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7篇
  免费   2580篇
  国内免费   1176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1100篇
  2021年   1193篇
  2020年   1089篇
  2019年   1213篇
  2018年   812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388篇
  2012年   1912篇
  2011年   1909篇
  2010年   1662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1794篇
  2006年   1785篇
  2005年   1419篇
  2004年   1190篇
  2003年   1066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6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通过分析1例以肺内单发空洞为表现的周围型肺癌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空洞型肺癌误诊为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为44岁男性,以咳嗽、咯血症状起病,CT发现右下肺单发空洞,被误诊为肺曲霉菌病7个月,经抗真菌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多次复查胸部CT提示肺内空洞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洞壁变厚,原发空洞内结节消失并新发微小附壁结节,空洞边缘出现锯齿状突起,周围出现多发卫星结节,胸膜牵拉、相连渐进明显。后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为右肺下叶中-低分化腺癌。结论肺内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影像学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来仔细鉴别,PET/CT可以很好的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组织病理是确诊的金标准,为避免误诊误治,在没有明确禁忌和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及早活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IVIM-DWI)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独立肺段肺不张病变患者43例,其中肺癌致肺不张31例(肺癌组),局部炎症致肺不张12例(炎症组)。所有患者在药物治疗或手术前均行3.0T磁共振IVIM-DWI检查,b值取0、5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分别测量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真实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以及关注相关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 from the perfused compartment,D*),对上述参数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各参数的评价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4±0.16)×10~(-3)mm~2/s、(19.77±6.16)×10~(-3)mm~2/s以及(29.62±9.74)%,而炎症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7±0.14)×10~(-3) mm~2/s、(21.14±8.32)×10~(-3)mm~2/s以及(47.62±11.46)%;经比较,肺癌组D值、D*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f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f值最佳阈值为38.42%,此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诊断肺癌的特异度为0.89,敏感度为0.93,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89。结论:磁共振IVIM-DWI技术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比较邮票植皮、meek植皮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植皮方法分为微粒皮植皮组、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再根据选择植皮方式的不同实施微粒皮植皮、Meek植皮和邮票皮植皮。对比三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创面一期愈合率、愈合时间、死亡率、1%烧伤面积(1%TBSA)治疗费用(元)以及康复效果(康复优良率)。结果:邮票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邮票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创面一期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的瘢痕最轻,关节功能恢复最好;微粒皮植皮组瘢痕最重,关节功能恢复最差。结论:不同植皮方式用于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邮票皮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但扩张比例低,创面愈合效果差;meek皮扩张比例高、康复效果好,但抗感染能力差;微粒皮扩张比例最高,但成活率低,治疗成本高。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皮方式。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出入量负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出入量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入院后3d、7d,治疗组的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后6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24h、48h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MOD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和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液体负平衡有助于减轻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的心肺损伤,促进患者早期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55.
以长春花为实验材料,采用珍珠岩为培养基质,设置不同氮素浓度,对其各器官的初生和次生代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植株中3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均是随着外源氮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外源硝态氮水平对长春花文朵灵和长春质碱在不同叶位叶片中的积累特点影响较明显,而对长春碱的积累影响较小。在高氮条件下,植物体内合成和积累较高水平的游离氨基酸,可能为部分生物碱的合成提供了骨架,并能促进生物碱含量的提高。蔗糖含量在不同叶位叶片中也是随着叶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同时,高氮水平下,叶片中蔗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供氮水平下的含量。本研究为提高长春花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生物碱的含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6.
从麻疯树c DNA中克隆到一个与拟南芥AGG3同源的基因,命名为Jc AGG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834bp,编码277个氨基酸,软件预测等电点为8.61,分子质量为30.514k Da。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其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在该基因的顺势作用元件上发现了与胚乳发育、激素调节、光响应和逆境胁迫相关的启动元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发现,Jc AGG3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在发育中的种子中表达量最高,幼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老叶,在茎中只检测到极微量的表达;对麻疯树的幼苗进行黑暗处理后Jc AGG3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脱落酸(ABA)和干旱胁迫处理下Jc AGG3表达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57.
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作为一种常用的DNA聚合酶,因其独特的特点:能引发链置换反应、高保真、耐高温等,而成为一种重要的DNA多重置换扩增酶。目的:为减少成本,设计一种高产,方便且扩增活性高的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表达体系;探究该酶应用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的扩增条件。方法:采用p TWIN1质粒作为载体克隆表达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应用几丁质亲和层析柱纯化该酶,使用该酶对人类基因组DNA进行不同温度下扩增,探究其最适反应温度,并据此对胃癌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由此得到的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能运用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的扩增,扩增效率可达200倍,并能应用于a CGH芯片。结论:扩增得到保真性高,覆盖基因组范围大的DNA扩增产物。该应用与a CGH结合,使得对少量的癌症石蜡包埋组织D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进行其基因拷贝数变异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58.
在RNA代谢过程中,需要许多蛋白和核酸的参与,其中一类蛋白就是RNA解旋酶。RNA解旋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参与RNA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核内转录、pre-mRNA的剪切、核糖体发生、核质运输、蛋白质翻译、RNA降解、细胞器内基因的表达。DEAD-box蛋白家族是RNA解旋酶中最大的亚家族,它具有9个保守结构域,因motifyⅡ的保守氨基酸序列Asp-Glu-Ala-Asp(DEAD)而命名。该家族在酵母、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Heynh.)和人类基因组中都有较多的家庭成员。近年来,研究者对拟南芥DEAD-box蛋白家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着重总结DEAD-box基因家族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以4个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品种‘鄂豇豆6号’、‘鄂豇豆2号’、‘鄂豇豆7号’和‘美国地豆’为材料,在现蕾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CTK),于喷施后第7、14、28、42 d测定脱落花荚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活性,并统计花荚脱落率和豇豆产量,研究CTK在豇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CTK后,豇豆各品种的花荚脱落率均小于对照,豇豆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极显著(P0.01);喷施CTK后第14、28、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PG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7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PG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喷施CTK后第7 d和第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14 d和第28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表明喷施CTK可调节脱落花荚的PG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从而降低花荚脱落率,实现对豇豆产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960.
以国家林业局审定的宁夏枸杞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月份采集的枸杞叶片芦丁含量,以及果实总黄酮、总多糖、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叶片芦丁含量在枸杞盛果期较低,抽条期较高;果实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在头茬果中含量较高,盛果期果实含量较低;果实总多糖可能与果实量呈负相关;褐化果(俗称"油果")总黄酮含量与正常果差异不大,可用作提取枸杞黄酮类物质的原材料。研究结果可为枸杞果实分级、成分提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