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观察人永生化角朊细胞系HaCaT细胞表达的几种干细胞表型,为以该细胞系构建人组织工程皮肤和进行基因操作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对HaCaT细胞进行培养,获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直接荧光双标法、直接荧光单标法和间接荧光单标法以分别CD49fCD71、角蛋白K19、CD29和CD133,依托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抗原在HaCa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异性较高的角朊干细胞表型CD49f D71-和K19 在Haca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6.6±2.8%和14.94±1.23%。CD29 HaCaT细胞为49.55±6.68%,可能包括了角朊干细胞和短暂扩增细胞。分别反映细胞黏附特性和增殖能力的CD49f HaCaT细胞和CD71 HaCaT细胞各占98.1±0.8%和82.1±3.9%。HaCaT细胞仅表达3.43±0.77%的干细胞表型CD133。结论:人永生化角朊细胞系HaCaT细胞的表型特征表明它具有较高的角朊干细胞和短暂扩增细胞比例以及很强的黏附基底膜特性和增殖能力,提示它可以作为构建人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和基因修饰角朊干细胞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05ZYH33 c AMP结合蛋白(CRP)编码基因敲除突变株及基因回复互补株,并探究CRP基因的缺失对细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的影响。方法:构建中间为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r)、两侧为CRP编码基因上下游同源序列的基因敲除质粒,通过同源重组筛选CRP编码基因敲除突变株ΔCRP;构建CRP编码基因的互补质粒,通过电转化敲除株ΔCRP,筛选CRP的基因回复互补株CΔCRP;比较分析突变株、野生株和回复互补株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并以小鼠作为动物感染模型对突变株、互补株及野生株的毒力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应用组合PCR和基因测序分析,证实构建了CRP的突变株ΔCRP,并筛选出CRP的回复互补株CΔCRP;逆转录PCR证实在突变株ΔCRP中CRP在转录水平缺失,而在回复互补株CΔCRP中其转录回复;在丰富营养情况下,突变株ΔCRP与野生株的溶血活性、生长速率及对小鼠的致病力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突变株的成链能力减弱。结论:CRP编码基因的缺失并未显著改变野毒株05ZYH33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毒力,提示CRP可能不是猪链球菌的关键毒力决定因子,其参与碳源代谢等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从污染环境中分离耐低温石油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摇瓶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得到一株能以原油为碳源、能源生长的细菌菌株,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降解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天津大港油田污染土壤和水体中分离到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菌DSY171,该菌株能够在10℃条件下,以石油为惟一碳源生长。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归属红球菌属。菌株DSY171在低温条件下(10~15℃)12 d的石油降解率显著优于常温条件(20~30℃),原油降解率为60%左右;菌株DSY171的pH适应范围较广,初始pH值为6~9时均能代谢生长,但在偏碱性环境下(pH7~9)的代谢生长好于偏酸性环境(pH6~7)。除了降解石油外,菌株DSY171对柴油、食用油等不同碳源也均能够降解代谢,具有一定的碳源利用广谱性。结论:耐低温石油降解菌DSY171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为生物学方法解决低温环境石油污染问题提供了高效菌种,在环境微生物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克隆表达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NagB)编码基因,并测定其酶反应体系活性。方法:根据2型猪链球菌05ZYH33基因组序列,全合成nagB基因(ssu05_0195),并将其克隆至pET32a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获得纯化的NagB蛋白,Western印迹鉴定后测定其酶反应体系活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nagB基因,重组NagB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10~3;在25℃、pH9.5、底物浓度为15 mmol/L、反应40 min时,NagB酶促反应体系表现出最大活性;在最适条件下,2型猪链球菌中NagB酶促反应体系的体外活性为3.73 U/mL,酶比活为12.43 U/mg。结论:2型猪链球菌05ZYH33中含有编码NagB的nagB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NagB蛋白具有酶学活性。  相似文献   
35.
王红  苏敏  潘峰 《生态学报》2016,36(15):4809-4815
寄生已被证明是影响生物入侵动态的关键因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探讨了寄生感染对宿主种群的间接作用(寄生对宿主的密度调节和特征调节效应)在外来种入侵动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寄生对宿主的3种调节效应均对外来种的入侵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相对于密度调节效应,寄生的特征调节对捕食者种群入侵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两者的耦合调节效应对入侵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单种效应的作用。综上,该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生物入侵的理论,为生物入侵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的运用变得广泛,其中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发现未知病毒和病毒检测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是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目的序列的获得及后续实验的展开。本文主要介绍和归纳了几种常用的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技术在病毒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几种序列非赖依性扩增的差别和优缺点,为读者使用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T. T. Yu&C. L. Li)、杏(A. vulgaris Lam.)、梅(A. mume Siebold)和杏梅(A. mume var. bungo Makino)有关的叶、花、果、果核及枝条的21个定量性状和15个定性性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PAM聚类还是UPGMA聚类分析都可清晰地将4种杏属植物分开,说明物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特征。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中,一年生枝颜色、被毛情况,叶及果实被毛,叶形指标(叶形、叶尖、叶基)和果核表面特征的绝对权重值都在0.9以上,表明这些性状在4种杏属植物的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发现,供试花粉均是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具3孔萌发沟。杏、梅、杏梅的花粉表面纹饰均为条纹状,但洪平杏的表面纹饰为间断条纹,且有不明显穿孔。4种植物叶上表皮细胞均具条纹状角质增厚。与其他种相比,洪平杏细胞表面条纹常弯曲、交叠,无固定走向。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微形态特征,支持将洪平杏作为区别于梅和杏的一个独立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38.
蜡样芽孢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菌,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在能力,同时它也是条件致病菌,能引起食物中毒等。蜡样芽孢杆菌的多种毒力因子受到多效性调控子(pleiotropic regulator,plcR)的调控,在其条件致病性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真养产碱杆菌JMP34(Alcaligenes eutrophus)质粒上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单加氧酶(tfdA)基因可以降解2,4-D。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使tfdA基因置换掉蜡样芽孢杆菌的plcR基因,构建了蜡样芽孢杆菌ATCC14579突变株B.cereus△plcRΩtf-dA,并对其毒性、一般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B.cereus△plcRΩtfdA的毒性显著减弱;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显示突变株与野生株并没有明显区别,且突变株并没有表现出tfdA酶活性。所有的结果表明plcR控制着蜡样芽孢杆菌ATCC14579的致病性,同时剔除plcR并不破坏其酶系统。本研究为今后构建蜡样芽孢杆菌工程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9.
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ICU住院并发生ARDS后经有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6-87岁;随机分为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组(A组:ARDS发生后第三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一次)和一般吸痰治疗组(B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呼吸频率、PaO2/FiO2等情况.比较2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窗、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ICU期间死亡例数.结果:A组在灌洗后体温、呼吸频率及PaO2/FiO2较灌洗前有所改善(P<0.05).在1周的观察期内,A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ARDS早期病人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提高病人PaO2,改善氧合,准确提供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并有效控制感染,为针对原发病的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解毒消瘾饮乙酸乙酯提取物(EE—JXY)能否降低肝癌细胞株Huh7对小剂量氟尿嘧啶(5-FU)化疗耐药的影响,并从肿瘤干细胞的角度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EE-JXY联合小剂量5-FU体外干预人肝癌细胞株Huh7。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分析Huh7肝癌细胞株中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的比例;PCR检测肝癌干细胞相关基因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mRNA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d,N量5-FU对Huh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24h存活率(84.54±2.88)%,96h存活率(58.36±3.52)%],但SP细胞的比例也从24h的4.72%升高至96h的12.07%,同时诱导了ABCG2和Oct4mRNA表达的上调。EE.JXY能够增强小剂量5-FU对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24h存活率从(84.54±2.88)%下降到(31.23±2.42)%,96h存活率从(58.36±3.52)%下降到(25.37±0.99)%],SP含量从24h的4.72%下降至1.69%,96h的12.07%下降至9.97%,同时也抑制了ABCG2和Oct4 mRNA的表达。结论肝癌Huh7细胞对小剂量5.FU存在化疗抵抗。EE—JXY能通过降低肝癌干细胞相关基因ABCG2 mRNA和Oct4 mRNA水平及SP的比例,增强Huh7细胞对小剂量5-FU的化疗敏感性,这可能是解毒消瘤饮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