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8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18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实验在33例清醒、肌肉麻痹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家兔上进行,观察了刺激丘脑不同核团(VIL,VL,VPM 和 MI)和胼胝体纤维以激活皮层时膈神经的放电效应。当在吸气相(膈神经放电时)给予上述核团及胼胝体纤维电脉冲刺激,可使膈神经放电短暂抑制,随后的呼气相缩短、吸气相提前出现。如果在呼气相刺激上述核团,也能使该呼气时相缩短,随后的吸气时相提前出现。当在皮层接受 VL 投射的局部区域给予回苏灵后,再刺激 VL,皮层诱发电位增大,除使原先的膈神经放电效应更为明显外,还可在呼气相刺激时引起膈神经即刻的短暂放电。以上实验结果提示,当用回苏灵使皮层活动加强后,刺激丘脑 VL 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明显增强。损毁红核或切断皮层下行传导束但保留皮层脊髓束后,刺激丘脑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均不受影响,表明传入冲动激活皮层后引起的膈神经放电效应可能主要经皮层脊髓束下传,而皮层红核脊髓束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麻黄碱对兔主动脉和心房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黄碱(E,×10~(-4)—3.3×10~(-3)M)和去甲肾上腺素(NA,6×10~(-8)—6×10~(-5)M)均能引起离体兔主动脉条浓度依赖性收缩。可卡因能明显地增强 NA 的作用,但明显地减弱麻黄碱的作用,用可卡因后麻黄碱的作用为用可卡因前的10—92.6%。利血平处理后,麻黄碱和 NA的作用都明显增强,但利血平对前者的增强作用比后者更甚。在利血平处理及未处理肌条上,麻黄碱的作用均可被酚妥拉明阻断。麻黄碱(3.3×10~(-6)—3.3×10~(-5)M)和异丙肾上腺素(ISP,10~(-9)—10~(-5)M)均能引起离体兔心房率的增加。可卡因明显地减弱麻黄碱的这一作用,即为对照组的8.8—29.1%,但不影响 ISP 的作用。利血平处理后,麻黄碱对兔心房的作用也明显减弱,为对照纽的15.4—28.4%;而 ISP 作用则略增加。3×10~(-4)麻黄碱可明显增加[3~H]NA 从兔主动脉条的流出量,此作用在给药后5min内即开始,可持续30 min 以上。上述结果提示,对于兔主动脉和心房,麻黄碱兼具直接作用于效应器细胞和通过释放末梢中 NA 的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在主动脉占优势,间接作用在心房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3.
棉铃虫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棉铃虫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当发育状态基本相同时,在同一龄期内,幼虫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直线相关;在不同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97次方成正比。幼虫的代谢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稳定地降低。在20—3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幼虫的代谢速率约增加一倍。蛹期的代谢速率呈典型的“U”形曲线变化。从卵期及幼虫期到蛹期的呼吸商变动在0.75—0.96之间。  相似文献   
104.
张霞  景翔  周光才  包颖 《植物学报》1983,54(3):343-349
淀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储藏能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与直链淀粉的合成息息相关。尽管该酶的编码基因已在许多栽培植物中被分离和确定, 但有关它们在作物野生近缘种中的序列分歧和表达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研究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研究对象, 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GBSS编码基因的序列特点、与其它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及在叶和种子中的表达情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该酶在禾本科植物中分别由GBSSIGBSSII基因编码。在药用野生稻中, 这2种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2%, 并且它们在不同器官内呈现时空分化表达, 其中GBSSI在种子中超强表达, GBSSII则主要在叶片表达。  相似文献   
105.
夏石头 《植物学报》1983,54(3):288-292
NLR蛋白是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的一个免疫受体大家族, 具有核苷酸结合域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植物NLR通过识别病原菌特异效应子开启免疫信号转导。第1个植物NLR抗性蛋白于25年前克隆, 但其激活机制仍不清楚, 至今仍未获得一个完整的NLR蛋白结构。最近, 柴继杰、周俭民和王宏伟实验室合作解析了第一个植物完整NLR ZAR1激活前后的结构, 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填补了NLR介导的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的空白。该文简要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讨论了NLR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唐凤鸾  赵健  赵志国  夏科  仇硕 《植物学报》1983,54(3):378-384
以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腋芽增殖的方式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MS+1.0 mg·L -1 6-BA+0.2 mg·L -1NAA和MS+0.5 mg·L -1 ZT均可用于腋芽的诱导和前期继代培养, 诱导率分别为89.3%和85.7%; 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ZT+0.1 mg·L -1NAA, 增殖系数为4.3倍; 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1 IAA+1.0 mg·L -1 NAA, 生根率达92.3%, 且根系发达, 植株健壮; 生根苗在混合基质园土:泥炭:珍珠岩=3:1:1 (v/v/v )中移栽成活率为82%。该研究建立了走马胎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且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7.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病毒的分离及某些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自然罹病的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非包涵体病毒。将病毒悬液均匀拌入无菌饲料并供食154~169日龄黑胸大蠊健康若虫时,能使其感染、发病,死亡率可达98%以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病毒为球形二十面体颗粒,直径约23nm。病毒悬液具有典型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病毒用DNase和RNase处理并经吖啶橙染色、二苯胺和苔黑酚试验及甲醛反应证明:该病毒含有单链DNA。以上特性与细小病毒科的特征有点类似。  相似文献   
108.
在绵羊睾丸间质细胞体外无血清长期培养的条件下,研究了催乳素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催乳素可增强细胞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的反应。催乳素的这种作用呈双相调节。睾酮分泌量显著高于hCG和催乳素单独作用时的总和。在hCG存在下,不同的底物转化为睾酮的量不同。其中雄烯二酮和孕酮转化为睾酮的方式存在着双相性。脱氢表雄酮转为睾酮的量少,不存在双相性,而与其剂量成正比。催乳素在hCG存在下可调节底物转化为睾酮。低剂量的催乳素(1ng/ml)可使一定剂量的孕酮(10~30ng/ml)转化为睾酮的量明显增加,而高剂量的催乳素(>10ng/ml)却明显地抑制孕酮转化为睾酮。催乳素可明显地抑制雄烯二酮转化为睾酮,与剂量无关。可见催乳素对于孕酮和雄烯二酮这两个关键底物转化为睾酮的调节是不同的。催乳素增强hCG刺激睾酮分泌的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其促进孕酮转化为睾酮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介绍了颗粒体病毒中单糖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所得病毒单糖色谱图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证明组成病毒的单糖成分有:鼠李糖、核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并用相应单糖峰高比值,区分了它们间的异同。病毒单糖分析结果。能与血清学和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病毒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