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取分别在水稻品种TN1 (常用感虫对照 )、Mudgo(含Bph1 )或ASD7(含bph2 )上连续饲养 3 0代以上的3个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寄主种群 ,分别饲养于 2 0种氨基酸总量与配比不同的全纯人工饲料上 ,以羽化率、短翅率、若虫历期以及初羽化成虫体重为指标对不同种群的氨基酸需求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褐飞虱种群随氨基酸营养条件的改变有明显不同的表现 ,其中Mudgo种群最容易受到氨基酸营养条件的影响 ,而TN1种群所受影响最小。抗虫品种ASD7和Mudgo上的两褐飞虱种群所需的最佳氨基酸总浓度 (分别为 4 0 %~ 4 8%、4 0 % )高于TN1种群 (2 4%~ 3 2 % ) ,同时 ,前两种群对必需氨基酸浓度的变化较TN1种群敏感。这些结果表明 ,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对饲料氨基酸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分化 ,推测氨基酸可能是抗虫水稻品种胁迫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2.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广辉 《广西植物》2002,22(5):390-393,387
作为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三部分 ,讨论了金竹 (Ph.sul-phurea(Carr.) A.et C.Riv.)在中国的分布 ,明确了它的具体产地 ,确认了它在华东皖浙赣毗邻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居群 ;同时还对本种种下变异类型重新作了分类学处理 ,承认其下包括 1变种 3变型 ,作出 1个新组合 ,归并了 2个不可靠的变型的拉丁学名和 5个命名上多余的拉丁学名。  相似文献   
93.
猕猴脑胱天蛋白酶-3活化及其靶蛋白的体外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凋亡的主要生化过程包括胱天蛋白酶的活化及其对细胞内蛋白质的选择性切割.在已知的胱天蛋白酶中,可被多种凋亡刺激信号激活的胱天蛋白酶-3备受注目.为进一步揭示灵长类动物神经组织中未知的胱天蛋白酶-3靶蛋白,采用成年猕猴脑组织粗提物作为无细胞体系,通过加入granzyme B引发凋亡途径的部分反应,如胱天蛋白酶-3的活化及随后发生的蛋白质水解.经蛋白质印迹分析发现,与granzyme B共孵育后,猕猴脑胱天蛋白酶-3以两步方式从酶原转化为活性酶.对猕猴脑组织自身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被水解为长85 ku的片段,此片段提示胱天蛋白酶-3的特异切割活性.此外,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也被切割,产生长约40 ku的小片段,但是它的出现不被胱天蛋白酶-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阻断,因此可能是granzyme B直接作用于NAIP所致.以上结果提示,凋亡相关酶切反应可在成年猕猴脑组织提取物中得到重现;NAIP可能是granzyme B而非胱天蛋白酶-3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4.
改造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核细胞、酵母细胞以及昆虫细胞相比,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作为宿主细胞表达的外源蛋白最接近其天然构象,因而CHO细胞表达系统是生物工程制药最为理想的表达系统。但这种系统也存在诸多缺点。如在大规模培养中CHO细胞会面临着对无血清培养基的适应性差、细胞无限度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等很多难题。所以除了在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表达载体方面下功夫优化该系统外,对CHO细胞本身进行改造已成为优化CHO表达系统的另一热点。   相似文献   
95.
【目的】P450酶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复杂化合物中未活化的C-H键,因此P450酶在化工原料合成、环境污染物降解及药物合成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南沙链霉菌基因组中的一个新颖的P450酶CYP154C34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异源表达和全细胞生物转化重组菌探究其功能。【方法】构建2种全细胞生物转化BL21(DE3)重组菌(含p ET28a-CYP154C34-RhFRED和pET28a-CYP154C34+pACYCDuet-Pdx/PdR)和1种异源表达BL21(DE3)重组菌(含pET28a-CYP154C34)。通过全细胞生物转化的方式筛选底物,分析催化功能及产物结构。比较2种全细胞生物转化重组菌和体外酶反应对底物的转化率。分析CYP154C34和不同底物及底物类似物的亲和力。【结果】通过底物筛选和产物鉴定发现CYP154C34可催化包括孕酮、睾酮、雄烯二酮在内的9种甾体化合物16α位羟基化。通过2种不同还原伴侣的全细胞体系及体外酶反应对底物转化率的比较,发现含有pET28a-CYP154C34-RhFRED的BL21(DE3)重组菌的...  相似文献   
96.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早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早期(卵裂至原肠胚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卵排至体外约52h后开始卵裂,卵裂方式为表面卵裂,卵裂至256细胞时,胚胎发育进行了囊胚期。囊胚为实囊胚,囊胚后期,16个排成例嗽叭形的预定内胚层细胞与聚在其附近的其他细胞一起内陷形成原肠。预定内胚层细胞脱离原肠后,进行1次切向分裂,形成卵黄细胞和内胚层细胞,与此同时,胚工细胞不断分裂,产生视叶原基和胸腹原基,不久,2个胞腹原基逐渐愈合形成胸腹突。随胚胎发育,在似桥细胞带上出现大颚原基、大触角原基,随后大大触角原基与视叶原基之间的腹中线上发生口凹,在小触角原基产生后,胚肥发育进入卵内无节幼体期。  相似文献   
97.
把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14个省(市、自治区)搜集到的苎麻属野生种进行建圃保存,通过对其生长环境条件的控制,观察和研究野生种的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无融合生殖特性等,并对其有效利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8.
古代DNA研究实验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淑娟  赖旭龙  唐先华  盛桂莲 《遗传》2002,24(5):551-554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从古代样品中获取微量DNA成为现实。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古DNA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实验方案还需要加以改进,其结果的分析与推论也需要多方面的验证。本综述着重介绍了古DNA研究的实验技术及可靠性分析。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Ancient DNA Research YANG Shu-juan1,LAI Xu-long1,2,TANG Xian-hua1,SHENG Gui-lian1,2 1.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makes it possible to study minimum DNA from ancient materials.During past decade,a lot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n ancient DNA research have been made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in molecular evolutionary biology.The nature of degradation and contamination of ancient DNA from ancient biological materials pose a dominating problem in ancient DNA research.Therefore,the experiments should be modified based on the modern molecular techniques and mor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In this paper,authors review the general experimental protocols on sampling,extraction and amplification as well as authenticity of ancient DNA. Key words:ancient DNA;authenticity;ancient DNA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9.
烧伤对兔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态观察烧伤兔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代谢变化。以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30 %TBSA兔烧伤后 1、3、7、15和 2 0d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 ,烧伤后多数测试点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不同程度降低 ;伤后 1天降低最显著 ;苏、丙、缬、组、精和脯氨酸伤后各个时间点降低 ,多数时间点显著降低 (P <0 .0 5 - 0 .0 1)。结果提示烧伤后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依靠易化扩散参与全身氨基酸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通过功能筛选得到的一个新的红细胞分化相关的全长cDNA(命名为EDRF1)的功能,选择K562细胞作为模型细胞来观察反义EDRF1表达对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快速构建,同时得到了正向和反向插入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EDRF1-S(sense)及pcDNA3-AS(antisense),并通过改进的LipofectAMINE细胞转染和G418筛选,得到了稳定性表达的细胞株,进行基因组PCR鉴定,证明了转染的高效性。Northem Blot试验的结果表明,反义载体转染的K562细胞中,EDRF1在mRNA表达水平上受到下调,提示EDRF1反义DNA的表达可能抑制了EDRF1mRAN的正常转录。进一步,γ-珠蛋白和PKC-α的表达在反义构建质粒转染K562细胞中的表达均受到下调,这可能传递了红细胞分化的负反馈信号,从而抑制了珠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