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口腔鳞癌A4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合成特异性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对比剂EGF-Cy5.5,验证试剂合成的靶向特异性。口腔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系暴露于浓度分别为0μM,0.5μM,2.5μM和5.0μM的三氧化二砷溶液中0,24 h,48 h和72 h。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证实EGFR的表达水平,上述实验均测量三次,结果取平均值。结果:EGF-Cy5.5靶向荧光对比剂的标记率为68%~70%。对比对照组,越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处理的肿瘤细胞其获得的细胞荧光信号强度越小,这与药物浓度越高细胞表面表达EGFR的量越少相一致。流式细胞仪显示,在72小时,作用于细胞的三氧化二砷药物浓度分别为0.5μM,2.5μM,和5.0μM,其相对应获得的细胞EGFR表达量分别为57.28±3.2%(P〈0.05),29.91±2.2%(P〈0.01)和10.73±2.4%(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细胞EGFR表达量74.42±1.8%,(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的方法体外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A431的EGFR表达水平,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砷对其EGF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d的革兰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中国的主要根茎型禾草的资源状况,其利用价值和与生产特性相关的研究概况,并对其研究和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整理内蒙古皮蝽科昆虫标本时,发现1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阿拉善皮蝽Piesma alashanensis,新种(图1-8) 长翅型(图1)。长椭圆形,黄绿或绿色。头同体色,长约0.32mm,宽0.43mm,前端稍下倾,后端上拱;头刺突分二叉,上叉略上翘,长为下叉的1/2左右,下叉前伸几乎到触角第1节中部;头侧叶长于中叶,超过部分的长度为复眼直径的0.89倍()或0.37倍(),在中叶前方相互接触()或靠近();复眼球形,红褐,表面颗粒  相似文献   
5.
在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原上,洁白的蒙古包好像一朵朵白莲花。早期的蒙古人住“茅屋”,这种“茅屋”在北美的某些土著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蒙古包融入了游牧民族的智慧。 蒙古包拆卸容易,组装快捷,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一顶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或一辆牛车就可运走。拆卸仅用30-40分钟,一小时又可重新装起。蒙古包是圆形,体现天圆地方,人在其中的哲理。圆形占地面积小,能削减强风的阻力。门向东南,一方面利于抵御风寒,另外与蒙古人崇尚太阳神的意识相符。蒙古包的基本构架为树木的枝条做成,用牛筋、马鬃将木条联起。蒙古包的白色与日月星辰及火光一致。是光明和纯洁的象征。住蒙古包不动泥土,不挖草皮,不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迹。由于蒙古包旧址土壤多了氮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亚型与不同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细菌性阴道病分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9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中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可将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结构分为3种亚型:普雷沃菌型(Prevotella,I型)、阿托波菌型(Atopobium,II型)和乳杆菌型(Lactobacillus,III型)。细菌性阴道病不同的菌群亚型,其治愈率是不同的。乳杆菌型的治愈率最高,约为76.5%,阿托波菌型的治愈率最低,约为42.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存在不同亚型,且与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乳杆菌型菌群结构的患者对甲硝唑的治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口腔鳞癌A4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合成特异性靶向到肿 瘤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对比剂EGF-Cy5.5,验证试剂合成的靶向特异性。口腔鳞状细胞癌 A431 细胞系暴露于浓度分别为0 滋M,0.5 滋M,2.5 滋M和5.0 滋M的三氧化二砷溶液中0,24 h,48 h和72 h。共聚焦显微镜、流式 细胞仪及免疫组化证实EGFR的表达水平,上述实验均测量三次,结果取平均值。结果:EGF-Cy5.5 靶向荧光对比剂的标记率为 68%~70 %。对比对照组,越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处理的肿瘤细胞其获得的细胞荧光信号强度越小,这与药物浓度越高细胞表面表 达EGFR 的量越少相一致。流式细胞仪显示,在72 小时,作用于细胞的三氧化二砷药物浓度分别为0.5 滋M,2.5 滋M,和5.0 滋M, 其相对应获得的细胞EGFR 表达量分别为57.28± 3.2 %(P<0.05), 29.91± 2.2 %(P<0.01) 和10.73± 2.4 %(P<0.01),明显低于对照 组的细胞EGFR 表达量74.42± 1.8 %,(P <0.05)。结论:本研究应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的方法体外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A431 的 EGFR表达水平,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砷对其EGFR 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 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 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 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 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 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 d的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 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历史上曾有二十多个王朝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其中十三个在内蒙古境内。总长度达3万多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最雄伟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历史最悠久,沿续朝代最多,最长的长城均在内蒙古境内。达里诺尔地区的长城属金代界壕。此段大约在距今800多年(约在1192-1198年)前修筑。壕沟宽10-15米,深4-5米,墙高3-4米。每隔80米设一墩台,在交通要道修建关隘。如达里诺尔的克力更堡、烧锅木堡、贡格尔堡等。金“长城”共三条,总长度近万  相似文献   
10.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是阿拉善荒漠区同域共存的两种优势鼠种,研究其活动节律对于了解荒漠啮齿动物的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4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和10月(初冬)在阿拉善荒漠区,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活动节律进行监测,以期深入了解极端干旱环境中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不同季节活动节律动态,探索优势鼠种共存策略。结果表明:(1)子午沙鼠的种群数量受三趾跳鼠种群密度的抑制,其活动高峰期随三趾跳鼠活动高峰期的推迟而推迟,存在明显错峰现象,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二者的活动时长与夜长均呈正相关关系,其活动开始时间随日落时间的推迟、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推迟;(2)子午沙鼠的活动强度在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三趾跳鼠的活动强度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 (F=3.202;P=0.032),表现为4月>7月>9月>10月;(3)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通过调整其夜间时间利用模式以减少竞争,实现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