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2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21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发情期小灵猫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宏发  朱兵 《动物学研究》1995,16(4):359-364
本文对笼养小灵猫发情期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灵猫一年有两次发情期,绝大部分的小灵猫在春季(2-4月)发情,少数个体在秋季(8月底至9月)出现第2次发情。发情期雄性小灵猫频繁地发出求偶叫声和增加擦香次数。雄猫的擦香行为和求偶叫声可促使雌猫的发情,发情期一系列性行为对雌雄交配的成功与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The effects of 24 hr light-dark cycles on the circadian conidiation rhythm inNeurospora crassa were compared among will-typefrq + and clock mutantsfrq +,frq 3,frq 7,frq 9 andfrq 11. The minimum length of the light period necessary for complete entrainment to the light-dark cycles was almost 2 hr infrq +,frq 3 andfrq 7 strains. The minimum duration of the dark period necessary for the appearance of circadian conidiation was almost 4 hr in all of the strains except thefrq 11 strain. The phase of the conidiation rhythm was dependent on the light to dark transition in thefrq 1 strain in all light-dark cycles examined and in thefrq + andfrq 3 strains when the light period was shorter than 16 hr. In contrast, the phase of thefrq 7 strain was dependent on the light to dark transition when the light period was shorter than 10 hr.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采自广东阳江闸坡中华海鲶鳃上的锚首虫科四个虫种。包括一新种瘤钩小沙汉虫Chauhanellustuberhamatussp.nov.。它以背中央大钩钩尖基部内侧具瘤状结构而区别于本属已记述的21个种。其余为弯曲小沙汉虫C.flexiosus、海鲶血梗虫Hamatopedunculariaarii、和简单血梗虫H.simplex。  相似文献   
64.
中国若干森林水文要素地理分布规律的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全国各森林植被地理分布区水文要素的实验观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回归和主分量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描述中国森林水文要素与地理要素(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函数关系F的三维地学模型(DTM),其中包括:全国年均降水分布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林冠降水截留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模拟模型;中国森林综合截留能力指数模型。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地学模型(DTM)成图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森林水文要素  相似文献   
65.
通过在华北棉区棉花蕾铃期阶段,连续5a的田间蕾铃脱落原因的观察,明确了在第三代棉铃虫的中常发生年份,影响蕾铃期蕾铃脱落的主要因素是棉株本身的自然脱落其脱落率占总脱落的90%以上,而因第三代棉铃虫为害造成的脱落率在5%以上。根据田间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3龄幼虫虫量与为害力的关系研究,结合多年第三代棉铃虫田间生命表,文中提出了三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为百株累计卵量  相似文献   
66.
67.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异最大。这说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存在着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来自5个地方的冬虫夏草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对应于样本来源的3个区域,提示RAPD标记在冬虫夏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演化等。  相似文献   
68.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生物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v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la pitysophila 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成虫寿命和取食寄主行为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该蜂的雌性幼虫是松突圆蚧雌蚧的初级内寄生蜂,而雄性幼虫则是次级寄生蜂,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膜翅目的老熟幼虫、预蛹和蛹上。雌雄两性的形态在所有发育阶段均不相同。交配过的雄蜂喜欢寄生产卵初期和盛期的雌成蚧,对巳寄生的寄主具有识别能力。在19.7℃一30.9℃变温条件下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4.95粒,约60%的卵是在最初3天内产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雌性蜂在21℃,24℃,27℃和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41.24,32.60,25.60和23.00天,发育起点温度10.1℃,有效积温448.3日度。该蜂在广东省一年发生。9-10代。  相似文献   
69.
四川西部云南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鳅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产于四川西部安宁河(属雅砻江支流)的云南鳅属Yunnanilus鱼类一新种,命名为四川云南鳅,新种Y.sichuanensissp.nov.,详细葶了新种的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0.
亚东璃眼蜱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蜱类种群密度的制约因素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两类,分析和认识这些规律,对蜱类的防治上有重要意义。 蜱类的生殖是维持种群密度的重要一环。后肛沟类硬蜱的雌虫当吸附在宿主体时,由于某些原因可发生延迟交配现象。蜱类延迟交配对生育力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为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Olenev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饱食后的体重以及产卵量等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