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为了解嫩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气候因素对流域ET0的影响,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1970—2019年嫩江流域各站点日ET0,分析ET0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ET0对气象因子敏感性程度,并进一步探究各气象因子对ET0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嫩江流域年际ET0整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春、夏、秋季ET0波动减少,冬季波动增加;ET0整体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ET0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表现为对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最高;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敏感性系数逐渐增强,日照时数的敏感性系数逐渐减弱。大兴安岭北部和小兴安岭地区ET0对平均气温较敏感;大兴安岭南部和松嫩平原地区ET0对风速较敏感。风速是影响全年及春、秋、冬季ET0变化的主导因素,日照时数是影响夏季ET0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兴安岭北部和小兴安岭地区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对ET0的贡献率最大,松嫩平原地区风速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2.
河西内陆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西内陆河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反距离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年和季节ET0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河西内陆河流域年均ET0(700~1330 m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年均ET0高值区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气候倾向率在-53~-10 mm·(10 a)-1,石羊河流域年均ET0低值区呈微弱增加趋势;研究区各流域ET0年际波动较大,并以临泽为较大的波中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降低.春季和夏季是河西内陆河流域ET0的集中季节,且疏勒河流域一直是四季ET0值最高的地区.研究区ET0气候倾向率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影响河西内陆河流域ET0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风速和最高温度,其中风速是引起疏勒河和黑河流域ET0呈现减少趋势的主导因子,最高温度和日照时数是引起石羊河流域ET0呈现增加趋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3.
曹雯  段春锋  姚筠  岳伟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619-3626
基于联和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 Monteith公式和60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估算了安徽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在对ET0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探讨了安徽省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安徽省ET0的年平均值约为878.58 mm·a-1,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ET0呈现由北向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ET0的变化主要归因于日照时数和风速,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作用较小.由于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共同负贡献明显超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共同正贡献,导致安徽省ET0整体上以-1.61 mm·a-1的速率显著下降.ET0在春季呈不显著的微弱上升趋势;夏季ET0以-1.37 mm·a-1的速率显著下降;秋、冬季的ET0微弱下降,但趋势不显著.春、秋、冬季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夏季的主导因子是日照时数.ET0变化的主导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有36.7%站点的年平均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主要分布在淮北南部和沿淮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因子都是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Hurst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西北五省1960-2011年潜在蒸散(ET0)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未来趋势,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驱动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五省ET0整体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72 mm·a-1,但1993年之后,ET0逐渐增加;ET0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西北五省ET0平均值为1158 mm 675~2282 mm),最大值出现在新疆的七角井(2282 mm),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地(<800 mm).除春季外,其余季节ET0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未来趋势分析中,西北五省81.4%的区域ET0由减少转为增加,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区暖湿化程度将有所减弱,而新疆中部的ET0将持续减少.西北五省全年及各季节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为风速,但风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影响范围有所差异,冬季风速影响范围覆盖整个西北五省,夏季则影响整个新疆及甘肃和青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屏障,研究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OD09A1数据反演的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2001—2018年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气象站点数据阐释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不同气候区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差异明显,NDVI值波动幅度表现为高原湿润气候区>半湿润气候区>半干旱气候区>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湿润气候区、半湿润气候区、干旱气候区、半干旱气候区NDVI显著升高和降低面积占比分别为1.4%和1.9%、4.9%和1.5%、16.4%和0.8%、7.0%和2.0%,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NDVI升高面积占比明显大于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气温是影响湿润气候区和半湿润气候区NDVI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在干旱气候区,降水对NDVI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气候因子。气温对整个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的驱动作用强于降水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甘肃省1960-2010年26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标(SPI)和Z指数,对比分析了51年来甘肃省不同气候区年及春季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年SPI和Z指数总体为河西冷、暖气候区及祁连山区呈增加趋势,其中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增加幅度最大,SPI和Z指数变化倾向率均为0.13·(1Oa)-1;陇中南、北气候区及甘南区呈降低趋势,以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减小幅度最大,SPI为-0.13·(1Oa)-1,Z为-0.14·(10a)-1.初春的干旱等级变化呈降低趋势,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降低幅度最大,SPI为-0.12·(10a)-1,Z为-0.06·(10a)-1;春季SPI和Z指数与年变化趋势一致.年代际变化为河西60年代、河东90年代出现严重干旱.不同气候区变化不同,河西冷、暖气候区及祁连山区的干旱指数变化率为正值,干旱程度减小,春季干旱弱于年变化,而陇中南、北气候区及甘南区则为负值,干旱程度增加,春季干旱强于年变化.甘肃省干旱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气候干湿变化及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320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差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不同时间尺度,对近55年来中国北方及不同干湿区气候干湿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年际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中国北方地区整体呈变干趋势,年际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在同步波动中均呈下降趋势。(2)1960—2014年北方地区春季和冬季呈湿润化趋势,冬季湿润化趋势最明显,夏季和秋季呈干旱化趋势,夏季干旱化趋势最显著,夏季降水对年干湿状况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3)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有干旱化趋势,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均呈湿润化趋势发展;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年际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呈上升趋势,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则相反。(4)中国北方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以及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两侧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气候干湿变化均呈显著同步波动变化趋势,而中国北方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与中国北方西部非季风区的干旱区气候干湿变化呈显著反向波动变化趋势,夏季具有同样的规律,而冬季和春季四大干湿区干湿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黄河上游不同干湿气候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变化趋势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对于黄河源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的降水蒸散比来描述区域的干湿状况, 划分了黄河上游地区的干湿气候区。在此基础上, 利用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GLOPEM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集和同期的气候资料, 分析了黄河上游植被覆盖、植被生产力和气候变化的趋势, 探讨了不同干湿气候区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东南部为半湿润气候区, 其余为半干旱气候区, 干湿气候分界线与450 mm降水等值线较接近; 1981–2006年区域气候趋于干暖化, 尤其是气温的升高趋势明显; 半湿润地区NDVI和NPP显著增加, 半干旱地区略有增加; 半湿润地区的NDVI多与气温显著正相关, 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弱, 气温是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制约因素; 半干旱地区的NDVI则与降水量的正相关性更强, 对降水量的变化较为敏感。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与NDVI相似。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部分依赖于研究区域所具备的水热条件, 干湿气候划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校组织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野生鸡腿菇驯化栽培研究,现做简要介绍。1组织学生考察野生鸡腿菇的适生环境,描述其生物学特性1.1野生鸡腿菇的适生环境静宁县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海拔1600~2245m。野生鸡腿菇在其境内分布广泛,多生长在富含...  相似文献   

10.
扁桃在我国的适宜气候生态引种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潘晓云  王根轩  曹孜义 《生态学报》2000,20(6):1069-1075
对我国北方 2 6个样点及 2 0个国外扁桃分布区的 1 0项气候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 ,结果表明 :1温度与热量、降水及其季节性分配 (雨型 )是决定扁桃引种栽培的主要气候因素。适于扁桃生长的气候因子指标为 :无霜期 ( >2 0 0 d)、年平均气温 ( >1 2℃ )、温暖指数 ( 1 1 3~ 1 67)、≥ 1 0℃积温 ( 40 0 0~ 60 0 0℃ )、寒冷指数 ( <-2 5)、生长期降水量 ( <2 0 0 mm)、生产期干燥度指数 ( <2 .0 )、年日照时数 ( >2 50 0 h)。与扁桃的中心栽培区相比 ,生长季节热量不足、干热条件不匹配是我国北方各省引种扁桃所面临的普遍问题。2依据不同的水热条件 ,可将 4 6个样点划分为 6个气候类型。其中 ,适宜扁桃生长的气候类型有 2类 ,即地中海式气候区及中亚 -西亚暖温带干燥气候区 ,我国仅有新疆的喀什地区属此类气候类型。我国其它样点分属 2类引种扁桃较困难的气候类型。第 1类为热量不足地区 ,包括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大连、天水、庆阳、平凉、太原 ;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武威、白银、张掖 ;和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榆中、呼和浩特、西宁。第 2类为热量适宜但生长季节湿度过高地区 ,包括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青岛、济南、郑州、西安、徐州。  相似文献   

11.
蒸发需求干旱指数(EDDI)是从大气蒸发需求(E0)角度出发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尺度的干旱指标,具有不依赖降水量、适用于各种下垫面类型的特点,具备在不同时间尺度捕捉水胁迫信号的能力。本研究基于1961—2018年辽宁省52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逐日估算E0,按年、生长季(4—10月)、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计算EDDI,分6个时间尺度识别近58年辽宁省干旱发生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辽宁省EDDI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多个时间尺度的EDDI呈两个高值集中期。在20世纪60年代,年、生长季、春季、秋季和冬季5个时间尺度的辽宁省平均EDDI高值区相对集中,这一阶段辽宁省发生干旱的年数多、程度重;除冬季外,2014—2018年是其他5个时间尺度的EDDI高值另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段;1981—1982年,辽宁省的年、生长季、夏季、秋季的EDDI值偏高。1963—1965年(除夏季外)、1972—1973年(生长季、夏季)、1989—1990年(年、生长季、春季、冬季)、1997—1998年(年、生长季、夏季)、2004—2005年(春季、冬季)和2013—2014年(年、生长季、秋季)都发生了干-湿或湿-干逆转事件。1985—1987、1993—1995和2005—2013年,辽宁省存在明显的干旱空窗期。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需水量随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甘肃省近80个气象站1961~200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夏秋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生育期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 an-M on te ith公式结合作物系数,计算了各站夏秋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分析作物需水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农作物需水量与种植区的气候类型关系十分密切,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其需水量呈现减小的趋势,越是干旱的地区作物需水量越大,越是湿润的地区作物需水量越小.作物需水量随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明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相差较大,对气候的响应机制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夏粮的需水量小于秋粮,夏粮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秋粮敏感.  相似文献   

13.
The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its surroundings has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M.I. Budyko's model.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olish Lakeland (maritime, temperate warm climate), in Central Mongolia (continental, temperate cool climate), and in the Kara Kum desert (dry subtropical climate). The results deal with th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seasons. Th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quantitative apportionment of various forms of heat exchange depend on specific weather conditions, which are typical for the distinguished climatic zones.  相似文献   

14.
Sphagnum palustre L. is one of the few Sphagnum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 warm‐temperate zone.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that enable S. palustre to maintain its productivity under warm climatic conditions, we examined the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ecies in a lowland wetland in western Japan. Moss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daytime were much lower than the air temperature, particularly during summer.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approximately 20°C, irrespective of the season, but summer and autumn samples maintained high rates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s well.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t near light saturation was much higher during summer–autumn than during spring–winter. A model estimation in which net produc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climatic data showed that both the low temperature of the moss colony and the seasonal shift i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among the mechanisms that enable this species to maintain its productivity under warm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1. Using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I assessed how broad climatic patterns affected field body temperatures (Tb’s) of lizards in the genus Sceloporus.

2. Sceloporus at temperate latitudes had mean Tb’s of 35°C throughout their elevational range. This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temperatures that extend into high north latitudes during the summer and the relatively low elevations occupied by the lizards.

3. At tropical latitudes, mean Tb declined from 35°C at low elevations to 31°C at high elevations. This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low seasonal variation in temperature at tropical latitudes and the relatively high elevations occupied by the lizards.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气候背景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阳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21,41(11):4288-4299
城市热岛效应受到区域气候背景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尚缺少大尺度对比研究。利用1991-2019年的月均气象数据,量化了我国69个典型城市的大气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从热带、干带、暖温带、冷温带和极地带五个气候带,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区域差异:干带热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气候带,极地带最弱,且表现为较强的冷岛效应,热带、暖温带、冷温带热岛效应较弱,而冷温带的京津冀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热岛效应,温暖带中西南地区较为明显;(2)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关系在不同气候带有所不同,秋季热岛效应较为稳定,热岛和冷岛效应均主要处于弱强度范围,春、冬热岛效应较为波动,易出现强热岛、强冷岛效应的极端现象,夏季热岛效应发生率最高;(3)时间演变规律: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年演变规律在相同气候带较为一致,2010年前后是各气候带各季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拐点,2010年后,干带、冷温带、暖温带热岛效应均有所下降,热带、极地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