蝠与褐扁颅蝠可以栖宿在同一片竹林内,并且可以在不同时间轮流使用同一个栖宿竹筒,但2种蝙蝠从未共栖于同一个竹筒内。另外,标记重捕扁颅蝠发现: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栖宿竹筒不固定);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动物学报50(3):326—333.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