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Sfrp1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自噬和Wnt信号通路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重组AAV9载体将Sfrp1导入Ang II诱导的肥厚型H9C2心肌细胞。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显微照片记录肥厚细胞大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frp1、Bcl-2、Bax、CytC、Caspase-3、P62、ATG5、Beclin、LC3、β-catenin和DVL1的蛋白表达。通过qRT-PCR检测β-连环蛋白和DVL1的mRNA表达。自噬抑制剂3-MA也用于验证治疗过程中自噬的参与。结果:(1)Sfrp1成功转染H9C2细胞,其过度表达减轻了心肌肥厚。(2)经过AAV9-Sfrp1预处理可减少肥厚心肌的细胞凋亡,可逆转Ang II组自噬相关蛋白(p62、ATG5、Beclin、LC3)的表达;(3)自噬在治疗心肌肥厚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可自噬抑制剂3-MA来证实。(4)激活的Wnt信号(β-连环蛋白,DVL1)也被AAV9-Sfrp1抑制。结论:Sfrp1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免受肥厚性损伤和凋亡,这为Sfrp1对心肌肥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2.
本研究旨在建立对肠道主要共生菌的快速定量方法。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并参考相关研究,设计针对总肠道菌群的通用引物和探针,以及针对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肠杆菌科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引物设计工具(Primer-BLAST) 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以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各目标菌属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qPCR检测的标准模板,选择标准模板进行重复性实验,并计算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粪便标本进行3类细菌的检测,并初步分析这些菌群与增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引物和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各目的细菌标准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菌群或各目标菌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总菌群2.9×103~2.9×1012copies/μL、双歧杆菌3.1×102~3.1×109 copies/μL、肠球菌5.9×102~5.9×109 copies/μL、肠杆菌6.3×102~6.3×109 copies/μL,决定系数R2≥ 0.995;检测的最低拷贝数为总菌群7.5×102 copies/μL、双歧杆菌 46 copies/μL、肠球菌 37 copies/μL、肠杆菌 51 copies/μL;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在1.32%以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对不同年龄段临床粪便标本检测的结果显示,肠球菌和肠杆菌含量随增龄呈增长趋势,且老年组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但在高龄老年人中未发现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含量随增龄减少,且各组间差异显著,在高龄老年人中也未观察到双歧杆菌显著减少。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供临床推广的菌群绝对定量方法,能够同时检测3类细菌和菌群总量,对于菌群定量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敌草快中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对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中毒组,各40只。中毒组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20 mg/kg敌草快制备小鼠中毒模型,假手术组给予腹腔注射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造模,空白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3组小鼠造模后6 h、24 h及72 h的死亡情况,并检测其肺组织干湿比重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空白组6 h、24 h及72 h均无小鼠死亡现象,而中毒组6 h、24 h及72 h小鼠死亡分别为2只、5只、2只,在24 h时死亡率达到高峰。假手术组、空白组6 h、24 h及72 h的小鼠肺组织干湿比重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而中毒组小鼠各时段的肺组织干湿比重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表达明显增多,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均P0.05),且在24 h时达到高峰。结论敌草快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可促使IL-17分泌增多,因此推测下调IL-17的表达可以减少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4.
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LM)核糖核酸酶Rnase Ⅲ RncS氨基酸突变对RNA降解活性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野毒株SB5中rncS基因编码的Rnase Ⅲ的结构域,并选择关键氨基酸利用基因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对其进行了基因突变;然后将rncS突变基因片段D50A、E122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中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抗原特异性;通过体外酶活试验研究其对RNA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LM-Rnase Ⅲ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M)和1个核酸酶结构域(RIBOc),其中结构域RIBOc含有5个活性位点。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突变型Rnase Ⅲ -D50A和Rnase Ⅲ -E122 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2.5 kD,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突变型Rnase Ⅲ -D50A和Rnase Ⅲ -E122A蛋白可与LM阳性血清发生免疫学反应。体外酶活实验表明,Rnase Ⅲ发挥降解活性依赖于Mn2+或Mg2+,将其第50位天冬氨酸突变后,Rnase Ⅲ RncS的降解活性有所降低(P0.001);第122位谷氨酸突变后,Rnase Ⅲ RncS降解活性极显著下降(P0.0001),提示第122位谷氨酸是维持LM Rnase Ⅲ RncS酶活性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对转基因耐除草剂(EPSPS)抗虫(Cry1Ab)玉米转化体‘DBN9936’、受体玉米‘DBN318’、常规玉米‘先玉335’和喷施除草剂的转化体‘DBN9936’玉米田中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的调查, 评价转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2015年和2017年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陷阱调查法和剖秆法对田间节肢动物进行调查, 采用聚类分析、物种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并比较了4个处理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指数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调查期间共记录节肢动物20目80科; 转化体玉米‘DBN9936’ (2015: 10.3 ± 2.6头, 2017: 3.3 ± 1.7头)和喷施除草剂的转化体玉米‘DBN9936’ (2015: 6.0 ± 1.5头, 2017: 17.0 ± 0.6头)上鳞翅目昆虫的数量明显低于受体‘DBN318’ (2015: 20.0 ± 3.2头, 2017: 24.0 ± 6.0头)和‘先玉335’ (2015: 21.0 ± 8.9头, 2017: 26.7 ± 2.0头); 物种累积曲线呈典型的抛物线, 各类玉米田间总体物种丰富度差异较小; 玉米生育期节肢动物调查结果累计数量的功能团组成及其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间均无明显的差异, 各类指数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于一致, 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高。转基因玉米‘DBN9936’对鳞翅目害虫有明显的抗性, 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无显著的影响, 对田间节肢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优势集中性等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目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维生素K2对于防治许多心血管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K2主要由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人类也可以通过细菌发酵类食品如纳豆和奶酪等获得,这反映出细菌与人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大量临床试验和基础医学实验表明,维生素K2参与羧化维生素K依赖蛋白(VKDPs),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症、改善血管钙化、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本综述主要分析维生素K2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7.
以pBI121为出发质粒, 利用烟草泛素启动子Ubi.U4、CaMV35S启动子以及Kozak序列构建4种GUS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叶片, 检测瞬时表达活性, 研究不同调控序列对外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CaMV35S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后使GUS活性比独立使用CaMV35S提高了近2倍; 双CaMV35S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驱动GUS基因的表达活性与单CaMV35S附加Kozak序列相当; 烟草泛素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的表达活性为CaMV35S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的1.5倍; Ubi.U4-CaMV35S复合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驱动GUS基因表达水平最高, 其表达效率是双CaMV35S启动子附加Kozak序列调控下GUS表达效率的3倍, 为CaMV35S独立作用时的10倍。  相似文献   
128.
我国胃癌发病人数居全球首位,其发生机制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是研究重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过度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淋巴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COX-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的深入,COX-2已逐渐成为胃癌治疗的新的靶点。近年来,针对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等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因此,以COX-2为特异靶点的治疗策略有望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将治糜灵栓剂(《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改为治糜灵凝胶剂,建立治糜灵凝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治糜灵栓剂项下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黄柏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水(6:3:1.5:1.5)为展开剂;苦参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8:3:0.5)为展开剂;儿茶鉴别中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冰片鉴别中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9:1:2)为展开剂。结果:薄层色谱上具有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鉴别特征,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重现性均很好。可作为质量标准的控制依据。证明治糜灵凝胶剂研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0.
聚癸二酸甘油酯(PG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弹性体,因其良好的性能,在许多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PGS支架的机械性能与机体软组织相似,依从性好,降解时以表面侵蚀的方式降解,不伴有膨胀或变形,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纤维变性轻,与多种细胞相容性好。基于PGS良好的性能,主要应用于软组织替代和软组织工程,比如心肌、血管、神经、软骨、视网膜、鼓膜,另外也有用于药物转运载体、组织粘附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