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58篇
  免费   20674篇
  国内免费   774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969篇
  2022年   1485篇
  2021年   4354篇
  2020年   4797篇
  2019年   6781篇
  2018年   6585篇
  2017年   6244篇
  2016年   7196篇
  2015年   8577篇
  2014年   9261篇
  2013年   9783篇
  2012年   8858篇
  2011年   7832篇
  2010年   6799篇
  2009年   5277篇
  2008年   4696篇
  2007年   3812篇
  2006年   3313篇
  2005年   2820篇
  2004年   2390篇
  2003年   2241篇
  2002年   1846篇
  2001年   1528篇
  2000年   1337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642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481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492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204篇
  1986年   183篇
  1985年   169篇
  1984年   125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94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64篇
  1976年   47篇
  1974年   55篇
  1973年   45篇
  1972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992.
宁夏分布有大面积的流动沙地和盐碱地,因此,引进适生的植物对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有重大意义。本文报道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和柽柳属(Tamarix L.)的引选及抗逆性造林技术方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选择耐高渗透压、耐高酒精度和发酵终了产酒精量较高的黄酒酵母H—1和目前酒精工业生产用菌K号酒精酵母K—1,运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发酵速度快、产酒精量高的工业用酒精酵母.双倍体黄酒酵母H—1和双倍酒精酵母K—1经过产孢前预培养和产孢培养后,蜗牛酶水解子囊孢子壁,离心收集单倍体子囊孢子,培养后得到单倍体黄酒酵母H—2和单倍体酒精酵母K—2.用硫酸二乙醇诱变处理单倍体细胞,得到单倍体黄酒酵母的维生素缺陷型H—3和单倍体酒精酵母的氨塞骏营养缺陷型K—3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H—3和K—3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较优条件是:对数生长后期的细胞33℃、0.2%的β—巯基乙醇预处理15分钟,然后4%蜗牛酶作用2小时.用35%聚乙二醇和10mMCaC1_2诱导融合40分钟,于再生基本夹层培养基上培养获得营养互补融合子,并且考查了融合子的遗传稳定性.通过耐酒精度、一发酵速度和最终产酒精量的测定,筛选出融合子HK—6.HK—6与生产用K号酒精酵母相比,发酵速度相接近,而最终产酒精量提高了11%.可耐受16%的酒精度.  相似文献   
994.
对正常和半乳糖性白内障及给中草药的大鼠晶状体中某些吡啶核苷酸成分、糖类、非蛋白质巯基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白内障晶状体中,NADPH及非蛋白质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晶状体的,而NADP、半乳糖及半乳糖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晶状体的;当注射半乳糖的同时分别用黄岑、石斛、菟丝子及玉蝴蝶四种中草药水煎剂灌胃,上述变化为基本恢复至正常晶状体的水平。表明四种中草药对晶状体中的异常生化变化具有阻止及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荧光法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观测了药物分子头孢菌素Ⅳ、异烟肼、维生素B_6和氟哌酸对白蛋白荧光的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了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离解常数。并通过Fo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氟哌酸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为2.55nm,由这一距离确定了药物分子可能进入的区域和位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了[B10,22-Asp,B25-Tyr-NH2]-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一类似物的生物活力比去五肽胰岛素(DPI)的活力高一倍,但却比Gerald所报道的[B10-Asp,B25-Tyr-NH_2]-DPI的活力低很多,说明后者的高活性可能依赖于分子中B22-Arg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增殖期的淋巴细胞胰岛素依赖性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内源性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纯化的健康人淋巴细胞中加入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经过72h培养即成为转化淋巴细胞(增殖期淋巴细胞)。应用~(32)P参入实验,证实转化淋巴细胞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未转化的对照组相比其活性增加约9倍。Scatchard分析表明转化后淋巴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数增加3.5倍。应用抗酪氨酸磷酸酯抗体,对胰岛素作用前后的转化与未转化淋巴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除了95kD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外,45kD蛋白质也明显磷酸化,我们命名它为PP45。我们认为PP45可能是淋巴细胞中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主要内源性废物,它的磷酸化是胰岛素信息传递过程级联反应的初始步骤。  相似文献   
998.
<正> 肌钙蛋白C(TnC)是肌钙蛋白复合体的钙结合亚基,系骨骼肌和心肌收缩系统的触发因子。研究表明TnC与钙调素(CaM)类似,具有EF手结构和四个特殊的钙结合区。TnC与Ca~(2+)、Mg~(2+)等金属离子的结合可发生构型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体内一系列酶活性等生理功能的变化。提纯TnC是进行其诸方面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正> 1983年以来,人们相继从人和大鼠等动物的心房中分离到心房利钠多肽(ANP)。但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ANP了解甚少。由于ANP对机体循环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其强大的降压、利钠、利尿的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曾报导过恒河猴心房肌细胞中存在着大量的ANP样物质,随后对此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活性检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肌醇磷脂代谢与V-mos癌基因转化细胞的相关性,迄今为止未见报导。本文用6m2细胞(Moloney鼠类肉瘤病毒(含V-mos)温度敏感突变株(MoMuSVts110)转化的NRK细胞)为模型,探讨了肌醇磷脂代谢与细胞转化的相关性。在33℃ (转化型温度)时,细胞内PIP(磷脂酰肌醇-4-磷酸)含量明显高于39℃(正常型温度),显示出转化型6m2细胞中存在一个提高的PI激酶活性。同时可见DG(二酰甘油)和IP_3(肌醇三磷酸)含量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型细胞。当细胞由39℃转至33℃10min,PIP、DG、IP_3含量和PKC活性均明显增加,并伴随有PKC活性由胞质向质膜上的转移。实验结果表明肌醇磷脂代谢参与了6m2细胞转化过程。文中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