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212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力求将几个独立的果蝇实验集中于一个,以充分利用实验时间,增加内容,改进方法。在改革的尝试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达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及科研素质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3.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为复原古代民族饮食结构、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该技术首次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特罗伊茨基靺鞨墓地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代靺鞨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C3类植物的比重较高。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初步推测该组靺鞨居民已经有一定农业,渔猎业和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的经济类型有所差别。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原古代民族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注射促黄体激素类似物(LHRHa)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血清性类同醇激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在泥鳅繁殖季节时.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对性腺发育的作用及调节机制.实验共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LHRHa,雌鱼0.2 μg/g,雄鱼减半.注射前尾静脉采血,作为血液样本分析基础水平(Oh),注射药物后分别在7、24、48、72和96h尾静脉采血.测定雌鱼睾酮、雌二醇和孕酮,雄鱼孕酮和睾酬血清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注射LHRHa,雌鱼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血清睾酮和孕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浓度较高.雌鱼孕酬、睾酮和雌二醇分别为(0.710±0.082)ng/mL、(9.00±0.57)ng/mL和(696.4±26.2)pg/mL,雄鱼孕酮和睾酮分别为(0.527±0.121)ng/mL和(9.62±0.62)ng/mL.实验组雌鱼孕酮变化基本规律为,基础水平(0-7h)-逐渐升至最高(7-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48h)-维持基础水平(48-96h).实验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与雄鱼孕酮和睾酮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规律为,逐渐上升至最高(0-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72h)-维持基础水(72-96h).24h对照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显著升高,浓度分别为:睾酮(2.20±0.18)ng/mL,雌二醇(269.1±36.6)pg/mL.对照组雄鱼血清孕酮和睾酮浓度实验期间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认为:LHRHa能够刺激泥鳅性类同醇激素分泌,特别是睾酮的分泌,显著提高雌鱼性腺指数(GSI).但刺激P的分泌调控能力有限,实验期间处于较低水平,诱导排卵效果差,泥鳅的性类固醇激素可能有特殊的调节机制.雌二醇和睾酮对性腺成熟有重要作用,孕酮对介导卵细胞最终成熟和排卵可能起重要作用,而雌二醇和睾酮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核定位信号肽提高核糖体区打靶载体转染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糖体区打靶载体(10~14 kb)是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的一种具有定点整合能力的非病毒载体,具有安全性好及长期稳定表达的特点,但是较低的转染率成为其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核定位信号肽可以促进非病毒载体进入细胞核,从而提高其转染效率.但是核定位信号肽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能力却严重受到其与DNA偶联方式及偶联剂的影响.采用偶联剂SPB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将核糖体区打靶载体与SV40 核定位信号肽有效结合,并且可以防止其被DNase降解.应用聚乙烯亚胺转染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核定位信号肽可以在60 min内携带12 kb的质粒DNA进入细胞核.转染后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GFP表达,结果显示转染率提高了4~5倍.聚乙烯亚胺是一种毒性小,而且价格低廉的高分子转染试剂,广泛被应用于体内基因治疗的研究中,上述研究将会促进核糖体区打靶载体在临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百里香杀螨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百里香的杀螨活性成分,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供试对象,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5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百里香酚、香芹酚、松油烯-4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采用玻片浸渍法测试了5种化合物对山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山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103、0.135 mg·mL-1和0.048、0.096 mg·mL-1;松油烯-4-醇也有一定的杀螨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320和0.231 mg·mL-1;而两种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山楂叶螨没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分析认为百里香酚可能是百里香的主要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培养条件对黄连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黄连木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黄连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5%,适宜培养温度为25℃;该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达最大值63.3%和412.1 μm.硼酸、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黄连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黄连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浓度分别为100、50和15 mg/L.  相似文献   
998.
以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为基础,对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植物区系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滇西北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2)无论是在属的水平上,还是在科的水平上,植物区系分化强度从南到北均呈单调递增格局;(3)区系分化强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的北部地区;(4)物种多样性随着区系分化强度的增强而增加;(5)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可能与滇西北地区的地质历史、地形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区系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雌雄同株黄瓜强单性结实自交系'6457'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6'为亲本,建立了5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F2∶3),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单性结实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4.7,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0.9,多基因显性效应值为25.8.F2的遗传率为56.6%,F2∶3的遗传率为48.7%.因此,对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的遗传改良,可选择强单性结实性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达到选育强单性结实性材料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microRNA为动、植物的一类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其长度约为23nt,对动、植物的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microRNA作为调节类的核酸分子,通过识别和负调控靶基因来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多数microRNA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它们对植物的发育有多向性调节,在发育的多个层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有些microRNA的调节作用还要受到外因的诱导.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icroRN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