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主要研究了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Oustaloup迭代逼近,可以将分数阶微分算子在频率域范围内进行近似.那么原先的分数阶微分方程就转换为一般的常微分方程.利用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关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两个定理和一个引理.最后给出一个例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刘奇正  屈珊  谭方河  董彩虹 《菌物学报》2021,40(12):3157-3168
外源营养袋的应用是国内羊肚菌大田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其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析。本研究首先于室内建立一个外源营养模型,确认模型中外源营养模块可以向外输出营养,且被梯棱羊肚菌菌丝利用。通过模型实验发现,外源营养添加到贫瘠培养基时,菌体生物量的增加显著高于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在梯棱羊肚菌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外源营养,菌核形成位置不同,并影响生物量的增加,在菌核起始阶段添加,主培养基的生物量增加最多;外源营养的添加位置、块数等因素在本模型中没有检测到对生物量的影响。外源营养使用聚丙烯袋包裹和不包裹比较发现,包裹组的主培养基内生物量增速和总量低于无包裹组,而外源营养块内趋势相反,但最终两组之间外源营养块与主培养基内生物量总和没有显著差异。使用滤纸和铝箔包裹外源营养时,对生物量的影响和聚丙烯袋材质没有显著差别。外源营养碳氮比20:1时,最有利于主培养基生物量的积累。本研究建立的外源营养研究模型得到的结论与大田栽培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模型发现了实际栽培中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有助于对外源营养袋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提高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恶性肿瘤的早期的识别,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22例患者以骨骼、关节及肌肉疼痛为突出表现,拟诊风湿性疾病,最终确定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属癌性风湿症,疼痛性质为隐痛,呈慢性反复渐进性加重,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治疗的效果不佳,手术切除癌肿后,疼痛明显减轻;4例患者属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初为隐痛,逐渐发展为剧烈持续性疼痛,血沉有明显升高,抗核抗体(ANA)阳性,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治疗效果为无效。结论:对骨骼、关节及肌肉疼痛的患者出现于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利用CT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基于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以及盆腔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清楚地显示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其初级属支,以及双侧卵巢静脉等。与重建的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配准融合后,各支静脉血管的解剖走形及引流区域变得更加清晰明确。结论:基于CTA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研究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的好方法,具有较大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羊草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星  申家恒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058-2065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羊草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主要结果是:(1)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次为药室内壁,1层中层,最内层绒毡层为分泌型;(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左右对称型;(3)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具单萌发孔;(4)羊草为单子房、单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或T型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具有双孢原,双大孢子母细胞、双大孢子四分体和双胚囊的情况;(6)胚囊发育为蓼型,反足细胞经无丝分裂形成4~6个细胞的反足细胞群;(7)同一朵花中,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后期当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86.
据平正明、何秀松 2 0 0 0年在《中国白蚁志》[1 ]上发表的文章 ,已知我国目前有散白蚁 ( Reti-culitermes) 1 1 1种 ,它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南起海南省的尖峰岭 (北纬 1 8.5°) ,北至辽宁省的丹东 (北纬 4 0 .1°)都有其活动危害的足迹。福建目前已知的散白蚁也有 1 9种 (黄复生 1 989年 ) [2 ] ,占全国散白蚁种类的 1 1 .1 2 %。泉州 (东经 1 1 7°35′- 1 1 9°0 5′、北纬 2 4°2 3′- 2 5°50′) ,在福建的东南沿海 ,依山面海 ,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湿润多雨 ,四季常青 ,年平均气温为 1 8℃ - 2 1℃ ,年降雨量达 1 0 0 0 - 1…  相似文献   
87.
人可溶性APRIL(sAPRIL)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GenBank中查找出人APRIL蛋白 (编号:075888)序列 ,取其部分胞外 (sAPRIL)序列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扁桃体总RNA中扩增出人sAPRIL基因 ,经克隆测序后进行同源比较 ,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即为sAPRIL。克隆载体经酶切后构建了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纯化蛋白后进行细胞学实验表明sAPRIL有明显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深入研究sAPRIL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黑龙江省野生资源动物调查工作,于1974年冬至1975年春,在全省重点地区普遍展开,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正陆续交流经验,以利再战。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困难多、任务重。呼玛兴调查队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大干、快上,积极地完成1975年的调查任务。 丹顶鹤是国家的珍贵动物资源,需要很好保护。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河北3个不同地区(邯郸、衡水和沧州)菊科入侵植物黄顶菊和其本地伴生植物苍耳光合特性的差异,探讨黄顶菊与本地种对环境光强变化产生的响应机制,综合分析入侵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黄顶菊和苍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并比较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种光合特性及叶片特性的差异。【结果】3个地区的2种植物光饱和点均高于1200μmol·m~(-2)·s~(-1),且邯郸和衡水地区的黄顶菊光饱和点显著高于本地种苍耳达221.8%、122.9%;3个地区黄顶菊的光补偿点显著低于苍耳,而最大净光合效率则显著高于苍耳,但叶绿素含量差异并不显著;除邯郸地区外,黄顶菊的比叶面积、光合氮利用效率均要显著高于苍耳,各地区黄顶菊的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本地种。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建成成本、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光合氮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黄顶菊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比苍耳有着更高的光合速率、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成为其具备高入侵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0.
点滴法测定表明,黑肩绿盲蝽对溴氰菊酯远比褐稻虱敏感。田间试验显示溴氰菊南、氰戊菊南对稻田蜘蛛的毒力远大于稻飞虱(混合种群)。管测和盆栽试验证明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对水稻螟虫的药效好于稻飞虱。这种毒力差异,使这两种菊酯农药可在稻田形成对稻飞虱非常有利的化学环境。繁殖试验说明这两种农药刺激稻飞虱繁殖,这又促进了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用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或对稻飞虱特效的化学农药重新形成不利于稻飞虱的环境条件,可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