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RIG-I and MDA5 are cytoplasmic RNA sensors that mediate cell intrinsic immunity against viral pathogens. While it has been well-established that RIG-I and MDA5 recognize RNA viruses, their interactive network with DNA viruses, including 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 remains less clear.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NA-deep sequencing and genetic studies, we show that the γ134.5 gene product, a virus-encoded virulence factor, enables HSV growth by neutralization of RIG-I dependent restriction. When expressed in mammalian cells, HSV-1 γ134.5 targets RIG-I, which cripples cytosolic RNA sensing and subsequently suppresses antiviral gene expression. Rather than inhibition of RIG-I K63-linked ubiquitination, the γ134.5 protein precludes the assembly of RIG-I and cellular chaperone 14-3-3ε into an active complex for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The γ134.5-mediated inhibition of RIG-I-14-3-3ε binding abrogates the access of RIG-I to mitochondrial antiviral-signaling protein (MAVS) and activation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 As such, unlike wild type virus HSV-1, a recombinant HSV-1 in which γ134.5 is deleted elicits efficient cytokine induction and replicates poorly, while genetic ablation of RIG-I expression, but not of MDA5 expression, rescues viral growth. Coll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viral suppression of cytosolic RNA sensing is a key determinant in the evolutionary arms race of a large DNA virus and its host.  相似文献   
22.
采用常规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软壳硬化阶段肝胰腺的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在其软壳硬化的过程中肝胰腺指数、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而粗蛋白含量趋势相反;表明脂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共检测出42种脂肪酸,其中C16:0(棕榈酸)、C18:1(n-9)(油酸)和C22:6(n-3)(DHA)是主要脂肪酸;蜕壳后0~6 h,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肝胰腺中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6~48 h,MUFA在肝胰腺中的含量逐渐上升,PUFA的含量则与其相反;SFA在6~24 h时降低,随后升高;∑EPA+DHA在肝胰腺中的含量与∑PUFA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3.
秦明杰  刘一浓  牟颖  卢映蓉  吴飞 《生物磁学》2013,(24):4624-4626
目的:使用乳液法制备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电纺纤维,研究其外观形貌和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能,以及制备过程中NGF活性的变化,纤维中NGF的担载量和纤维体外释放动力学,评价其能否成为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为进一步将NGF电纺纤维应用于周围神经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将NGF水溶液分散于PLLA溶液,通过W/O乳液法制备静电纺丝缓释纤维,对纤维的外观形貌等物理性能等进行表征,使用Elisa方法测定制备过程中NGF活性的保持以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结果:NGF电纺纤维具备类似细胞外基质(ECM)的良好外观形貌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其中NGF活性保持19.58%士6.05%,体外有效释放11天。结论:本文制备的乳液法NGF电纺纤维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持续缓释有效剂量的NGF,适合作为神经修复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库尔勒香梨黑头病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库尔勒香梨黑头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芸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XL2引起的采后病症,由于其高侵染率和高腐烂率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已成为库尔勒香梨采后储运的主要防治病症之一。【目的】发掘高效的库尔勒香梨黑头病拮抗菌,探索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为其生物防治提供潜在资源菌。【方法】从采后健康果蔬表面分离不同微生物,采用平板对峙法,以A.brassicicola XL2为靶标菌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拮抗菌株分类地位;检测拮抗菌无菌滤液对A. brassicicola XL2的抑制效应,显微观察拮抗菌对A.brassicicola XL2菌丝生长的影响;验证拮抗菌发酵液在库尔勒香梨果实上的抑菌活性。【结果】从新疆油桃表面分离获得90株菌,其中菌株Y2对A. brassicicola XL2有较强拮抗作用,经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2的无菌滤液对A. brassicicola XL2菌落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的无菌滤液抑菌率达到70.96%;Y2无菌滤液造成A.brassicicola XL2菌丝扭曲变形、分枝增加、尖端出现致密结构等异常现象;Y2发酵液和无菌滤液明显抑制A.brassicicola XL2的孢子萌发;Y2发酵液在库尔勒香梨果实上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对库尔勒香梨病斑直径抑制率达到37.66%,深度抑制率达到42.74%。【结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Y2能有效抑制A. brassicicola XL2的生长,对库尔勒香梨黑头病具有显著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5.
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长城  王彪  卢慧翠  包旭  崔巍 《生态学报》2013,33(16):4956-4965
采用碳/氮分析仪测定法与标准木解析法,研究大兴安岭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草丛沼泽、灌丛沼泽、毛赤杨沼泽、白桦沼泽和落叶松沼泽)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和土壤)、净初级生产力、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其沿沼泽至森林方向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揭示其空间变异规律性,并定量评价寒温带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的碳储量与固碳能力及其长期碳汇作用。结果表明:①5种天然沼泽湿地的植被碳储量分布在(0.48±0.08)—(8.33±0.66)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递增趋势;②土壤碳储量分布在(19.21±6.17)—(38.28±4.86)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却呈递减趋势;③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在(27.54±7.16)—(38.76±4.58)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基本呈恒定分布规律性,且以湿地土壤碳储量占优势地位(69.8%—98.8%);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布在(0.68±0.10)—(1.08±0.12)kg.m-.2a-1之间,毛赤杨沼泽最高,草丛沼泽、灌丛沼泽、白桦沼泽居中,落叶松沼泽最低,且总体上低于温带森林湿地而高于寒温带天然落叶松林;⑤植被年净固碳量分布在(0.32±0.09)—(0.51±0.06)kgC.m-.2a-1,毛赤杨沼泽最高(高于全球植被平均年净固碳量)、灌丛沼泽和白桦沼泽居中(达到或接近全球平均值)、草丛沼泽和落叶松沼泽最低(略低于全球平均值),故这5种沼泽湿地均属于碳汇功能相对较强的湿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马哈利樱桃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马哈利樱桃雌配子体发育早期,在单室子房内可以看到2个倒生胚珠,但在后期其中一个退化,另一个发育为种子;其胚珠具双珠被,为厚珠心。(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为七细胞八核。(3)根据不同时间花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学对比的观察结果,在陕西关中地区,三月下旬是马哈利樱桃雌性生殖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果园在此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7.
选取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评估其保护现状。松山共有兰科植物12属18种,其中北方盔花兰为北京新记录种。在生活型方面,以地生兰为主,计14种(77.78%),腐生兰4种(22.22%);在分布区类型方面,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6属,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3属,25.00%)、世界分布(2属,16.67%)和旧世界热带分布(1属,8.33%);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9种,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5种,27.78%)和北温带分布(4种,22.22%)。松山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北沟和小海坨山。通过综合分析松山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生境评估、种群动态监测、建立迁地保护资源圃和加大宣传等都是切实加强兰科植物保护工作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恒磁场对心肌梗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80g,9-12周龄雄性SD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传代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1.5×106BMSCs注射入梗死梗死区周围,分为磁场照射+BMSCs植入组、BMSCs植入组及空白对照组。4周后处死动物,每组5只大鼠。磁场照射组用0.4 T恒磁场置于心前区30 min,每日1次,共7天。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心脏功能,Masson三色染色测定梗死面积,VWF VIII染色计算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SCs组以及磁场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dp/dtmax以及-dp/dtmax,减少LVEDP(P〈0.05)。但是,磁场组与BMSCs组相比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增高,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BMSCs组以及磁场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减少心梗面积(P〈0.05)。磁场组与BMSCs组相比心梗面积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BMSCs组以及磁场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增加血管密度(P〈0.05)。磁场组与BMSCs组相比血管密度增加(P〈0.05)。结论:恒磁场具有加强移植BMSCs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存在于所有高等植物中,是植物对病原微生物和虫害防御反应的关键激素。在茉莉酸信号转导中,COI1(COR-insensitive 1)作为茉莉酸信号受体蛋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及单、双子叶植物多谱系对COI蛋白家族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同源基因鉴定结果发现,在所选的7种陆生植物中一共鉴定了55个COIs同源基因,然而,在低等的水生植物包括绿藻类(Chlorophytes)、红藻类(Rhodophytes)、硅藻类(Bacillariophytes)、灰胞藻类(Glaucophytes)及褐藻类(Phaeophytes)等基因组中均未发现其同源基因;(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植物COI蛋白家族可以分为4个保守的亚家族,且在陆生植物扩增的同时可能已发生功能分化;(3)基因结构分析显示,植物COI家族基因结构表现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内含子的数目和长度上;(4)基因表达数据提示,COI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时期,且在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的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上结果将为植物COI基因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