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洞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鼢鼠繁杂的洞道系统对高寒草甸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采集高原鼢鼠活动洞道土壤样本,并以无鼢鼠扰动的同深度土层土壤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2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原鼢鼠洞道土壤速效磷和全氮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春季和秋季的速效磷达到显著水平(P<0.05);秋季无鼢鼠扰动的土壤有机质和真菌的含量显著高于洞道土壤(P<0.05);3种酶活性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区春季土壤的细菌和秋季真菌的含量显著高于洞道土壤(P<0.05);洞道和对照区土壤的细菌、放线菌、速效磷、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各种指标其它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发现高原鼢鼠活动洞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与对照区土壤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2.
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土壤筛选找到适合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土壤,并在其土壤中添加适当浓度的橄榄油(0.5%-2.0%),有效地促进了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生长,菌丝生长状况酷似野外的松口蘑菌塘,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菌丝体生物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当土壤中橄榄油浓度为0.5%和1.0%时,松口蘑共生植物赤松苗的生长不但没有受到抑制,而且还能与菌丝体在这种“菌塘”中形成菌根。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中国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体系,同时也为其人工子实体的诱导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槟榔果皮和种子的挥发性成分。从槟榔发黄果皮和青果皮中分别鉴定出29和21种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9.18%和71.96%,从发黄果实种子和青果实种子中分别鉴定出20和15种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7.47%和70.24%,发黄果皮和青果皮有8个共有成分,发黄果实种子和青果实种子有13个共有成分,四者有5个共有成分。槟榔果皮和种子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4.
Ghrelin是一种胃分泌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机体的功能发挥广泛的影响。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Ghrelin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可发挥保护作用。本文从应激的这一角度出发,对10年来Ghrelin在应激状态下对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大黄鱼共生菌Bacillus coagulans LL1103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方法]利用色谱层析技术对B.coagulans LL1103发酵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从大黄鱼内生菌B.coagulans LL1103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9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为:(1)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2)环(异亮氨酸-丙氨酸)、(3)环(脯氨酸-缬氨酸)、(4)环(脯氨酸-苯丙氨酸)、(5)环(脯氨酸-亮氨酸)、(6)环(甘氨酸-丙氨酸)、(7)环(脯氨酸-甘氨酸)、(8)环(脯氨酸-丙氨酸)和(9)环(络氨酸-甘氨酸)。活性评价显示化合物3、7和9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8.0、4.0和16.0μg/mL。[结论]从大黄鱼共生菌B.coagulans LL1103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3个对大肠埃希菌(E.coli)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6.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是阿拉善荒漠区同域共存的两种优势鼠种,研究其活动节律对于了解荒漠啮齿动物的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4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和10月(初冬)在阿拉善荒漠区,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活动节律进行监测,以期深入了解极端干旱环境中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不同季节活动节律动态,探索优势鼠种共存策略。结果表明:(1)子午沙鼠的种群数量受三趾跳鼠种群密度的抑制,其活动高峰期随三趾跳鼠活动高峰期的推迟而推迟,存在明显错峰现象,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二者的活动时长与夜长均呈正相关关系,其活动开始时间随日落时间的推迟、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推迟;(2)子午沙鼠的活动强度在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三趾跳鼠的活动强度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 (F=3.202;P=0.032),表现为4月>7月>9月>10月;(3)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通过调整其夜间时间利用模式以减少竞争,实现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137.
本研究旨在探讨查尔酮衍生物对黑曲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评估查尔酮衍生物对黑曲霉的抗真菌效果。采用不同浓度查尔酮衍生物处理黑曲霉菌丝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进一步对黑曲霉线粒体的活性氧、丙二醛水平、三羧酸循环相关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查尔酮衍生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黑曲霉线粒体结构损伤,导致线粒体总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活性改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这些发现表明查尔酮衍生物可以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导致线粒体结构破坏,从而损害线粒体功能,达到抗真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究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生长的适宜盐度和适宜区域,利用恒温培养箱,模拟人工生态浮床进行水培,对其在不同盐度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马齿在0~15‰盐度下生长状况良好,且10‰盐度的海水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对生长率和荧光参数在盐度5‰和20‰以上均会受到抑制;盐胁迫会导致海马齿的光能利用率下降,调节性能量耗散上升,电子传递效率下降,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当盐度达到30‰造成植物死亡。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海马齿具有良好的生态修复潜力和海水蔬菜开发前景,0~15‰盐度水域可以成为其修复工程的应用区域,10‰盐度能够促进海马齿生长,有利于海水蔬菜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9.
为探讨铝胁迫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铝胁迫下苜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光合色素及根尖胼胝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根尖结构进行观察,最后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苜蓿耐铝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铝胁迫的增加,苜蓿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低浓度和高浓度铝胁迫使苜蓿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胼胝质积累量增多;中、高浓度铝胁迫使根尖胼胝质含量显著上升。随铝胁迫浓度升高,根尖横切面细胞发生较大变化,尤其在高浓度时,细胞干瘪且排列紊乱。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No. 12和No. 18苜蓿材料的耐铝性较好,可在南方酸性富铝化土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0.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蒟酱叶中挥发性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蒟酱叶中鉴别出27个化学成分,占峰面积的97.53%,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醛、酸、酯、酚、烯烃、芳香烃和(环)烷烃。2-甲氧基-5-甲基苯甲醛(42.89%)、胡椒酚醋酸酯(12.49%)、异丁香酚(13.42%)、4-烯丙基-1,2-二乙酰氧基苯(9.47%)、胡椒酚(2.89%)、γ-毕橙茄烯(2.74%)、丁香酚(2.66%)和乙酸异丁香酚酯(2.06%)是蒟酱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