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已烯雌酚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蛋白的第330~342个氨基酸的序列(NSSSSQFQIHGPR)合成透明带多肽并作免疫原,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设对照、模型和已烯雌酚组。灌胃给药4周后,采用Tunel方法检测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细胞凋亡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已烯雌酚组可显著减少小鼠卵巢卵母细胞的凋亡率(P〈0.05)。结论已烯雌酚组能改善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体重降低症状并能诱导发情。已烯雌酚能改善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症状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能有效地抑制卵母细胞的凋亡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生物威胁的现场处置工作,建立气溶胶芽胞表面滞留抗力的智能预测模型,以准确预测环境表面芽胞污染状况,为大规模的现场洗消任务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及时反应、恰当反应和准确防护的目标。以枯草杆菌芽胞为试验菌,在气溶胶实验室进行芽胞的环境因素暴露及活力测定,以模拟环境中芽胞抗力变化规律数据为依据,采用Matlab6.1软件包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抗力预测模型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模拟环境条件和数据训练的平滑曲线等特征,设定了5个输入神经元,8个隐层节点和1个输出神经元。‘tansig’、‘purelin’为传递函数,trainlm为训练函数,网络迭代100次。模型回顾预测效率达到100%,前瞻预测效率达到91%。以实验室数据为依据,利用Matlab平台中的BP神经网络建立的芽胞气溶胶表面滞留抗力预测模型能利用环境因素信息有效预测芽胞抗力。  相似文献   
103.
以L-丙氨酸缓冲液为发芽剂,结合芬顿反应原理,观察发芽-氧化损伤效应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以期为新型炭疽疫源地净化方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以腊样芽胞为试验菌,采用透射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活菌计数等方法观察芽胞发芽过程的超微结构、核酸含量变化,以及在芬顿反应的联合作用下发芽体的活性变化。在20~30 min的发芽过程中,芽胞核心密度降低,核心与皮质、皮质与外壁之间界限模糊,芽胞外壁和芽胞衣有破裂,通透性增加,进一步有皮质消失、细胞核与细胞质融合、细胞膜基本形成的现象;发芽体荧光强度不断增加,显示菌体中核酸的活性和含量不断增加;发芽体对化学因子的抗力明显下降,H2O2浓度为0.20 mol/L的Fenton反应系统作用60 min时,发芽体灭活可达到3.016个对数级。诱导发芽和反应的联合处理程序可显著提高芽胞的灭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根据蜡状芽胞杆菌plcR基因和pap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6个Bt菌株(WB1、WB7、WB9、HD98、8010、8311)及5个Bc菌株(6A1、6A2、6A3、6A4、6S1)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显示,3个Bt菌株及4个Bc菌株含有plcR-papR基因.克隆了Bt8010、Bc6A2和6A3的plcR、papR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三个菌株的plcR、papR基因与NCBI数据库中的Bt、Bc及Ba相应序列都有很高的相似性.Bt8010的plcR基因编码框由846个核苷酸组成,可编码282个氨基酸;papR基因的编码框由144个核苷酸组成,可编码48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t8010 的PapR有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PlcR没有信号肽序列.与Bc6A2、6A3和Bc 569相比,Bt8010 的PlcR和PapR在氨基酸序列上与Bc 相应序列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将plcR-papR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HT304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中成功进行了表达,为研究Bt plcR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2008年夏季青岛近海浒苔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夏季对青岛近海栈桥、汇泉湾和五四广场三个海域的漂浮浒苔进行了样本采集,针对其1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含量分析与比较,并与2007年夏季三个海域的浒苔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8年采自汇泉湾海域的漂浮浒苔的Ca,Cu,N,Na和P含量在三个海域中最高,而采自五四广场的漂浮浒苔的Fe,Mn,Pb和Zn含量最高,Cd,K和Mg的含量在三个海域的水平相差不大。与2007年相同海域比较,2008年的漂浮浒苔更富含Fe,K,Mg,Mn,Na和P。另外,与海带和紫菜比较,浒苔中的Fe,Mg和Na含量较高,而P和Zn含量较低,Ca和K含量,低于海带而高于紫菜中的含量;有害元素Cd和Pb含量远低于相应的藻类制品卫生标准(GB19643—2005)和无公害产品海藻(NY5056-005)中的限量要求。结果从无机元素角度为浒苔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6.
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pho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特异地扩增出284bp、622bp、484bp的目的条带;最佳反应条件为沙门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浓度分别为40nmol/L、40nmol/L、80nmol/L,Mg2+浓度2.4mmol/L,dNTP浓度200μmol/L,TaqDNA聚合酶1.5U,退火温度55.0℃~57.4℃之间;在此条件下多重PCR同时检测DNA的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以内蒙古辉腾锡勒草原九十九泉湿地为对象,研究湖泊干涸过程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方法】通过MPN-PCR定量测定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数量;构建amoA基因克隆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土壤环境因子,探讨湿地退化过程中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潜在因素。【结果】依湖泊湿地退水梯度的不同样点中,有75%的样点AOB的数量高于AOA,AOB与AOA的数量比率为0.3-18.1。从湖心到湖岸草原带,AOA和AOB的数量有明显增加,但生物多样性呈降低趋势,二者没有呈现正相关。研究发现,AOB的数量与土壤中NH 4+-N的变化存在良好响应。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退化湖泊湿地AOA克隆序列均来自于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AOB的amoA基因的克隆序列大部分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有一定同源性,较少部分与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有一定同源性。【结论】湖泊退水过程增加了湿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而氨氧化微生物的种群丰度有所降低。AOA和AOB群落对湖泊湿地的退化过程做出了响应,其中AOB的响应较为明显,氧化条件和土壤铵浓度的改变可能是促成这种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就医流向的原因与因素,为合理引导老年患者适宜就医、提高医疗有效利用率、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提出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在生病时首选三级医院就医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比例最低。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医疗保障情况、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 应通过加强宣教、合理引导,强化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畅通双向转诊/转查渠道,积极推进二级医院的转型发展,来吸引老年就医群,优化老年人群就医流向,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3、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龙须藤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3.12%,实测值为2.98%。  相似文献   
110.
植物磷脂酶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酶D (PLD)是一种重要的磷脂水解酶,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磷脂酶D能激活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功能,包括调控细胞膜的重建、跨膜信号传导及细胞内调控、细胞骨架组装、防御反应以及种子萌发和植物的衰老等。对磷脂酶D的基本特性、磷脂酶D基因特异性表达模式及其活性抑制与植物衰老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展望了今后植物磷脂酶D基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