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我室克隆的含大肠杆菌K88ac抗原基因的pMM031质粒和含肠毒素LT(A-B+)抗原基因的质粒pPMc4,使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酶解,取得了K88ac抗原基因的片段,再经和BamH I消化的质粒pPmc4连接重组,构建了同时具有这两种抗原基因的质粒pMM085羟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MM085质粒的分子量约为14.6Md,在宿主菌E.CoilC600,经过ELISA和反向间接血凝等几种试验测定K88ac抗原,结果都说明其抗原产量与亲本菌株基本相同。重组菌的抗甘露糖豚鼠红细胞凝集反应也是阳性。对肠毒素抗原用被动溶血试验测定,结果说明其LT-B的产量和亲本菌的产量也基本相同。重组的工程菌株经兔肠结扎试验表明没有毒性反应,因此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腹泻的活菌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2.
ω-芋螺毒素MVIIC的N及C端修饰对折叠及活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 ω-芋螺毒素 MVIIC的三种 N及 C端修饰肽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CD及生物体内活性实验 ,研究了其 N及 C端修饰对折叠及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VIIC N端用 Phe及 Ser修饰后降低其线性肽形成正确折叠的比例及结构的稳定性 ,对小鼠的脑室给药活性也相应降低 ;C端酰胺转为电负性羧基端后活性降低 ,CD谱存在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13.
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ST、LT—B肠毒素基因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编码耐热肠毒素(ST)的基因片段与编码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的基因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数目ST基因的串联,ELISA检测融合基因表达蛋白产物观察到ST与LT-B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ST的检测滴度随基因串联个数增加而逐渐升高,而LT的ELISA滴度则减弱。说明了ST可以通过基因串联提高表达产物抗原活性,这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多价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RNA 5’端非翻译区的不同结构可影响基因表达,为了改善编码人毒素源性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B亚单位的LT—B基因的表达水平,我们把该基因置于pBV220载体的PRPL串联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带有不同核苷酸组成的5’端非翻译区的重组体。这些重组体分别在大肠杆菌Hblol和DH5a中表达。结果表明,起始密码前有两个连续串联SD序列的LT—B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只有单个SD序列下的表达水平,而翻译偶联可使表达改善;用不同的SD序列LT—B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有所不同,用基因本身sD序列可能要比用pBV220 PL启动于下游的SD序列好;在只含单个LT-B基因SD序列的重组体中,5’端非翻译区序列的长短对LT—B基因表达没有什么影响;重组体在HB101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DH5α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人源毒素源性大肠杆菌野生株E519/66A大质粒的基因文库,成功地筛选出能表达定居因子抗原CS6菌毛的阳性克隆,初步确定了克隆DNA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CS6抗原的编码和调控基因集中在一大小为4.6kb的DNA区段中,该片段能产生两种分子量大小不同、但抗原反应交叉的菌毛蛋白。本研究获得的CS6抗原阳性的重组菌株可用于人源ETEC多价疫苗的研制,克隆的基因片段亦可作为研究CS6菌毛蛋白基因表达及调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度近视患眼107例,按屈光度不同分为Ⅰ组(-6 D至-8 D)、Ⅱ组(-8.25 D至-10.D)、Ⅲ组(-10 D)。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部9个不同分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即直径1 mm(黄斑中心凹区)、1-3 mm(内环区:B1、B2、B3、B4)和3-6mm(外环区:C1、C2、C3、C4),比较期间的差别,并分析各区域神经上皮层厚度与屈光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Ⅰ组与Ⅱ组及Ⅲ组、Ⅱ组与Ⅲ组黄斑中心凹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及Ⅱ组外环区神经上皮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内环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及外环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近视屈光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33、0.248、0.278、0.383、0.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随近视屈光度的增高而呈区域选择性萎缩变薄。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的试管凝集法检验仔猪腹泻疫苗介导产生抗体效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用间接EUSA法检查K-88抗体活性的方法。用K-88抗原包板,羊抗兔酶标二抗检测经猪痢疫苗免疫后的兔血清所产生K-88抗体的情况。结果在一个月内抗体效价达到1:40。与原有试管凝集试验结果比较,此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可快速、准确提供K-88抗体活性数据。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Provost体外培养甲型肝炎病毒(HAV)首获成功以来[1],有关HAV对多种理化因子抗力的研究不少【’1,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迄今尚未见诸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观察UV照射对HAVRNA链与衣壳蛋白完整性等的影响,探讨UV对HAV的灭活机理,为灭活HAV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病毒与细胞受试毒株为HAVHM-175株,其培养细胞为非洲绿猴肾细胞MEK株,生长液为Engle”s液。生长与维持培养温度分别为37℃和35℃,2病毒灭活试验将纯化HAV悬液均匀涂布于细胞培养板孔内,室温干燥,置照射强度为300pw八mZ紫外灯下6…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指导生物解剖实验课,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解剖实验课时,最重要、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老师的示范性演示操作.这一环节如果搞好了,对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将不耐热的肠毒素基因克隆,在限制性内切酶Xba I位点加入4对核苷酸,由于密码阅读框移位,使肠毒素的活力中心A亚单位结构改变,而具抗原性的B亚单位仍保持原状。改造后的肠毒素基因与载体pBR322、pGA22的一部分及pED100的tra基因相连接,得质粒pBRC21、pPMC4及pPMC5,均可指导合成无毒肠毒素LTA~-B~+,其抗原效价为天热肠毒素菌株的30倍左右。用转化或诱动的方法将pPMC4引入从猪分离并能在猪肠道内滞留定居的菌株中;大部分菌株用接合的方法引入pPMC5,共得30多个株菌,可用于制备猪痢口服活菌疫苗。pPMC5还可供构建预防牛、羊和人的痢疾活菌疫苗菌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