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云南哀牢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采集的4 000余份标本及馆藏标本的整理和鉴定,云南哀牢山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99科945属2 238种215变种(亚种).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云南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种子植物区系总体上是亚热带性质,其热带科占70.47%,热带属占63.89%,热带成分虽多于温带成份,但相当数量温带成分的存在反映了该区系具有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质.该植物区系缺少典型热带成分,但具有不少东亚特征科属.因此,该植物区系在区划上仍属于东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2.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3.
两种绣线菊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处理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维双向电泳法,研究抗寒能力与光合能力不同的金山绣线菊与华北绣线菊,低温锻炼处理对蛋白质表达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锻炼处理对2种绣线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显著不同,在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处理中,金山绣线菊产生低温诱导特异蛋白,华北绣线菊没有低温诱导特异蛋白表达;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华北绣线菊与金山绣线菊经过低温锻炼后发生蛋白质差异表达,经质谱鉴定其中的3种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为2种未知新蛋白,2种未知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别为VSHLAGFSSNNPK、LKADKPTLLSEAK;DPNDHPNPFTVK、DGNGFFLYLLDPDSSK、NGDGMFLYLLDGLESK,另一种差异蛋白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低温锻炼处理使绣线菊中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4.
定点突变后蛋白质稳定性的增加还是降低,是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基于蛋白质序列信息对蛋白质定点突变后的稳定性进行预测的方法,因其简易、适用面广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通过对编码策略(coding schemes)的探索,发现不同编码策略对预测准确率有较大影响,并发现基于进化信息的BLOSUM打分矩阵可以用于蛋白质定点突变稳定性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应用基于BLOSUM62打分矩阵的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可以改进蛋白质定点突变后稳定性的预测,而且ANN+ BLOSUM62在1623条序列的数据集上的实测结果优于目前国际通用的几款预测 软件。  相似文献   
115.
拟康氏木霉胞壁多糖对黄瓜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拟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SDTP1)的抗病机理,为该菌的开发和科学的施用提供依据,通过灌根处理和人工接病的方式研究了拟康氏木霉菌胞壁多糖(TPWS)对黄瓜幼苗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00mg/L的TPWS处理后对人工接种尖镰孢分生孢子悬液的黄瓜幼苗的保护作用达到53.8%,浓度进一步提高保护作用升高不明显;用200mg/L的TPWS处理后,黄瓜幼苗下胚轴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OD)的活性及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于6、30、30h后开始迅速升高,最高值时分别是对照的2.2、3.1、4.4倍;用200mg/L的TPWS处理后需要4d黄瓜幼苗才能表现出抗病性,不仅降低了伤根接种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悬液幼苗的枯萎病发病率,也能降低在茎部和叶面穿刺接种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悬液幼苗的灰霉病发病率。而TPWS在体外对两种病原菌无抑制作用,我们认为经处理的幼苗枯萎病和灰霉病发病率的降低与TPWS诱导了幼苗的抗病性有关,且这种抗性是系统的、非特异性的。抗病性可能与木质素含量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6.
2007年1月至12月,在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使用LI-COR-6400-09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测定亚热带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去除和添加凋落物(931.5 g · m-2a-1和1003.4 g · m-2a-1)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5 cm土壤温、湿度,研究凋落物对2种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枫香和樟树林去除和添加凋落物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显著,在季节动态上的趋势与5 cm土壤温度相似,均呈单峰曲线格局,全年去除凋落物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132 μmol CO2 · m-2s-1和1.933 μmol CO2 · m-2s-1,分别比对照处理1.397 μmol CO2 · m-2s-1和2.581 μmol CO2 · m-2s-1低18.62%和26.49%;添加凋落物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363 μmol CO2 · m-2s-1和3.267 μmol CO2 · m-2s-1,分别比对照处理高71.31%和39.18%.两种群落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均与5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1),与5 cm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共同解释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后土壤呼吸变化的95.2%、93.7%和90.0%、92.8%.枫香和樟树群落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分别为3.01、3.29和3.02、4.37,均比对照处理Q10值2.98和2.94高.这证明凋落物是影响森林CO2通量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7.
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四川紫色丘陵区玉米净作条件下雨强及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是影响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小雨强条件下,无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发生;随着雨强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都急剧增加.磷素和钾素流失总量也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而雨强对氮素流失的影响不大.在3种雨强条件下,3种施肥处理的氮素流失总量表现为:高氮施肥>农户习惯施肥>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减少氮素流失,而高氮施肥增加氮素的流失.农户习惯施肥处理的磷流失总量和钾流失总量均高于平衡施肥和高氮施肥两种施钾处理,在紫色土坡耕地增施钾肥能减少磷、钾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8.
小单孢菌在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寻找新的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为了探索小单孢菌的生态分布和在未培养情况下的生态位,在分离和鉴定一定数量的小单孢菌的情况下利用小单孢菌属的16S rDNA基因同源性,采用ClustalX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设计了小单孢菌属的16S rRNA特异寡核苷酸探针Mn1和Mn3两个序列,将这两个序列与GenBank中小单孢和非小单孢菌属的16S rRNA序列进行Blastn比对分析,先在理论上确认Mn1和Mn3对小单孢菌属是特异的.收集小单孢和非小单孢菌株19株,通过原位杂交试验的方法对设计的探针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证明,Mn1能和试验用到的所有小单孢菌属的标准菌株杂交和非小单孢菌均不能杂交;Mn3能和所有小单孢菌属的标准菌株杂交,但也能与链霉菌CGMCC4.891(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杂交.初步证明Mn1可作为小单孢菌属的特异性探针.并通过杂交条件试验优化了Mn1荧光原位杂交的条件:甲酰胺浓度为30%,溶菌酶处理时间为37℃ 40 min,HCl处理时间为60 min,杂交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119.
旨在探讨人参总皂苷对K562细胞STAT5表达的影响.MTT法显示TSPG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程度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增加,且呈正相关关系.流式细胞术表明TSPG能阻止K562细胞从G0/G1期向S、G2/M期移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TSPG 200 mg/L作用K562细胞24 h,胞浆中的STAT5荧光强度增加,而胞核内STAT5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SPG作用K562细胞6 、24 、48 h,胞核中STAT5表达较对照组减少,TSPG作用72 h胞核蛋白中STAT5表达增加;TSPG作用K562细胞6 、12、24、48、72 h,胞浆内STAT5表达增加.TSPG能减少K562胞核中STAT5的表达,这可能是TSPG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0.
城市林地与非林地大气SO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SO2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与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导致酸雨后危害更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省区污染严重。对长沙和株洲市区内2种类型区域———城市林地与城市非林地空气SO2浓度通过近1a(2004-01~2005-01)的同时进行对比定位观测,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表明:从两市2种类型采样地空气SO2浓度水平总体与分别来看,SO2浓度年内变化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波动特征(p=0·001),冬季最高,秋季最低;除冬季二者SO2浓度较为接近外,其他各季株洲非林地观测区SO2浓度均高于同季节长沙非林地观测区SO2浓度。空气S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采暖期与工业生产布局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其中,燃煤、降水、风速风向和气温是影响空气SO2浓度变化主要的污染源与气候条件因素。空气SO2浓度水平还与所在地有无林木覆盖关系密切。无林地空气SO2浓度年均值(0·18±0·08)mg/m3,有林地空气SO2浓度年均值(0·09±0·07)mg/m3,二者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林木生理活性季节性变化对植物调节空气SO2浓度季节变化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按林地SO2浓度减缓效应大小排序,依次是夏季(55·4%)>冬季(54·1%)>秋季(49·3%)>春季(29·6%)。城市森林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措施在控制和治理城市大气SO2污染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高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应着力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