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恶臭假单胞菌B6-2和克雷伯氏菌CW-D3T构建的混合功能菌对多环芳烃的协同修复效能,并探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混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以期为芳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长曲线及平板菌落计数法反映混菌生长情况及比例,从而评估混菌降解体系的可行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各体系以及不同吐温-80浓度下混培体系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能;最后通过烷烃吸附法测定细胞表面疏水性,以探究吐温-80对混合功能菌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机制。【结果】等比例混合的2株菌共培养生长状态优于纯培体系,对混合多环芳烃(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33.4%、30.1%、28.6%(7 d),相较于菌CW-D3T,分别提高了1.31倍、1.46倍、1.42倍。混培体系中加入500 mg/L的吐温-80对菲、荧蒽、芘的降解率分别为47.7%、43.2%、38.8%(7 d),相较于对照组各提高了1.55倍、1.38倍、1.31倍,而更高浓度的吐温-80无明显促进作用或轻微抑制。添加吐温-80使菌CW-D3T和混菌的表面疏水性提高,而菌B6-2表面疏水性降低。结合细菌生长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2.
993.
苯丙烷代谢途径是植物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之一,在植物抵抗重金属胁迫中直接或间接发挥了抗氧化作用,并能够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与胁迫耐性。本文就苯丙烷代谢途径核心反应与关键酶系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木质素、类黄酮及原花青素等关键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及相关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产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相关机制。此外,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就苯丙烷代谢参与植物防御重金属胁迫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阐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菊芋吸收铜的影响机理,以耐铜性差异较大的徐州菊芋(Helianthus tubeuosus)和潍坊菊芋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外源SA对铜胁迫下菊芋的光合作用、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并对其耐铜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300mg/kg铜胁迫抑制了两地菊芋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PSⅡ活性,对抗氧化系统产生损伤并造成膜脂过氧化,显著增加了根、茎、叶中铜含量,同时削弱了菊芋对钾、钙、镁和锌的吸收能力。喷施1 mmol/L外源SA可通过调控根系中各官能团的比例,加强其对Cu^(2+)的固定作用,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菊芋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能力,有效缓解铜对菊芋生长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SA对铜胁迫下菊芋的生理调控,可为种植菊芋修复土壤铜污染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观察了鼠龄10周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在慢性缺氧条件下(模拟海拔5000m,15d)体动脉压(SBP)、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右心室收缩指数(LVIC、RVIC)和舒张指数(LVIR、RVIR)以及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明显阻抑SHR大鼠SBP升高(P<0.05),但使SHR大鼠MPAP升高(P<0.001)。慢性缺氧还可增大SHR大鼠LVIC和LVIR,增强SHR大鼠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减弱其对5-羟色胺(5-HT)的收缩反应。SHR大鼠肺动脉对ACh和5-HT的反应则与主动脉相反。实验结果提示,慢性缺氧阻抑SHR大鼠血压升高与血管反应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 CP)基因AlCP17、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和分析其时空表达特性,为AlCP17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解析绿盲蝽表皮发育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图谱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克隆绿盲蝽AlCP17的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AlCP17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CP17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体外表达,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制备AlCP17蛋白多克隆抗体;qRT-PCR检测AlCP17在绿盲蝽不同发育阶段(1-5龄若虫和成虫)和3龄初期若虫不同组织(头、胸、足、中肠、脂肪体和表皮)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得绿盲蝽AlCP17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OM302231),其开放阅读框长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1.69 kD,理论等电点为6.11。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典型的表皮蛋白结构特征,含有节肢动物表皮蛋白几丁质保守结合域(non-cysCBD),即Chitin_bind_4结构域;氨...  相似文献   
998.
卢戈 《动物学报》1993,39(4):362-367
电镜下对22例水囊引产或手术取出之4一足胎儿排肠神经进行了观察研究,特别注意了朗飞结的结构,观察到:1.一般特征:髓鞘较成体的薄;轴索的裸区较成体的长;结旁环间轴索侧有紧密连接,将环间间隙和轴索周间隙分开;结旁环的顶部与轴索压迹之间有致密突起将二者相连,在其两侧的细胞膜下均有致密层物质。2.结旁环中有膜下池:每个环中有一个,位近顶部膜下,断面呈圆或椭圆形,排成一排。在切线切面可见这些膜下池实际是呈  相似文献   
999.
我们运用抗人肺癌单抗LC-1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了人肺腺癌SPC-A-1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内吞的全过程,发现该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是通过受体介导内吞途径被内化,经多泡体富集后至溶酶体消化降解。此外我们还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内吞前后该细胞表面抗原量的变化和短期内的恢复情况。LC-1在诱发该细胞表面抗原内化的同时还诱发了它对该核糖体的自噬。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分化诱导作用。细胞染色计数和~3H-TdR掺入数据表明,在0.078—1.25 ng/ml浓度范围内,rhTGF-β1剂量与增殖抑制呈正相关。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rhTGF-β1诱导细胞分化,诱导体系中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转为贴壁生长,表现出Mφ的细胞形态。α-醋酸萘酚酯酶、硝基蓝四唑还原、细胞吞噬试验均表明细胞具有Mφ的生物功能。电镜观察显示分化细胞具有典型的巨噬细胞样细胞形态,胞内出现Mφ所特有的亚细胞结构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另外,TGF-β特异性中和单抗TB 21对实验体系THP-1细胞分化的阻断证明,THP-1细胞的分化确为rhTGF-β1诱导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