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刚  陈服官 《动物学研究》1989,10(3):241-249
本文报道贵州省两栖动物63种,其中省新纪录2种,即阔褶蛙和锯腿树蛙。将贵州划分为黔西高原中山、黔北中山峡谷、黔中山原丘陵、黔东南低山丘陵盆地和黔南低山河谷五个动物地理省。认为黔南低山河谷省属于向华南区过渡的华中地带。讨论了各动物地理省的地貌、气候、两栖动物区系特征及地理替代种类。分析了各动物地理省两栖动物区系的相似性及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各动物地理省两栖动物分布聚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将贵州63种两栖动物在贵州五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用联合系数来表征两动物地理省间两栖类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两硒类在贵州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受温度明显影响。文中还讨论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VP39是草鱼呼肠孤Ⅲ型病毒(GCRV GenotypeⅢ, GCRV-Ⅲ)S9基因编码的蛋白,为研究VP39蛋白在GCRV-Ⅲ感染草鱼细胞过程中行使的生物学功能,将克隆VP39基因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39,通过原核表达得到VP39-HIS融合蛋白;利用VP39蛋白溶液免疫小鼠,制备鼠抗VP39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评估;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探究GCRV-Ⅲ感染细胞过程中VP39蛋白表达动力学;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VP39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序列并进行分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VP39-HIS融合蛋白可良好溶于PBS中,蛋白大小约为39 kD; 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实验所制备的VP39多克隆抗体在1:10000稀释比例下,既能识别原核表达的VP39-HIS融合蛋白,也能识别GCRV-Ⅲ感染CIK细胞后表达的VP39蛋白,具有良好的效价与特异性;在病毒侵染过程中, VP39前期表达量较少,在中后期大量表达;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两条多肽与VP39蛋白有高度亲和性,经过在NCBI上比对后发现草鱼基因组中有7个基因与筛...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康定亚种和长白山亚种染色体组型和C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刚  陈服官 《四川动物》1991,10(3):9-11
本文报道中国林蛙康定亚种和长白山亚种染色体组型和C带。认为染色体异态是染色体演化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6.
不同碳氮源对花脸香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欢  王小艳  尚晓冬  王瑞娟  徐宁 《菌物学报》2021,40(12):3286-3303
以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为材料,研究其分别在9种碳源和11种氮源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阶段pH值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碳氮源对其所分泌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不同碳源培养后期变化显著(P<0.05),而在不同氮源培养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和菌丝量在不同碳氮源中也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对花脸香蘑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均具有影响(P<0.05)。木糖和米糠有利于花脸香蘑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P<0.05),红糖和牛肉浸膏有利于其分泌漆酶(P<0.05),白砂糖和豆粉有利于其分泌锰过氧化物酶(P<0.05),木糖和尿素有利于其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P<0.05)。本研究为选择合适培养基以提高花脸香蘑生物转化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白念珠菌CaFTH1是一种铁通透酶编码基因.为了研究CaFTH1对胞内铁代谢和液泡功能的影响,构建fth1△/△单基因缺失菌株和fth1△/△fet33△/△双基因缺失菌株.[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FTH1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铁离子丰度对CaFTH1表达的影响;利用PCR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菌株;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定基因缺失菌株胞内铁含量的变化,并对基因缺失菌株在缺铁条件和菌丝诱导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通过代谢转换实验,研究CaFTH1对细胞液泡功能的影响.[结果]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白念珠菌CaFth1蛋白属于铁通透酶Ftr1超家族,与酿酒酵母液泡膜蛋白ScFth1具有最高的同源性.铁匮乏条件会诱导CaFTH1的表达,而富铁条件则会抑制其表达.白念珠菌CaFTH1的缺失会导致胞内铁含量的降低,fth1△/△突变菌株基础上CaFET33的缺失则会进一步降低胞内铁含量.在缺铁条件下,fth1△/△fet33△/△双基因缺失菌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代谢转换能力的缺陷.另外,在某些固体菌丝诱导培养条件下,fth1△/△fet33△/△缺失菌株菌落表面形成褶皱能力显著增强;而在液体菌丝诱导条件下,则表现为增强的菌丝聚集能力.[结论]CaFTH1是一种低铁应答基因,在维持白念珠菌胞内铁离子稳态及液泡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aFTH1和CaFET33基因的双缺失会对白念珠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丝聚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川西米亚罗林区不同海拔岷江冷杉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  王晓春  张远东  刘世荣 《生态学报》2013,33(12):3742-3751
为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半湿润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随海拔变化的规律,于川西米亚罗林区分别在高、中、低海拔选取3个采样点,共采集132棵岷江冷杉年轮样芯,建立了最长达170a(1842-2011年)3个海拔高度的差值年表.岷江冷杉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与生长的负相关呈增加趋势.高海拔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前—年冬季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中低海拔与当年春季均温、最高温和年均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低海拔岷江冷杉与当年4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随海拔升高降水与岷江冷杉生长的相关性降低.中低海拔岷江冷杉年表与4、5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 DSI)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中低海拔存在春季干旱胁迫,抑制了岷江冷杉的生长.另外,大龄树木比小龄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2010年7和8月,采用样带法于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在三叉河片区(28°30′43.67″N,106°25′03.72″E,海拔1 087 m)采集到25只形态相似的两栖动物标本,经过鉴定,该标本为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的合江棘蛙(Q.robertingeri),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贵阳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效果及对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 (Troponin I,TnI)、D-二聚体(D-Dimer,D-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中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10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搭配华法林治疗,观察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NP、TnI、D-D、Hcy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7%,显著高于对照组(42.10%,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BNP、TnI、D-D、Hcy及肺动脉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伐沙班应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效果显著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搭配华法林治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BNP、TnI、D-D、Hcy水平以及肺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