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51.
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但其诱发染色体数目不稳定的机制一直尚未阐明。本研究从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的动粒(kinetochore)角度,采用kine-tochore-NOR同步银染技术对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变异进行分析,以探讨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形成机制。实验共分析HEP-2细胞分裂相308个,计染色体16 962条,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细胞分裂相300个,计染色体13 800条。结果表明: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相比,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频率显著升高(P<0.01),而kinetochore-NOR融合频率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提示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可能是HEP-2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起源的诱因之一。此外,我们还在某些HEP-2细胞染色体上观察到多重kinetochore现象,并认为染色体多重kinetochore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 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种植物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2—2.76 g·g-1, 表现为菠萝蜜>吊瓜树>黄葛树>小叶榕>大红风铃木>白兰>高山榕>南洋杉>印度榕。(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水时间4 h内迅速增大, 在浸水12 h时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3); 枯落物在浸水2 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 6 h吸水速率明显减缓, 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86)。(3)不同种景观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45—1.67 g·cm-3, 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27.70%—42.54%, 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7.94—56.93 t·hm-2, 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吊瓜树>高山榕>小叶榕>印度榕>菠萝蜜>黄葛树>大红风铃木>南洋杉>白兰。(4)不同种景观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4—3.25 mm·min-1, 稳渗速率为0.15—1.75 mm·min-1, 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呈幂函数关系(R2>0.90)。综合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吊瓜树、菠萝蜜水源涵养能力较好, 建议校园景观植物可优先配置吊瓜树、菠萝蜜等植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应用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进行调整治疗,达到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应用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血内毒素含量测定。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升高。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外周血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外周血内毒素含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自身免疫特点,加上治疗上多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使SLE患者的免疫力明显受抑,临床上极易合并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感染。感染又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该文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SLE的住院患者发生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5.
苦瓜中与AGAMOUS相似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AG2基因是苦瓜中分离得到的与AGAMOUS相似基因,在花器官和果实中特异表达,参与花的第三轮和第四轮器官的形成.文章采用染色体DNA步移技术克隆得到长为1 417 bp的McAG2基因5'上游片段.序列分析显示此片段含有典型的TATA-box、CAAT-box、丰富的激素应答调控元件.为了研究这些调控元件,还构建了McAG2基因5'侧翼缺失和内含子缺失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母亲环氧化物水解酶1基因(EPHXl)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间关系.收集了某纺织厂342名女工的资料,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母亲EPHXl基因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母亲EPHXl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结果发现调整主要混杂因素后EPHXl的His139Arg/AG139Arg基因型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性相关(β±SE=-149g±56,P=0.0083).经被动吸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仅在有被动吸烟史人群中EPHXl的Hus139Arg/Arg139Arg基因型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性相关,(β±SE=-234g±88,P=0.0088);而根据工作紧张程度分层分析后发现,仅在有工作紧张史人群中发现EPHXI的His139Arg/Arg139Arg基因型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性相关(β±SE=-157g±59,P=0.0079).我们的结果显示母亲EPHXl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性相关,并存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7.
microRNA(miRNA)是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单链小RNA,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作为基因表达的微观管理者,miRNA通过结合在mRNA的3′-UTR抑制翻译过程或使其降解.miRNA多态性是指一类能够干扰miRNA功能的新多态性或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不仅出现在pri-miRNA、pre-miRNA和成熟的miRNA序列中;也可以出现在靶基因3′-UTR;还可以呈现在miRNA基因表观遗传学的改变.miRNA多态性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也可以判断临床用药疗效及预后监测.目前miRNA多态性正在作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已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58.
猪早期孤雌激活胚不同发育阶段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2细胞、4细胞、8-16细胞时期的猪孤雌激活胚,采用SPEDDRT-PCR方法挑选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产物,通过反向northern杂交去除假阳性的条带。将阳性条带克隆入T载体中,经过PCR鉴定后挑选其中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筛选了8个代表不同时期表达差异的cDNA片段,编号为DD1-DD8。经过与GenBank中的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中DD1和DD2没有相似的数据, 提交数据库获得GenBank登录号(EU545158, EU545159);其余的DD3-DD8发现了相似性较高的数据,但除DD3外均无基因功能说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期的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比较研究了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时期的种子特性。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每50粒珙桐果实的出种量最高为101粒,最低为53粒,平均80.78粒,变异系数19.43%;果实出种量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而增长,这表明在相似生境条件下珙桐植株间的有性生殖是非同步的。各采收期珙桐果实的出籽率都非常低,最高仅为1.63%,由于种子包装格局与果皮包装格局资源损耗的相对独立性,提示果实表型特征与种子发育程度不存在相关性。测定分析不同采收期珙桐种子电导率,11月5日所采集的种子在9份样品中种子质量最高。而种子形态数据与百粒重却显示11月5日所采集的种子在这两方面最小,长19.85cm、宽4.94cm、厚2.95cm,百粒重18.82g,这表明珙桐种子形态大小不能反映种子质量的高低。用0.5%TTC溶液测定珙桐种子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珙桐种子活力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