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172.
为探讨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检测在肝胆疾病患者继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中的诊断性能,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476例肝胆疾病患者与22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清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尿素(Ure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 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水平和尿量,分为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组和高风险(high-risk, HR)组、低风险(low-risk,LR)组和对照(health control, HC)组,进而建立上述血清指标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诊断性能最大时的判断界值;随后,选取145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验证组,以评估各观察指标对肝胆疾病继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组中各亚组间所观察指标之血清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诊断性能最大时的判断界值为205.2μg/L。验证组患者各指标阳性检出率,在低风险(LR)亚组中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均高于其它指标(p<0.05),但在高风险(HR)亚组中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仅高于血清肌酐(sCr)(p<0.05),而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经分层风险分析各指标预测高风险(HR)亚组患者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发生的能力,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优势比(OR=21.0 (2.3, 192.8)),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OR (95%CI)=3.3 (0.7, 15.3))的6.4倍。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肝胆疾病患者诊断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时应考虑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肝脏合成代谢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应建立适宜的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诊断阈值以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及早期发现急性肾功能损伤(AKI)。  相似文献   
173.
不同细胞在特定化合物作用下具有不同的扰动信号,基于这些扰动信号预测细胞的活性和挖掘隐藏在表型之下的药物敏感性非常重要。文中开发了一种基于LINCS-L1000扰动信号的SAE-XGBoost细胞活性预测算法。通过对LINCS-L1000、Achilles和CTRP三大数据集匹配和筛选,采用堆栈式深度自动编码器对基因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结合RW-XGBoost算法预测药物诱导下的细胞活性,进而在NCI60和CCLE数据集上完成药物敏感性推断。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模型取得了良好效果,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5,并进行独立集验证,对应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8。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发现新型有效的抗癌药物,为精准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4.
目的: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K562/A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经诱导生成DC及CIK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将DC细胞内加入K562/A细胞裂解物致敏后,再与CIK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将致敏后的DC-CIK细胞与K562/A及K562分组培养后以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PBMC作为对照组。结果:RT-PCR中可见K562/A+DC-CIK组中mdr1 mRNA表达较K562/A明显降低,经荧光定量PCR观察到K562/A内mdr1 mRNA表达为K562的10.27倍、K562/A/PBMC略低于未处理的K562/A(P〉0.05),K562/A/DC-CIK细胞中mdr1 mRNA含量较K562/A、K562/A/PBMC少(P〈0.05)。DC-CIK细胞与细胞株混合培养后,mdr1基因表达较混合培养前明显降低。结论:实验数据显示DC-CIK可使耐药细胞株内mdr1基因表达下调。但K562与DC-CIK混合培养后该基因降低不明显,提示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着基础表达,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内稳态。目前针对逆转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较少,需要多进行相关研究以拓宽细胞免疫治疗在逆转耐药领域的应用。DC-CIK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方法。本实验将为下一阶段研究逆转耐药的机制提供依据,DC-CIK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5.
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作为出发点,要清醒的认识到木材采运技术面临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我国林业生态采运的现状,分析了林业生态采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6.
克隆参与胚胎发育的新基因并研究其表达规律和功能是揭示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囊胚形成和原肠形成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囊胚阶段发生了胚胎的第一次分化,是细胞多能性和分化的一个转折点。此时涉及的基因活动,既有维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基因活动,又有按照预定发育模式参与胚胎定向分化的基因活动。原肠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第二个关键转折点,涉及到3个胚层的形成和细胞命运决定等多种变化。在这个时期胚胎获得了胎儿原基的所有信息,新组织的产生和细胞迁移的再生组织与形态发生、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模式形成等存在着非常复杂而相互协调的关联。大多数细胞正由原来的多潜能逐渐向寡潜能发展,控制组织器官形态建成的基因正逐渐开启。这两个时期的基因表达图式、特征和种类会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因此研究这两个时期的新基因的表达规律和功能,将是了解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这两个时期胚胎为原始材料,利用减法杂交方法克隆到一新的小鼠胚胎基因mED2,对其进行了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的初步分析。RT-PCR-Southern和原位杂交实验表明,mED2基因转录水平具有发育阶段的依赖性;随着发育过程的进行,其表达主要在胚神经系统和中胚层衍生的组织表达。mED2基因活性的knockdown对于合子的卵裂和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均有抑制作用。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mED2基因编码的蛋白基本定位于细胞核膜及其临近的内膜细胞器(粗糙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mED2蛋白可能为一跨膜蛋白且与含有硫氧还蛋白结构域的蛋白有部分匹配。由此推测mED2基因参与了小鼠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对蛋白进行后期修饰、折叠及行使分子伴侣等作用来活化或抑制其靶蛋白的活性,进而参与小鼠的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77.
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细菌, 该共生菌经寄主卵的细胞质传播并参与多种寄主生殖活动调控, 对节肢动物的物种进化有着重要意义并可能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柑桔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的主要传播媒介——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为研究对象, 通过Wolbachia的16S rDNA、 细胞分裂基因(ftsZ)、 表面蛋白基因(wsp)的特异引物对来自于中国广西北海、 广西柳州、 广东深圳、 广东阳春、 福建福州5个地区的柑桔木虱进行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 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建立了柑桔木虱共生Wolbachia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上述5个地区的柑桔木虱均存在Wolbachia感染, 通过Wolbachia的16S rDNA, ftsZ基因和wsp基因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5个地区的柑桔木虱体内的Wolbachia均属于B组; 基于wsp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表明5个地区的亚洲柑桔木虱体内的Wolbachia属于B组的Con亚组, 且不同地区柑桔木虱体内的Wolbachia的16S rDNA, ftsZ基因和wsp基因序列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认识柑桔黄龙病传播媒介昆虫的进化及其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8.
采用磷酸铅盐溶液技术对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有明显衰退迹象的一些珠心细胞中,酸性磷酸酶只出现在细胞核轻微凝聚的染色质上,随珠心细胞衰退程度的逐渐增大,其衰退特征越来越明显,酸性磷酸酶依次在细胞质中较小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以及内质网等结构上出现活性反应。紧连胚囊的珠心细胞衰退细胞程度最大,细胞严重变形,酸性磷酸酶定位于细胞绝大部分结构中,但此  相似文献   
179.
性别决定基因SRY都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HMG-box,编码Sox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两种引物检测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Sox基因。第一对引物特异扩增人类SRY基因的保守区。在扩增泥鳅的基因组DNA时可见长度分别为200、550、940和1000bp的四条扩增带。在大鳞副泥鳅中可以扩增出200、550、900bp三条带(Fig.1)。Southem杂交表明200和550bp两条带可以和SRY基因探针杂交(Fig.2)。第二对引物是兼并引物,可以特异扩增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以在大鳞副泥鳅中扩增出220、550、700和1500bp四条带(Fig.3);而在泥鳅中则为220、530、570乖1500bp四条带(Fig.4)。PCR产物的长度差异被认为是由于部分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中存在着内含子。没有发现性别特异扩增带。以上结果说明哺乳动物与性决定有关的组分在脊椎动物中是广泛存在的。但这些组分在鱼类中是否与性决定有关,或仅是哺乳动物性决定因子的进化前体尚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广泛深入研究鱼类的Sox基因对于揭示性决定系统和因子的进化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0.
作为水稻疯长苗病研究的成果,在我国发现的赤微素类,随着研究的进展,渐次提出许多在植物生理学上富有兴趣的问题。这完全是发现者薮田,林,住木,种户诸位先生及到今天为止开拓新路的诸前辈的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