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4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氮素的矿化、损失以及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和土壤胀缩性、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等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述。研究表明,干湿交替能够对土壤氮素的矿化和损失产生影响,并且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土壤胀缩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密切相关。此外,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认为开展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氮素转化与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的关系,尤其是肥料氮素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为进一步开展干湿交替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明确自然条件下土壤氮素转化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马缨丹乳油及其混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自制的12.5%马缨丹乳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拒食活性、持效性及其与7.5%鱼藤酮乳油、1.5%除虫菊水乳剂、0.3%印楝乳油混配的联合活性。该乳油1000倍液处理菜心叶片后48h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40%的拒食率,随着浓度升高,拒食活性增强;200、400和600倍液处理120h后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累计拒食率分别达到76%、68%和43%。12.5%马缨丹乳油与7.5%鱼藤酮乳油以5∶5比例混配使用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拒食中浓度AFC50为5.25μg.ml-1,共毒系数CTC为213;与1.5%除虫菊水乳剂以1∶9比例混配使用时的增效作用次之,共毒系数CTC为149;与0.3%印楝乳油以9∶1、7∶3、5∶5、3∶7和1∶9比例混配使用时,其共毒系数CTC均100,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2.5%马缨丹乳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强烈的拒食活性,其200倍液和400倍液拒食持效性好,且该乳油可与7.5%鱼藤酮乳油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考察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ATO)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肾脏炎性损害的影响, 探讨了 ATO 对高血压肾脏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将4周龄SHR分为高血压模型组和ATO治疗组(8mg/kg),以同周龄的Wistar-Kyoto大鼠为正常对照。灌胃给药8周后, 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测定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AngⅡ)含量;测定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的蛋白表达和亚硝酸阴离子(nitrite, NO2-)含量,以评价肾脏炎症状态; 以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和过碘酸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 染色示SHR肾小球和肾间质形态学病变,并以尿蛋白含量为指标衡量肾脏功能。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分泌MMP-9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经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经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CGRP干预,并同时设置对照,分别收集上清液,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LPS、CGRP或二者联合干预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MMP-9的变化。结果:①正常肺泡巨噬细胞仅分泌少量MMP-9,各浓度CGRP对其分泌无影响,但经LPS诱导后MMP-9的分泌均明显升高(P〈0.01);②不同浓度的CGRP干预呈剂量依赖方式降低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MMP-9的分泌(P〈0.01)。③CGRP下调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MMP-9分泌的作用可为蛋白激酶C阻断剂H-7及钙调蛋白阻断剂W-7部分逆转(P〈0.05)。结论:CGRP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MP-9活性,其机制与蛋白激酶C及钙调蛋白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三种群互惠模型的抛物系统,用上下解方法研究解的整体存在性与爆破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种群自身的竞争强时解整体存在,反之则有可能爆破.  相似文献   
56.
水稻麦黄酮对褐飞虱的抗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冰  董红霞  张茂新  徐迪  王敬淑 《生态学报》2007,27(4):1300-1307
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依次对抗性水稻品种IR36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褐飞虱的活性。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3d的活性最强,褐飞虱1~2龄若虫和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是26.0%和48.0%。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麦黄酮。将麦黄酮定量加入人工饲料中饲养褐飞虱3龄若虫15d。结果表明,褐飞虱3、4龄若虫的排蜜露量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50~500μg/ml)的增加而减少,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却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饲料中麦黄酮的浓度为500μg/ml时,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58.21%和31.75%。麦黄酮50~500μg/ml浓度处理,褐飞虱3龄和4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和相对生长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麦黄酮有拒食作用。用500μg/ml的麦黄酮溶液涂抹到对褐飞虱敏感的水稻品种TN1植株上对褐飞虱雌成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和忌避产卵作用。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源的麦黄酮在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提高小鼠休眠胚胎的制备效率,尝试用超数排卵方法获取小鼠休眠胚胎。方法超排小鼠在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按照是否注射抗孕马血清(anti-PMSG serum或A-PMSG)以及注射的不同时间分为5组:在母鼠合笼前注射A-PMSG、在母鼠见栓后注射A-PMSG、在见栓第四天卵巢摘除手术后注射A-PMSG、不注射A-PMSG的超排组和不超排组。结果见栓后注射抗PMSG组的平均出胚数(9.4枚/只)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结论常规超排处理结合注射抗PMSG血清法能有效提高小鼠休眠胚胎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58.
【背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也是地球生物最大的栖息地。在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拥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它们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海斗深渊(海平面6 000 m以下的海域)由于高静水压和表层沉积汇集了大量有机质,形成了包含丰富生物资源的特殊生境。【目的】从马里亚纳海沟海斗深渊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培养能够以芳香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微生物,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模拟原位高压环境富集培养和常压条件下芳香酸选择性分离培养获得深渊来源的纯培养细菌,并根据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利用不同芳香酸进行培养和生物转化,通过HPLC和LC/MS鉴定芳香酸代谢中间产物。【结果】从马里亚纳海沟6 300 m沉积物样本中分离获得了一株盐单胞菌(Halomonas sp.)NyZ771。该菌株能够利用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代谢4-羟基苯甲酸的中间产物鉴定为原儿茶酸。【结论】从深渊沉积物样本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的盐单胞菌NyZ771,丰富了深渊来源的微生物资源,为今后研究深渊中微生物的芳香酸降解及海洋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对不同活性检测方法的综合比较,筛选最适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或其类似物的体外活性检测方法,为GLP-1类似物的体外生物活性检测奠定基础。方法:以GLP-1作为阳性药物,用MTT方法检测其对RIN-m-5F、MIN6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其对INS-1、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其对BHK-GLP-1R细胞cAMP分泌水平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综合比较,筛选出最适的活性检测方法。结果:GLP-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并不显著,对胰岛素分泌量影响的实验效果明显,对cAMP分泌水平的实验无明显效果。结论:ELISA检测GLP-1或其类似物对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实验可用于GLP-1或其类似物的体外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60.
Zhao W  Zheng J  Zhou HB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1,102(16):7538-7547
The mannan endo-1,4-β-mannosidase gene man26A from Aspergillus niger CBS 513.88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codon usage bias in Pichia pastoris and synthesized by 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It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P. pastoris using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vector pGAPzαA. The recombinant endo-beta-1,4-mannanase could work in an extremely board temperature range and over 30% relative activity were retain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60 °C. The optimal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for activity were 5.0 and 45 °C, respectively. It was highly thermotolerant with a half-life time of 15 min at 90 °C. A novel fed-batch strategy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for high cell-density fermentation and mannanase activity reached 5069 U/mL after cultivation for 56 h in 50 L fermenter. The broad working temperature range, high thermotolerance and efficient expression made this enzyme possible to be applied in food, animal feed and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