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鹆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相似文献   
202.
基于山西省境内7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对山西省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气候带和海拔的蒸散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960—2019年,研究区年均ET0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以1982年为拐点,前后两个时段均呈逐年增加趋势,月际、旬际波动为单峰变化曲线。不同气候带ET0的差异性表现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区的年、春、夏、秋季ET0高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和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ET0最高。不同海拔ET0的差异性表现为:<660 m海拔区的年、夏、秋、冬季ET0高于其他海拔区域。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调查本地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及耐药性分析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 对所分离的金葡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定性检测生物膜粘附能力,探讨金葡菌的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50株金葡菌进行生物膜检测发现,15株为生物膜阳性,均检测为ica A基因阳性,35株生物膜阴性.生物膜阳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及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生物膜阴性菌株,生物膜阳性菌的MRSA阳性率高达66.7%,显著高于生物膜阴性菌株,但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 本地区金葡菌生物膜阳性菌株比例较高,生物膜阳性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生物膜阴性株.  相似文献   
204.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野外种群数量少,许多动物园以及保护区等机构用迁地保护的方式对黑颈鹤进行保护和繁育,然而长期以来笼养黑颈鹤繁殖率低。本研究运用非损伤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行为观察,对繁殖期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进入繁殖期黑颈鹤的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繁殖期生理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繁殖前期雄性黑颈鹤的睾酮水平显著升高,与非繁殖期以及繁殖期的其他阶段差异显著,表明睾酮可有效监测雄性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状态,为人工采精选择合适的时间提供理论基础;交配成功的雌性黑颈鹤繁殖中期的孕酮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表明该指标可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的交配状态。综上,通过非损伤性的采样研究手段,遴选合适的生理指标参数可以为黑颈鹤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虫草及其衍生品保护肺、肾,具有抗肺癌、抗肺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抗炎等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和肺癌辅助治疗的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其补益肺肾的功效,而其对肺肾的共同作用暗合传统医学"金水相生"的理论。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而肾主纳气、主水,对于机体的水液代谢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肺和肾脏中与水液代谢相关的共同生理和病理学基础可能主要是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AQPs在肺和肾脏中广泛存在,并参与调控二脏中水液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具有补益肺肾、益精填髓等功效,而虫草及其相关产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肺肾相关疾病的共同调控效果,目前尚未有系统研究。文中基于金水相生理论,以水通道蛋白家族为生理学基础,就冬虫夏草对肺脏相关疾病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初步探索在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虫草通过对AQPs的调控,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和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6.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成本,建立了基于核壳技术的高效液相色谱冬虫夏草腺苷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重复性和灵敏度,可在2 min内完成冬虫夏草腺苷含量的测定,与常规色谱柱相比,可明显缩短分析时间。使用核壳色谱柱测定10批样品,其结果与常规色谱柱的测定结果一致。检测方法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具有耗时短、柱压低、溶剂用量少等优势,对冬虫夏草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7.
1植物名称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别名马兰头、蟛蜞菊、田边菊和鸡儿肠等。2材料类别茎尖。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  相似文献   
208.
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900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209.
为了充分利用蔗茅(Erianthus fulvus)野生资源,挖掘其优良的抗性基因,丰富转基因甘蔗育种候选基因库,该研究结合蔗茅转录组数据,以蔗茅99 1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RT PCR技术克隆蔗茅MYB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胁迫表达分析,以解析蔗茅的耐寒机理,为转基因甘蔗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得到一个蔗茅MYB基因,命名为EfMYB1基因(登录号ON586646)。(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fMYB1基因全长1 000 bp,ORF为759 bp,编码25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具有一个保守的SANT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与南荻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近。(3)qRT PCR分析结果发现,EfMYB1基因在蔗茅根和叶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持续而逐渐显著上调,并于胁迫72 h时达到最大值,而在茎中的表达则几乎没有变化;茉莉酸甲酯胁迫下,EfMYB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处理6 h时达到最高值;脱落酸胁迫下EfMYB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0 h时极显著降低。研究认为,EfMYB1基因属于低温胁迫响应基因,可能参与蔗茅低温胁迫下的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10.
冬虫夏草是一味传统名贵中药材,甾醇类成分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了探讨冬虫夏草不同生长阶段甾醇类成分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技术对冬虫夏草5个不同阶段样品(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僵虫、1cm子座冬虫夏草,4-6cm子座冬虫夏草,孢子弹射冬虫夏草)和对照样品(蝙蝠蛾幼虫)中麦角甾醇、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6cm子座冬虫夏草样品总甾醇含量较高,该结果为冬虫夏草采收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