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报道1例由小孢根霉变种导致的皮肤毛霉病.患者女,30岁.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口腔颌面部小孢根霉变种感染,表现为发热、右侧颊黏膜水肿,皮损中央溃疡、焦痂,周边组织炎性水肿,以面颊部、颌下区为中心明显肿胀,逐渐累及右侧颈部及右下颌,进行性加重.坏死组织涂片镜检显示有粗大、无分隔直角菌丝,真菌学检查鉴定为小孢根霉,分子测序证实为小孢根霉变种.给予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静脉滴注和手术清创,坏死组织连续3次真菌培养均未培养出小孢根霉变种,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治疗2周后颔面部肿胀明显减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4周后额部及右眼睑肿胀已完全消退,伤口结痂愈合.随访2 a,右侧颌下可见长约2 cm手术疤痕,未见皮肤毛霉病复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比较2个年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评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份有代表性的报告,比较和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安装、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警示标示以及各项检测结果的合格率。结果:该企业2010年各项调查指标相比2004年明显提高。结论:该企业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劳动环境明显改善,但仍需注意噪声、木粉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PKP治疗37例共112节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术后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例一次手术完成1节椎体,12例一次手术完成2~3节段椎体,12例两次手术完成3~4个节段椎体。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和呛咳。VAS评分术前为(8.55±1.22)分,术后1周为(2.12±1.09)分,术后3个月为(2.01±1.07)分;ODI值术前为83.02±11.14,术后1周为25.23±7.17,术后3个月为27.45±9.67,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初步的临床结果显示PKP是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单椎体信号改变者治疗效果好于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只选择第一责任椎的单节段PKP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多节段患者同时选择第一和第二责任椎一次完成PKP术效果可能好于分次完成。一次治疗多椎体病变更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骨髓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对18例疑似血液病患者,分别抽取骨髓0.2ml,参照淋巴细胞分离步骤来分离骨髓淋巴细胞,并且对骨髓细胞进行活力检测,分别观察骨髓淋巴细胞的形态及计算骨髓淋巴细胞的活力。结果:骨髓淋巴细胞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胞浆量很少,似裸核,胞质如可见,呈淡蓝色,一般无颗粒;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染色质聚集成大块状,结构紧密,结块边缘不清楚,染紫红色;镜下观察发现骨髓淋巴细胞的活力>95%。结论:Ficoll分离液可以对骨髓淋巴细胞进行分离,将为成熟淋巴细胞的研究以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1.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6.
近地层高臭氧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臭氧(O3)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目前地球对流层大气中平均O3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38 nl·L-1(25~45 nl·L-1,夏季每天8 h平均)上升到2000年的50 nl·L-1,悲观估计到2100年近地层O3浓度将上升到80 nl·L-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准确评估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叶片伤害特征、光合作用、水分关系、生育期、物质生产与分配、叶片膜保护系统、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系统收集和整理了气室条件下(包括封闭气室、开放式气室)高O3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普外科和肝胆外科在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之间的386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被研究的病例中有28例发生院感(院感率为7.2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7例有3例发生院感,院感率为1.50%,化脓性阑尾炎189例中有2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23%。发生院感的病例中,切口感染有12例,占42.85%,其余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皮肤与软组织感染(1例)、其他感染(14例)。结论两种阑尾炎的院感率差异有显著性。引起阑尾炎院感的危险因素是抗生素使用时间过久和种类过多。  相似文献   
108.
分别以固态苹果渣、苹果渣固态酶解物、苹果渣酶解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为发酵基质研究了17株野生黑曲霉的柠檬酸产生能力,并对获得的4株柠檬酸高产菌进行了诱变育种。结果表明:17株黑曲霉在4种发酵基质中均能良好生长并发酵产生柠檬酸,不同菌株在同一发酵基质中产酸能力间存在差异。FG17、FG23、FG26、FG30等4株菌苹果渣基质柠檬酸产生能力较高,且在4种不同发酵基质中产酸性能稳定。4株菌分别经紫外线和60Co-γ射线诱变后得到的正向突变株柠檬酸产率均显著提高,突变株中FG26-15-4(UV)发酵苹果渣后柠檬酸产率最高,达11.32%,FG23-13-3(γ)发酵苹果渣酶解液后柠檬酸产率最高,达2.73 mg/mL,均高于现有研究报道,可作为不同类型苹果渣基质柠檬酸发酵用菌种。  相似文献   
109.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果糖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 Helwingia chinensis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果糖酯和十个已知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 O -(E)-咖啡酰-3- O -(3, 5-二甲氧基香豆酰)-α-D-呋喃果糖甙(1),2- O -β-D-呋喃果糖基α-D-异吡喃糖酯(2),甘草甜素(3),4′-羟基-7- O -葡萄糖-2, 3-二羟黄酮甙(4),黄豆甙(5),5-葡萄糖芹菜甙(6),7- O -葡萄糖芹菜甙(7),4- O -葡萄糖香豆酸(8), 葡萄糖咖啡酸(9), 3β-赤杨醇(10), 薯蓣皂甙3- O -{α-L-鼠李糖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3)]-β-D-葡萄糖吡喃糖} (11).  相似文献   
110.
如何利用实验测得的脑磁图数据准确定位脑磁图源的真实活动位置是脑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脑磁活动源定位问题中,多信号分类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采用的一类方法.为了克服多信号分类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递归多信号分类算法全局扫描时速度太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脑磁图源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运动遍历性的特点估计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大值,进行初步的脑磁图源定位;然后,在小范围内结合网格的方法,进一步进行精确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多个脑磁图源的定位,并且定位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又能达到所要求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