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21.
222.
1.研究了从我国森林土壤中分离出的51株与文献上描述的已知种有差异的放线菌,并对其形态、培养特征、拮抗性、碳源利用、生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根据以形态、培养特征为主,生理生化特性为辅的原则,将51株菌分别定名为5个新种:Act.1ilacino]ulvus n.Sp.Act.Roseogriseu:n.Sp,,Act.roseoKrlseolus D-sp.,Act  相似文献   
223.
首先介绍序列比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即核酸序列基本单元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基本单元氨基酸。文中以精心设计的图表列出四种核苷酸和二十种氨基酸的名称、性质和分类。第2节简述序列比对基础,包括相似性和同源性基本概念、整体比对和局部比对、点阵图方法、动态规划和启发式算法、计分矩阵和空位罚分,以及常用软件和分析平台。第3节介绍核酸序列比对中常用计分矩阵DNAfull,蛋白质序列比对中常用计分矩阵BLOSUM62和PAM250。第4-8节则以血红蛋白、多肽毒素、植物转录因子、癌胚抗原和唾液酸酶为例,介绍双序列比对的具体应用。通过这些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分析平台和比对程序、如何设置计分矩阵和空位罚分,如何分析比对结果及其生物学意义。文末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24.
225.
西藏拉果错卤虫的繁殖特征与成体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准培养条件下研究了西藏拉果错卤虫的繁殖特征和成体形态特征。发现西藏拉果错卤虫与山西解池卤虫及美国大盐湖卤虫在性成熟时间上有较大不同 ,表现为最早抱对时间和最早产F1 代时间均出现较晚 ,且两者间隔时间较长 ,这是对该地区寒冷气候条件的适应。描述了拉果错卤虫雌雄成体的形态特征 ,其中雄性成体选取了 1 2个特征 ,雌性成体选取了 1 3个特征 ,并与世界上几个主要两性生殖卤虫种的成体形态特征做了比较 ,结果显示西藏拉果错卤虫的雌雄成体属于较大的类型 ,但并不像其卵和无节幼体那样显著大于其它品系。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拉果错卤虫的雄性成体和雌性成体均与山西解池卤虫距离最近 ,与伊朗乌尔米湖卤虫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226.
正狼(Canis lupus)是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犬属(Canis)食肉类哺乳动物(盛和林等,1999),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和研究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Ripple et al.,2014)。目前,我国狼的分布已由过去的全国性分布缩小至东北、西北和内蒙等地区(Zhang,1999)。在斯洛伐克,研究人员通过无线电项圈获取分布在两个国家公园内两群狼的家域利用情况(Findo and Chovancova,2004),加  相似文献   
227.
东海原甲藻对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英  吕颂辉  徐宁  谢隆初 《生态科学》2005,24(4):314-317,321
采用单因子实验,以NaNO3作为唯一氮源,固定初始氮浓度为40μmol.L-1,设置六个初始磷浓度梯度:0.1μmol.L-1、0.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对比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4种不同磷源的利用特征及其这4种不同磷源对东海原甲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既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无机磷——磷酸二氢钠(NaH2PO4),又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3种小分子有机磷: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D-葡萄糖-6-磷酸钠(G-6-P)和甘油磷酸钠(G-P);东海原甲藻在以NaH2PO4、G-6-P和ATP分别作为磷源时的最大比生长率(μmax)值相差不大,3种磷源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基本相近;但是以G-P作为磷源时则明显有最低的μmax值,其对最大生物量的贡献也最低。东海原甲藻对这4种磷源的利用特征说明:长江口自然海水中与三种小分子有机磷结构相似的溶解有机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东海原甲藻赤潮的爆发和维持提供磷源。  相似文献   
228.
印象初  陈珍珍  印展 《昆虫学报》2013,56(10):1203-1207
记述了我国辽秃蝗属Liaopodisma 3个种, 包括2新种: 台中辽秃蝗Liaopodisma taichungensis sp. nov.和台湾辽秃蝗Liaopodisma taiwanensis sp. nov.。台中辽秃蝗L. taichungensis sp. nov.同千山辽秃蝗L. qianshanensis Zheng, 1990近似, 不同之处为黑色眼后带不明显, 前胸背板中隆线几乎不见, 雄性前翅长为宽的1.8倍, 雄性中胸腹板中隔向后渐宽大, 雄性后足胫节外侧具10刺。台湾辽秃蝗L. taiwanensis sp. nov.的后足股节下侧红色, 前翅中部不加宽且前、 后缘几乎平行, 可与本属其余2已知种区别。并附辽秃蝗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29.
印象初  叶保华  印展 《昆虫学报》2009,52(11):1244-1248
本文对中国橄蝗属Tagasta Bolivar, 1905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该属同似橄蝗属Pseudomorphacris Carl, 1916 近似, 其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侧片后下角近乎直角, 后翅为红色或玫瑰色, 雄性尾须短而直, 不向上弯曲。本文共记述产于中国的橄蝗属7种, 包括1新种。并附该属中国已知7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30.
记述了采自中国内蒙古癞蝗科癞蝗亚科1新属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gen.nov.,1新种鄂伦春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elunchuna sp.nov.,该新属近似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区别特征为雄性下生殖板背面观端部呈2分叉。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