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52.
利用染色体消除法获得太谷核不育小麦纯合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受单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1)控制,其不育株总是杂合(Ta1ta1)的,纯合不育株(Ta1Ta1)并不存在。实验以太谷核不育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母本和玉米(ZeamaysL.)杂交,利用杂合子和幼胚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本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经过激素处理、幼胚拯救和染色体人工加倍,成功地获得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纯合显性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Ta1Ta1),并利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将这一宝贵新种质长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脑型肌酸激酶(brain-type creatine kinase, CKB)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 GSCs)代谢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CKB的代谢底物肌酸在胶质瘤静脉与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差异;结合胶质母细胞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CKB在GSCs与非干性肿瘤细胞(non-stem tumor cells, NSTCs)中的表达差异;通过CCK-8实验检测敲低CKB或抑制剂环肌酸处理后GSCs和NSTCs的细胞增殖能力及磷酸肌酸对CKB敲低GSCs的细胞活力挽救能力。结果 肌酸在胶质瘤静脉较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上升;在GSCs中CKB表达显著高于NSTCs;CKB敲低或环肌酸处理显著抑制GSCs的增殖能力,而对NSTCs影响较小;磷酸肌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CKB敲低导致的GSCs活力下降。结论 CKB在GSCs中表达上调,通过肌酸激酶/磷酸肌酸系统促进G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54.
海洋真菌能够产生大量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为了探明海绵共生真菌产黄青霉LS16发酵液中抗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活性物质,本实验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菌活性进行跟踪,采用VLC(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海绵共生真菌LS16乙酸乙酯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进一步实验证明,化合物2具有抗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活性。根据该化合物的波谱数据(1H NMR、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确定其分子式为C15H15NO3,为生物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5.
结瘤素基因主要参与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非结瘤植物中也存在类结瘤素基因, 主要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MtN21 (Medicago truncatula NODULIN 21)基因家族属于类结瘤素基因家族, 仅少数成员已被鉴定。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MtN21家族为参考, 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MtN21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现棉花与拟南芥的 MtN21基因同源性较高, 有共同的跨膜结构域EamA和PLN00411; 棉花中仅含PLN00411结构域的MtN21蛋白等电点低于含EamA结构域的蛋白; 亚细胞定位主要在质膜、液泡膜和叶绿体, 少数在细胞核; MtN21蛋白具有膜内侧的磷酸化位点。研究结果表明, 棉花MtN21为跨膜蛋白, 具有转运活性, 可能在棉花生长发育和病原体免疫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  张青文  路大光 《昆虫知识》2005,42(6):681-685
利用扫描电镜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触角上共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B hm氏鬃毛、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钟形感器、角形感器。并对松褐天牛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感器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7.
对安徽省实验猕猴中心的安徽恒河猴进行了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病原菌)和寄生虫检测。对恒河猴的病毒检测结果发现,猕猴疱疹病毒1型(BV)和猴痘病毒(SP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7%(6/29)和10.0%(2/20),20只恒河猴中没有发现猴反转录D型病毒(SRV)、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猴T细胞趋向性病毒Ⅰ型(STLV—1)的抗体。5只受检的人工繁育的安徽恒河猴没有感染沙门菌、皮肤病原真菌、志贺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这四种病原菌。肉眼检测恒河猴体表,未发现体外寄生虫。39份人工繁殖的恒河猴粪便样品的总寄生虫感染率为38.5%,检测到溶组织内阿米巴和5种蠕虫(粪类圆线虫、猴结节线虫、绦虫、钩虫、蛔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粪类圆线虫和猴结节线虫。本次调查表明,安徽恒河猴无特殊疾病,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可以建立普通级的实验恒河猴,实现安徽恒河猴的实验动物化。  相似文献   
58.
<正>INTRODUCTION Anthostomella rostrispora W.H. Hsieh, C.Y. Chen & Sivan. [as rostrospora] was described by Hsieh et al. (1975) and was accepted in the world monograph of the genus Anthostomella Sacc.  相似文献   
59.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仍存在着很多争议。为探究自然群落中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3个样地的自然植物群落分别进行了不同取样面积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取样样地和取样尺度均对物种丰富度有显著影响, 取样样地而非取样尺度对群落地上生物量有显著性影响。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样地进行取样, 其单位面积生产力并不因取样面积的增加而提高, 而是保持恒定的, 尽管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加而有明显增多。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回归关系因样地与取样尺度不同而不同, 有U型、单峰型、正线性相关和无相关性, 其中无相关性出现的最多。据此推测, 亚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不存在某种确定性关系, 或者说, 亚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部分麦麸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麦麸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的5%,10%,15%,20%的试验日粮,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麦麸替代玉米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蛋比重和哈夫单位(P<0.05)。试验表明,麦麸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且替代10%的玉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