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对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为今后的营养学和营养疾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与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相结合 ,从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与动物膳食和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从课题组以往研究得到的摄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中选出 4个 ,用BALB c小鼠进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D1、Pe和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摄水量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 ,D1和Tr实验组的蛋白质代谢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D1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下降趋势 ,但其表观消化率小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下降 ;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呈上升趋势 ,其表观消化率大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上升。结论 预测D1基因可能与促进营养代谢功能有关 ,Tr基因可能与抑制营养代谢功能有关。D1、Pe和Tr与移动、痛觉、记忆等其他行为学有相关性 ,P3与其他行为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葛藤的雌雄蕊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葛藤雌雄蕊的发育及结构基本上符合蝶形花科的胚胎学特征,其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33.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对于干旱地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樟子松和柠条固沙人工林为对象,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连续观测了林地0-200 cm土壤剖面的含水量、温度及微气象因子,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期内,两种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冻结期、补充期、消耗期和稳定期;依据土壤剖面的水分特征可分为易变层、活跃层和稳定层,但两种林地的分层深度有一定差异。在生长季内(5-10月),土壤含水量对大气降雨的响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降雨对樟子松人工林0-20 cm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柠条人工林0-10 cm层的影响极显著(P<0.01)、20-60 cm层显著(P<0.05)。在土壤冻融周期内(2018年11月-2019年4月),两种林地的土壤均表现为"单向冻结"和"双向融化"的特点;土壤温度是影响冻融期内土壤含水量的关键因素,两者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樟子松和柠条人工林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170 cm和190 cm,前者10 cm土层解冻时间要比后者晚11 d,可能与乔木树冠的遮阴作用有关。潜在蒸散与柠条林0-60 cm层、樟子松林0-20 cm和200 cm层的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樟子松林60 cm和160 cm层呈显著相关(P<0.05),这与树木蒸腾和土壤蒸发等综合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由于两种人工林的树种组成、树冠大小、郁闭程度和根系分布等结构特征不同会导致林地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异质性及其对环境因素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34.
通过外观形态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同时检测气象数据,研究了文冠果花性别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内部解剖结构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文冠果的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顶、侧花序上的分布差异极显著。(2)2种花在前期的形态结构无差异;雄蕊发育包括花药壁发育和小孢子母细胞时期(20 d)、小孢子发生(11 d),对应的外部形态分别为芽膨大至露出芽体、花序迅速伸长;雌蕊发育包括胚珠发育(30 d)、大孢子发生(11 d),对应外部形态为花序伸长、花蕾增大至萼片开裂。(3)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雌、雄配子体形成期出现差异;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外观为花蕾绿色,横径2.05~4.54 mm,纵径2.99~5.32 mm,此时≥K(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230.6 ℃;雌能花雄蕊发育异常比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出现时间晚4 d。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花蕾横径12.25~18.3 mm,纵径8.3~10.98 mm,此时≥K有效积温264 ℃。研究认为,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变化,结合气象因子数据反映花芽内部结构变化,可以判断性别分化时期。研究发现,文冠果2种花都同时具有雌雄蕊,是后期雌雄蕊发育程度不同导致性别分化,故建议从功能角度分别定义为“雌能花”和“雄能花”更准确。  相似文献   
35.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histological indices in Clarias gariepinus broodstock, and teratogenic indices in embryos exposed to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naphthalene,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4 using a static-renewal bioassay protocol. Phenanthrene (1.41 mg l?1) was the most toxic, followed by pyrene (1.53 mg l?1) and naphthalene (7.21 mg l?1), based on 96 h LC50 values. Hepatosomatic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aphthalene- and pyrene-treated males compared with solvent controls, whereas fecundity in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by factors of 2.4 (naphthalene), 2.8 (phenanthrene) and 2.4 (pyrene), compared with controls. Catalase levels were lower in female phenanthrene-treated fish compared with controls. 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observed in PAH-treated fish include oedema, inflammatory cells, epithelial lifting and hyperplasia in the gills, vacuolation, haemosiderin pigments and sinusoidal congestion in the liver, and degenerated zona radiata in the ovary. Teratogenic effects were not observed, as evidenced by the lack of 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in embryos spawned from pre-exposed broodstock. Sex-specific responses and the utility of biomarkers at cellular and individual levels of organisation are therefore demonstrated for holistic evalu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cotoxic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36.
37.
38.
范祖森  马宝骊 《生命科学》1999,11(4):160-164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这是免疫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在胚胎期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被排斥,即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但对外源性“非己”成分能产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此即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机制。近年来研究证实外周成熟淋巴细胞中存在着自身反应性T细胞,但处于功能失活状态;谓之外周耐受。目前已明确免疫耐受的形成涉及多种机制的参与,包括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的分子识别、信号传递、基因表达等不同层次的调节。对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可为阐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的机制提供依据,必将推动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范祖森  敖世洲 《生命科学》1999,11(5):193-196
p27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2p13,其编码的蛋白对cyclinsCDKs具有广泛的抑制活性,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抑制蛋白。它以化学剂量的方式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等过程。对p27基因的发现、基因结构、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0.
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L.)栽培品种为材料,取开放前的花蕾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目的片段含有686个核苷酸(含有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相比,同源率为99.6%,只有3个碱基发生改变,5’端的MADS盒区域完全相同。将得到的矮牵牛花同源异型基因fbp2的cDNA(yfbp2)与CaMV355启动子和NOS3’终止子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BP2。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pAL4404)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L.)叶片,在含有100mg/L卡那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上再生成株。对抗性株进行总DNASouthern杂交和总RNA的点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烟草细胞中,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并且在烟草细胞中转录。同源异型基因fbp2导入烟草后导致烟草花型改变,在雄蕊上产生了花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