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PON基因簇潜在功能多态位点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汉族人群PON基因簇序列筛查研究基础上,系统探讨PON基因簇所有潜在功能多态位点与国人冠心病的关系,以期明确PON基因簇序列变异是否国人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随机入选1997~1999年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房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或有明确急性心肌梗塞病史男性冠心病患者474例及年龄(±2岁)匹配的男性健康对照475例。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PON1基因-1076A/G、-908G/C、-831G/A、-162G/A、-126G/C和-107C/T多态基因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方法鉴定PON2基因的A148G和S311C多态;PCR RFLP方法鉴定PON1基因R160G、Q192R和PON3基因-133C/A多态。单变量分析显示192Q, 160R,-162A和311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以这4个多态性位点作为自变量的多元Logis tic回归分析发现仅R160G和-162G/A多态仍然与冠心病显著关联(P值分别为0.0054和0.0002),并独立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不同多态组合的单体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单一SNP分析的结果,只有包含160R或-162A 等位基因的单体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PON1基因-162G/A和R160G多态与冠心病独立关联,提示PON1基因可能是冠心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42.
杂种猪染色体的核型与显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常规方法获得了杂种猪( 野猪(♂)×家猪(♀))的核型、C带和174条带纹的G带,应用微量秋水仙素法得到了258条带纹的高分辨G带。结果表明,杂种猪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38,C带具有多态性,G带和高分辨G带与家猪相比无明显差异,它们属于同一种。 Abstract:Using usual method,we got karyotype of hybrid pig (wild soar(♂)×domestic pig(♀)),C-band and approximate 174 bands of G-band,and we also obtained approximate 258 bands of high resolution G-band by micro-Colchicin method.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diploid chromosome number is 2n=38;there is polymorphism in C-band,and compared with domestic pig in G-band and high resolution G-band there is no distinguish difference.They belong to the same seed.  相似文献   
543.
烷烃降解基因alk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很多微生物都可以利用直链烷烃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 ,目前对该代谢机理的遗传学研究已相当深入。其典型菌株Pseudomonasputida可利用C6~C1 2的烷烃 ,编码这些参与烷烃降解的酶的基因位于两个基因簇alkBFGHJKL和alkST上 ,且此代谢途径受一个正反馈调节机制及两个不同的全局控制信号调控。其它可降解烷烃菌株的烷烃氧化基因与P .Putida中相应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alk基因可望应用于生物清污、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及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 。  相似文献   
544.
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及植物修复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顾继光  周启星 《生态科学》2002,21(4):352-356
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农田遭受不同程度镉的污染,因而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本文对土壤镉的污染现状、治理途径及其原理、优缺点、可行性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土壤镉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镉污染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为实现对镉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益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45.
hCG嵌合肽(CP18~21)的构建和原核系统表达@徐万祥$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032 @熊艳$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032 @廖矛川$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032 @孙志达$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032 @应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433 @顾少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上海200433 @…  相似文献   
546.
应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将土壤磁效应与生物磁效应相结合,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土壤-小麦系统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处理棕壤后土壤-小麦系统的健康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好转,包括使小麦种子提前出苗,出苗整齐一致;增加小麦幼苗的株高、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单株根数和单株叶面积;使小麦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占总吸收面积的百分比提高;增加成熟小麦的有效穗数、结实小穗数、平均穗粒数、千粒重,减少不孕小穗数,提高小麦的生物学产量.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小麦系统磁化健康效应的生态指示进行了理论探讨,其中,200mT磁场强度是适于小麦生长的最佳磁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547.
将灰斑古毒蛾(Orgyiaericae)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OrerSNPV)基因组DNA的各EcoRI酶切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coRI-M(3.0kb)与EcoRI-P片段(2.2kb)相连处含有编码晚期表达因子(LEF-2)的开放阅读框(ORF)。同时在EcoRI-E(约10kb)片段两端分别含有ref-3和lef-11基因的部分序列。lef-2基因编码区由648bp组成,可编码21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3.7kDa。将OrerSNPVLEF-2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的27种杆状病毒的LEF.2序列比较,发现OrerSNPV与其它鳞翅目NPVLEF.2氨基酸有35%-49%同源性,其中与BusuSNPV,MaMNPV-A,HezeSNPV、Hear3NPV和LdMNPV同源性最高,和GV有26%-31%同源性,与膜翅目松柏锯角叶蜂NPV的同源性为32%,与库蚊杆状病毒的同源性只有23%。根据氨基酸序列绘制的分子进化树表明28种杆状病毒lef-2基因可以分为鳞翅目NPV、GV、膜翅目NeseNPV与双翅目Culex nigripalpus Baculovirus四个分支。oret SNPV lef-2与BUSUsnpv在进化树上关系最为接近,而orerSNPV lef-3和LdMNPV的最接近,OrerSNPV lef-11则和SeMNPV的关系最接近。  相似文献   
548.
应用直接荧光和免疫荧光标记显示,腹毛目纤毛虫华美游仆虫(Euplotes elegans)细胞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缘棘毛、尾棘毛、背触毛等纤毛器微管以及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和非纤毛区皮层微管骨架组成.其中,口围带基部含有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波动膜基部含有波动膜托架,额腹横棘毛基部含有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或放射微管柬,左缘棘毛和尾棘毛基部微管束分化不明显,背纤毛基部含有攻瑰花状的基体周围骨架,这些微管结构与细胞背腹面皮层纵微管与横微管网一起组织成该类纤毛虫的主要皮层细胞骨架.结果表明,游仆虫皮层细胞骨架是以微管为主要成分构建而成的,并且其棘毛基部微管的组成具有与其他类纤毛虫不同的特征;游仆虫间期细胞及形态发生时期纤毛基体或纤毛原基中存在中心蛋白,其可能与纤毛基体结构的维持及基体发生过程中微管的组装有关.  相似文献   
549.
猪卵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由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性质截然不同的三种糖蛋白(pZP1、pZP3α和pZP3β)组成由于抗pZP3β抗体能在体外与人ZP发生交叉反应,因此pZP3β一直被认为是研制抗受精避孕疫苗的潜在抗原之一,为了能在原核系统中获得无卵巢因子污染的pZP3β蛋白,本文采用PCR方法删除了原cDNA中编码5′-和3′-端信号肽和跨膜区的DNA顺序。扩增的pZP3β基因核心片段(pZP3β″)经DNA测序验证后,通过引入其两端的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被定向插入pBV221质粒PRPL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区。SDS-PAGE分析表明:工程菌在热诱导后能特异地表达pZP3β蛋白,并能在蛋白印迹实验中被兔抗pZP IgGs识别。  相似文献   
550.
目的:观察木黄酮(genistein,GST)对培养的人垂体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ST、β-雌二醇(E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催乳素瘤细胞,测定MTT值及^3H-TdR掺入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GST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存在着剂量效应,10^-5mol.L^-1GST可使G1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55.3%上升为90.3%;不同浓度的E2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使G2期的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15.6%上升为41.8%,GST和E2的共同作用仍可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但抑制程度降低,不同浓度的GST均明显促进催乳素瘤细胞的凋亡,E2对GST的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GS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培养人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E2可部分拮抗GST的抑制增殖作用,但对其促凋亡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