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甲醇溶液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一定浓度甲醇溶液中水解酪蛋白的活性显著上升;动力学测定表明,该酶在甲醇溶液中Km下降;在甲醇溶液中木瓜蛋白酶催化酪蛋白水解反应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70℃;紫外差示光谱研究表明,在甲醇溶液作用下木瓜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荧光发射光谱研究表明,木瓜蛋白酶在甲醇溶液中发射峰位向低波长移动,荧光峰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急慢性结肠炎模型,并探讨小鼠结肠上皮组织分离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8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急性和慢性结肠炎模型DSS组和急慢和性结肠炎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给予C57小鼠3%DSS自由饮水7天,蒸馏水3天;慢性结肠炎模型:给予C57小鼠2.5%DSS水5天,换蒸馏水自由饮水7天,再给予2.5%DSS水5天后换蒸馏水水7天,重复3个循环,共36天,对照组蒸馏水自由饮水。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便隐血、大便性状并评分。造模完成后对结肠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有无组织学炎性损伤。小鼠肠上皮分离采用运用机械涡旋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体重减轻明显(P0.001)、便隐血阳性、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体重随着DSS和蒸馏水的交替出现下降和上升的变化趋势,HE染色提示急性和慢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结肠上皮发生急性和慢性的炎症伤;分离得到的肠上皮组织样本提取总蛋白证实蛋白未发生降解,Actin和GAPDH内参条带清晰。结论:小鼠急性和慢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成功,本实验采用的小鼠结肠上皮分离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3.
失匹配负波(MMN)是由重复刺激序列(即标准刺激)中偶然出现的、与标准刺激有可辨别差异的偏差刺激所诱发的一种持续时间较短、极性为负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失匹配负波在人类和动物中普遍存在,并可在视、听、嗅等多种模态中诱发,其出现不依赖于注意,所以反映了大脑对知觉环境变化的自动感知,对动物的生存与繁殖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类群动物失匹配负波研究、失匹配负波产生机制、发生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厘清该生理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为动物认知潜在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最后文章对动物失匹配负波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中国顶丝藻科(Acrochaetiaceae)新记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日孝  战景旭 《植物研究》1996,16(4):436-440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柯狄旋体藻Audouinelacodi,栖松旋体藻A.codicola,半露旋体藻A.emergens,紫色旋体藻A.pur-purea,疏枝旋体藻A.ryukyuense,桑托旋体藻A.sancti-thomae。  相似文献   
35.
犊牛腹泻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菌群紊乱和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降低是新生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因。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淮北地区黄犊牛腹泻的发生是否与肠道菌群紊乱、乳酸利用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 O2)对子代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的ICR孕鼠6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在E5.5~E11.5时隔天注射纳米二氧化硅,另外一组注射PBS,每组取子代雌性小鼠各3只,待其自然生长到7周龄时,每日采用巴氏染色法检查其动情周期。结果:与注射PBS的子代雌性小鼠相比,注射Nano-Si O2的子代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的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动情前期的时间明显缩短,动情后期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动情期虽然缩短,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孕期暴露于Nano-Si O2未导致子代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紊乱,但对其生殖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湖南省4种森林群落土壤氮的矿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7年7月,用树脂芯原位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方法,对湖南杉木、马尾松、樟树和枫香4种森林群落的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8d培养,4种森林群落土壤中NH+4-N含量分别下降了31.4%~50.5%,NO-3-N含量增加了8.2~17.3倍,氮矿化主要表现为硝化作用;氮矿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樟树(0.05mg·kg-1·d-1)>马尾松(0.04 mg·kg-1·d-1)>枫香(-0.12 mg·kg-1·d-1)>杉木(-0.15 mg·kg-1·d-1).在4个森林群落的土壤中,NH+4-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表现为在杉木群落中占78.42%、在马尾松中占79.17%、在樟树中占71.14%和枫香中占79.22%,而且NH+4-N的变化可以解释氮矿化量变化的96.1%~98.8%.土壤氮矿化速率与0~15 cm土壤的C/N、pH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但与凋落物量和0~30 cm 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研究它们的土壤与表层凋落物的呼吸有助于了解它们的碳源汇时空分布格局及碳循环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采用Li-Cor 6400-09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测定湖南两种针叶林群落(2007年1月至12月)的土壤呼吸及其相关根生物量和土壤水热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和马尾松群落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显著, 在季节动态上的趋势相似, 都呈不规则曲线格局, 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86.9 mg CO2•m–2•h–1和242.4 mg CO2•m–2•h–1。从1月开始, 两种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由最小值33.9 mg CO2•m–2•h–1和38.6 mg CO2•m–2•h–1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杉木群落到7月底达到全年中最大值326.3 mg CO2•m–2•h–1, 而马尾松群落到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467.3 mg CO2•m–2•h–1,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 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1.7%和78.0%, 和土壤含水量呈二次方程关系, 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5.4%和8.4%。由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拟合的指数方程计算Q10值, 杉木和马尾松群落中全年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26和2.13, Q10值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小。两种群落土壤呼吸的差异主要受群落植被的根生物量、群落的凋落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用木瓜蛋白酶及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拆分DL-苯丙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手性化合物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进行分离,利用木瓜蛋白酶及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催化的方法对其拆分.试验结果表明,用DL-苯丙氨酸合成N-乙酰-DL-苯丙氨酸,得率为88.7%.木瓜蛋白酶、海藻酸钠 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PSAC)、尼龙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PN)催化合成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时,对催化合成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反应温度;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与pH对合成的影响较大.本试验得出分别用木瓜蛋白酶、IPSAC、IPN催化合成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的3个最佳方案;用此3个方案合成时,产率分别为61.2%、54.7%、36.3%.N-乙酰-L-苯丙氨酰苯胺水解生成L-苯丙氨酸,产率59.2%,光学纯度为96.6%.N-乙酰-D-苯丙氨酸水解生成D-苯丙氨酸,产率61.7%,光学纯度为95.7%.  相似文献   
40.
本文就基因治疗相关产品这一类新制品的热原检测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将现有的国家法规规定的家兔热原检查法和内毒素检查法对该类产品的检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热原检测对该类制品检测时面对的三个挑战;并将国外正在研究、发展的一种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方法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