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人白介素6与其受体结合特定结构域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人白介素6的核磁共振构象, 以人生长因子受体为模板同源模建的人白介素6受体空间构象, 通过表观静电势分析, 结合空间构象的互补性对人白介素6与其受体进行分子对接, 在分子力学优化、分子动力学动态模拟的基础上获得稳定的复合物结构, 从理论上预测人白介素6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域, 进一步确定影响人白介素6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特定位点, 为确定靶蛋白人白介素6的活性部位、利用计算机寻找和辅助设计新的拮抗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提高血红蛋白粘聚体的稳定性,利用计算机同源模建、分子间氢键形成及表观静电势理论,探讨血红蛋白及相应突变体的结构与功能与功能关系。分析发现两个α99位的Lys突变为Cys后,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两个β82位的Lys突变为Cys可以增强形成分了间氢键的能力,分别起到稳定四聚体的作用。分析表明,突变体血红蛋白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血红蛋白稳定性及借助计算机工具设计新型奕变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医疗冲突和暴力频繁发生而备受关注。从内涵、性质、特点等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冲突和暴力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从医患双方权力运作的新视角,力求化解冲突、遏制暴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5-脂氧酶(5-LO)抑制剂咖啡酸对慢性铝负荷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铝负荷模型组、咖啡酸低剂量组和咖啡酸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大鼠每天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铝(Al3+200 mg·kg-1·d-1),给药组大鼠在给铝后1周分别灌胃给予2个剂量的咖啡酸,每周5 d,连续20周。建模完成后,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5-LO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慢性铝负荷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LP活性显著升高,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肝细胞出现明显空泡性变、点状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组织5-LO在血管周围肝细胞胞浆中表达明显。与铝负荷模型组比较,给予咖啡酸后大鼠肝细胞损伤减轻,血清ALT、AST、ALP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上升,肝组织5-LO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咖啡酸能减轻慢性铝负荷所致肝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5-LO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5.
草坪作为环境绿化的基色,在城市广场、在街道、在园林景点特别是体育运动场等场地,随处都可以看到绿化草坪。然而草坪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出行草荒甚至退化,草坪草作为绿化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6.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划定的重要区域,目前部分优先区已陆续开展生物本底资料的调查评估工作,但受限于经费、时间等条件,对区内所有县域或网格全覆盖式科考,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而区域尺度的抽样设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为例,结合层次聚类和系统抽样方法,同时考虑历史调查资料的系统完整程度和空间保护属性,提出了一个科学可行的抽样方案。首先将研究区域内的所有县域聚为5类,每类挑选出2个重点县域,共获得6个历史上进行过系统科学考察的县域和4个本底资料相对缺乏的县域,进而挑选出76个重点调查网格(10 km×10 km),其中生物多样性富集网格36个,保护区外的人类干扰网格40个,抽样比例为11.09%,每个网格平均调查经费为2.52万元。该抽样策略区分了调查层次并突出重点区域,使调查和评估更有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保护优先区基础调查系统,也强化了项目管理能力,对其他保护优先区项目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陈琴  曾小平  李永武 《病毒学报》2021,37(4):860-865
海口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为阐明海口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2015-2020年海口市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重症病例个案调查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年海口市重症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R2趋势=0.77);发病呈现春末夏初(4-7月)和秋末冬初(9-11月)双峰型特征;91.67%的重症病例为3岁及以下婴幼儿;男性重症率高于女性;城区病例最多(占37.12%),其次是城乡结合部(占33.33%);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但EV-A71型病毒感染致重症率更高;93.18%的重症手足口病伴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男性、低年龄、就诊时病程短、EV-A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持续加强病原学监测、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积极推广3岁及以下重点人群EV-A71疫苗接种,有利于控制和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妇科疾病患者外周静脉植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63例妇科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女性50例为对照组,采用菌种分离鉴定法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共分离出102株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19.61%)、肺炎克雷伯菌(14.71%)、铜绿假单胞菌(9.80%)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0.98%);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34.31%;真菌数量最少,占14.71%。感染前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象(均P0.05)。感染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感染前,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感染前(均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水平严重失调,患者免疫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HTFs)增殖、移行的影响。方法:取正常供体新鲜的Tenon囊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并用光镜、免疫荧光法观察鉴定;MTT法、划痕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CPT(0、0.031、0.062、0.125、0.25、0.5、1、2、4mg/l)对HTFs增殖、移行的影响,并与MMC对比。结果:HTFs体外生长良好,经光镜和免疫荧光法观察鉴定为成纤维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PT(0.031-4mg/l)、MMC(0.0031-0.4mg/l)均能有效抑制HTFs的增殖,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HCPT作用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2.24mg/l、0.76mg/l、0.39mg/l,MMC作用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0.34mg/l、0.24mg/l、0.07mg/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PT(0.031-4mg/1)、MMC(0.0031-0.4mg/l)均能抑制HTFs迁移,呈剂量依赖性,而与时间无显著相关。结论:HCPT、MMC均能有效抑制HTFs的增殖和移行,其效应MMC约为HCPT的10倍。  相似文献   
90.
BIGIS.4是中国新一代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测序仪.本实验利用BIGIS.4完成了对Glacielola mesophila sp.nov.(Gmn)的全基因组测序.Gmn是一株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菌.BIGIS-4测序得到152043个高质量的测序片段,平均读长406bp.测序片段由BIGIS-4系统后处理模块组装.除单核苷酸同聚体引起的测序错误外,测序结果中没有检测到其他低质量错误.Gmn基因组全长5144318bp,共注释得到4303个基因,其中有大量的代谢基因,与菌种在海洋表面非脊椎动物的生长环境相关.Gmn的冷适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为其对海洋低温环境的适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