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锁定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与动力组(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每组38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锁定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动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组患者优良率为89.47%,显著高于动力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显著低于动力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应用于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脑瘫中心择期行SPR手术治疗的PVL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术前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上升,胼胝体压部的ADC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R术能够明显控制PVL患儿的病情,且采用DTI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PVL患儿SPR术后脑白质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伊犁地区汉、维两个民族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汉族及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慢性HBV感染患者各50例,患者均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确诊存在天然HBV耐药基因(耐核苷酸类药物),观察HBV耐药基因分型特点及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的情况。结果:汉族HBV感染患者的耐药基因型集中于B、C型,且以C型为主,而维族以D型为主,两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在rt204位点变异明显,而维族在rtn236t、rta181v/t+rtn236t位点变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疆伊犁地区天然HBV病毒耐药基因患者中,汉族及维族耐药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变异靶点,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两歧双歧杆菌对菌群失衡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调整作用。方法首先利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SPF级雌性Wistar大鼠20只)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方法建立大鼠RA(CIA)模型,然后分为模型组和两歧双歧治疗组,3周后,观察两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血清中IgG、IL-1β、TNF-α、IL-6、IL-17、IL-4、IL-10的变化及血清中SOD、MDA和滑膜液中SOD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关节肿胀评分有降低趋势;血清中的IgG(t=6.0114,P=0.0002)、IL-1β(t=6.6719,P=0.0001)、TNF-α(t=3.8461,P=0.004)和IL-17(t=4.6894,P=0.001)的含量明显降低,IL-6略有降低,IL-4和IL-10都有所升高;血清中的SOD活力有所升高,MDA含量有所降低,滑膜液中的SOD(t=-2.4793,P=0.038)活力明显升高。结论两歧双歧杆菌能够减缓炎症和降低氧化压力,从而出现减轻关节肿胀、延缓RA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张晓宇  图力古尔  李玉 《菌物学报》2019,38(7):1099-1110
对采自海南省白沙县鹦哥岭阔叶树腐木上的标本,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分析,鉴定为脆木耳Auricularia fibrillifera,经分离纯化获得纯菌株作为实验材料,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木耳属资源,首次对该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了研究。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脆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脆木耳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3℃,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粉,最佳无机盐添加量为1.5% PO43--1% Mg2+,最佳生长因子为玉米汁。驯化栽培过程中,栽培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石灰粉1%,发菌温度为22℃可使脆木耳菌丝在40d左右满袋,且生长旺盛,可培育出子实体。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几种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在封闭式循环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进行30 d刺参养殖实验。结果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和粉状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刺参体壁的粗脂肪、总糖、粗蛋白含量最高,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添加微生态制剂的3个实验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实验组刺参的肠道、体壁、体液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其中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实验组活力最高。实验组刺参组织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促进机体消化活力,提高刺参免疫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地衣芽胞杆菌BL63516对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的效果和可能机制,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30只构建动物模型,将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头孢曲松钠灌胃组(CS组)和地衣芽胞杆菌BL63516治疗组(BL组),除CON组外其余两组小鼠给予300 mg/mL头孢曲松钠0.2 mL,2次/d灌服8 d,短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以建立肠道菌群紊乱模型。第9天起BL组小鼠给予地衣芽胞杆菌干预连续8 d。第17天摘眼球处死小鼠,取血、结肠、粪便样本。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因子及LPS水平。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测定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结果地衣芽胞杆菌干预后小鼠血清LPS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屏障功能改善。且地衣芽胞杆菌治疗后BL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菌群结构有所改变。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地衣芽胞杆菌BL63516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对肠屏障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小鼠脂肪组织黄嘌呤氧化酶表达、活性及相关指标的作用。方法: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即慢性束缚应激(Stress)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Stress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其余时间两组小鼠在相同环境中自由饮水摄食,实验持续14 d,取血和白色脂肪组织(WAT);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WAT中黄嘌呤氧化酶(XO)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的蛋白水平,检测WAT组织中XO、Nox-4、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联素(ADP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mRNA表达,检测血清和WAT组织中XO酶活性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游离脂肪酸(FFA)、尿酸(UA)的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tress小鼠腹股沟WAT组织中XO免疫染色阳性着色细胞黄褐色沉淀深且丰富,WAT中出现大量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反应和炎症性的改变;血清XO浓度、WAT组织中XO mRNA水平和XO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尿酸(UA)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WAT组织中Nox-4蛋白、MCP-1、IL-6、TNF-α、TF、PAI-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Mn-SOD、GSH-Px、CAT、ADPN、IRS-1和GLUT-4的mRNA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应激可诱发脂肪XO过量表达及其活性增高,进而引起脂肪炎症、糖代谢及凝血酶原异常等反应。  相似文献   
29.
鬼伞类真菌涉及蘑菇科的鬼伞属Coprinus以及小脆柄菇科的小鬼伞属Coprinellus、拟鬼伞属Coprinopsis、近地伞属Parasola、刺毛鬼伞属Tulosesus和心孢鬼伞属Narcissea。基于标本研究和文献记载,确认我国该类真菌57种:小鬼伞属9种,刺毛鬼伞属10种,心孢鬼伞属3种,拟鬼伞属25种,近地伞属8种,鬼伞属2种。本文记载1个新组合——速亡型心孢鬼伞Narcissea ephemeroides,中国新记录种11个:黄鳞小鬼伞Coprinellus ellisii、甜味小鬼伞Coprinellus saccharinus、锐突拟鬼伞Coprinopsis acuminata、非洲雪白拟鬼伞Coprinopsis afronivea、美丽拟鬼伞Coprinopsis bellula、钟孢拟鬼伞Coprinopsis mitraespora、麻醉拟鬼伞Coprinopsis narcotica、厚壁拟鬼伞Coprinopsis pachyderma、近雪白拟鬼伞Coprinopsis pseudonivea、施罗特近地伞Parasola schroeteri和刺毛近地伞Parasola setulosa。编制了中国鬼伞类真菌分种检索表,对新组合和中国新记录种进行形态学描述,并提供线条图。结合ITS和LSU序列片段,采用了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建立系统发育树,反映各类群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在8株乳酸菌中筛选能够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乳酸菌菌株,为后续研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在8株乳酸菌菌株中,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抑菌率的检测及构建人胃腺癌细胞感染模型检测8株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尿素酶活性的检测判断8株菌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结果 在抑菌试验中,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t=2.938,P=0.008)和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t=3.864,P=0.006)上清液的抑菌作用较强;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罗伊氏粘液乳杆菌RH02100、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能够降低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的黏附能力;通过幽门螺杆菌菌悬液与乳酸菌菌悬液共培养,发现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t=6.257,P<0.001)、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t=5.873,P=0.005)抑制尿素酶活性的作用更强。结论 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和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