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5篇
  免费   1450篇
  国内免费   249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1195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482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869篇
  2009年   825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对7种国产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研究,报道了小白花贝母(F.albidoflora Duan&Zheng)、川贝母(F.cirrhosa Don)、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 ex Fischer&Meyer)、华西贝母(F.sichuanica Chen)、托里贝母(F.tortifolia Duan&Zheng)、新疆贝母(F.walujewii Regel)、裕民贝母(F.yuminensis Duan)等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结果显示,7种国产贝母属植物的核型均具有高度不对称性。此外,小白花贝母与已报道的黄花贝母(F.verticillata Willdenow)的核型存在明显差异,提示Flora of China将小白花贝母归并入黄花贝母的分类处理可能并不恰当,二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2.
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和脑桥内心房利钠肽(AN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神经元除存在于其他作者报导过的导水管周围灰质、Edinger-Westphal核、中缝核、脚间核和蓝斑核外,还存在于属于锥体外系的红核、黑质和脑桥核内,因此,推测脑内的ANP可能在锥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起着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这为脑内ANP可能具有与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的其它作用提供了部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3.
从土牛膝(Achyra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生物碱——土牛膝碱(ubidenine),通过波谱方法测定出土牛膝碱的化学结构为5,6—二氢化—2,3,10,11—四甲氧基—二苯并[a,g]—喹嗪盐(1)。  相似文献   
134.
135.
应用GLC/MS联用仪对室内培养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Nordstedt) Geitler)、极大螺旋藻(S.maxima (Stechell & Gardiner) Geitler)和盐泽螺旋藻(S.subsalsa Oerst)的甾醇成分进行了测定。从钝顶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中共分出11个相同的甾醇组分:胆甾醇、胆甾烷醇、芸苔甾醇、麦角甾醇、海绵甾醇、菜子甾醇、豆甾醇、24-乙基-Δ~(5,7,22)-胆甾醇、β-谷甾醇、异岩藻甾醇和4α,23,24-三甲基Δ~(5,22)-胆甾醇;从极大螺旋藻中只分离出8个甾醇组分。其中胆甾醇含量最高。4α,23,24-三甲基-Δ~(5,22)-胆甾醇为蓝藻中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分析3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并呼衰患者(心衰并呼衰组)及3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无呼衰患者(心衰无呼哀组)和慢性肺心病死亡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心衰并呼衰组T_3、T_4水平均值显著低于心衰无呼衰组和健康组,心衰无呼衰组T_3水平均值显著低于健康组,肺心病死亡组T_3、T_4水平均值显著低于存活组,并发现血清T_3、T_4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呈正相关。作者认为T_3明显降低是重症肺心病的损伤性结果,预示病情严重,预后差。而T_4明显下降,可能是死亡的信号之一。  相似文献   
137.
将单拷贝人α心钠素基因3′端用Ban Ⅱ酶解除去包括终止密码在内的36个碱基对,代之以人工合成的含Glu-Lys-Phe-Glu连接片段与另一单拷贝人α心钠素基因的5′端串连成编码60肽的双拷贝心钠素基因,克隆于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IN-Ⅲ-OmpA_2质粒中,表达生成60肽的双拷贝人α型心钠素衍生物,在信号肽的作用下分泌至胞膜间质并自动切割为60肽的外源基因产物。分子量约8K的表达产物用分子筛或超滤膜分离后再经HPLC纯化,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心钠素放免活性和舒张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138.
We have generated a number of mAb against various epitopes on the external envelope glycoprotein, gp46, of 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I (HTLV-I) from a WKA rat immunized with a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containing the HTLV-I env gene. Among these mAb, one group of mAb, represented by a mAb designated LAT-27, could neutralize the infectivity of HTLV-I, as determined by a HTLV-I-mediated cell fusion inhibition assay. LAT-27 also interfered with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T lymphocytes by HTLV-I in vitro. An antibody-binding assay using overlapping synthetic oligopeptides showed that LAT-27 bound specifically to 10-mer peptides that contained the gp46 amino acid sequence 191-196 (Leu-Pro-His-Ser-Asn-Leu). Antibodies from HTLV-I+ humans interfered with the binding of LAT-27 to gp46 Ag. Sera from rabbits immunized with a LAT-27-reactive peptide, 190-199, conjugated with OVA, but not sera from OVA-immunized rabbits, reacted with gp46 Ag and neutralized infectivity of HTLV-I.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TLV-I neutralization epitope recognized by LAT-27 locates to the gp46 amino acids 191-196, and that immunization with a peptide containing the LAT-27 epitope can elicit an HTLV-I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  相似文献   
139.
本实验以离体黄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 DATCD—A 对子叶扩张及核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DATCD—A 可显著地促进离体黄化子叶扩张,使其鲜重明显增加;并且在处理后期逐渐提高子叶干重。在离体子叶扩张变绿的过程中,DATCD—A 促进离体黄化子叶 RNA、DNA 含量和 DNA/RNA 比率明显上升,且 RNA 的增加发生在 DNA 合成增加之前。凝胶电泳证明,RNA 的增加主要是25s 和18s 的 rRNA。  相似文献   
140.
豚草的剪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剪叶的豚草株高可达222.3cm,单次剪叶平均株高为212.1cm,而连续多次剪叶时株高为184.0cm,连续6次全剪叶处理的植株在株高为130cm时死亡。不剪叶的植株结实枝条为14.9条。营养生长早期剪叶及重剪叶明显抑制枝条的形成,而后期剪叶有促进分枝的作用。剪叶对花穗数的影响与对分枝数的影响基本一致。不剪叶植株可产生1873.2粒种子,经剪叶处理后,种子量明显降低。大多数处理的种子减少率在40—70%之间,连续6次全剪叶的种子量减少率达100%。早期剪叶以及剪叶次数愈多,剪叶愈重,对豚草株高、结实枝、花穗数及种子量的抑制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