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豌豆白化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时间(4 h、8 h及过夜)和蛋白质上样量(500、1 000、2 000μg)对双向电泳蛋白质得率和等电聚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蛋白提取时间和蛋白上样量对等电聚焦效果影响较大。适宜的豌豆白化苗提取时间应至少长于8 h,最好提取过夜,能裂解得到大量蛋白质;适宜的豌豆白化苗蛋白上样量为1 000μg,此条件下,双向电泳的分辨率最高,分离出的蛋白大多为小分子量功能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2.
RNAi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通过抑制基因转录水平来实现特定基因表达沉默的技术。本研究尝试在顶头孢霉工业生产菌株中利用RNAi技术沉默cefG基因的转录,构建了一个含可形成cefG双链RNA转录单元的质粒,并将其导入头孢菌素C工业生产菌株中。结果发现其中两个转化子的cefG基因转录水平在发酵第4天较出发菌株降低了80%以上,而它们的头孢菌素C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则分别降低了34.6%和28.8%。  相似文献   
103.
对5.5年生21种耐寒桉树的53个种源在闽西山地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树种/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聚类分析可将参试树种/种源分为5类,适宜在闽西山地推广种植的树种包括巨桉(Eucalyptus grandis)、邓恩桉(E.dunnii)、柳桉(E.saligna)、边沁桉(E.benthamii var.benthamii)、道里格白桉(E.dorrigornsis)和赤桉(E.camaldulensis)等,其中巨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ear Coffs Harbour NSW的20116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71.03 m3hm-2,邓恩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20633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58.61 m3hm-2,边沁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18788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10.96 m3hm-2。原产地海拔对桉树的适应性影响不大,而降雨的分布类型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子,最优树种/种源是来自南纬26°~30°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北部内陆夏雨型树种/种源,邓恩桉、巨桉、边沁桉和柳桉可耐-4~-4.5℃的低温,适宜在闽西山地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4.
滕松山  刘艳萍  赵蕾 《微生物学报》2010,50(11):1503-1509
【目的】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的盐生植物碱蓬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内生细菌与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研磨法从健康碱蓬植株的根、茎、叶中分离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碱蓬内生细菌,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API鉴定系统和16S rRNA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分别测定了菌株产ACC脱氨酶、铁载体、吲哚乙酸、赤霉素、脱落酸、蛋白酶及溶磷、固氮和拮抗病原菌的特性。【结果】将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LP11、SS12、TW1和TW2分别鉴定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4株菌除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力之外,还可不同程度地产生铁载体、吲哚乙酸、赤霉素和脱落酸,且均有溶磷作用,但无固氮能力及蛋白酶活力,唯有菌株SS12对萝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和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具有拮抗作用。【结论】从盐生植物碱蓬中分离到的假单胞菌属和泛菌属内生细菌,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hKCNQ1/hKCNQ2嵌合体,研究嵌合体通道的电生理学特征,为分析PIP2对hKcnq1通道的调节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甩over-lapPCR方法构建hKCNQ1/hKCNQ2嵌合体质粒(Q1ctQ2-pCI、Q1ctQ2-pcDNA3.1),转染HEK293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HEK293细胞上嵌合体电流.结果: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下,转染了嵌合体Q1ctQ2-pCI的HEK293细胞电流密度160为5.2±0.87 pA/pf,其半数激活电压V0.5为23.3±8.9 mV(n=6);转染了嵌合体Q2ctQ1-pcDNA3.1的HEK293细胞电流密度160为21.7±4.2 pA/pf,其半数激活电压V0.5为-37.5±3.6 mV(n=9).结论:成功构建了hKCNQ1/hKCNQ2嵌合体并完成了嵌合体重组质粒的异源性表达和膜片钳记录.  相似文献   
106.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N水平对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施N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叶片总N含量,每株5 g的施N量能显著提高雪茄外包皮烟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烟叶面积的增加.(2)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对施N量的响应不同,CTK含量、CTK/ABA和叶绿素含量与叶片中总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烟叶中内源激素水平明显地控制着烟叶的发育,ABA含量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CTK、GA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与施氮水平关系密切,改善N肥用量可以调控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而影响叶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7.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宇万太  赵鑫  张璐  马强 《生态学杂志》2007,26(12):2040-2044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16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8种施肥制度的增产效应与稳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有明显影响,作物平均产量NPK>NP>NK>N>PK>P>K>CK,不施N肥时(即P、K、PK等处理)作物产量低;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年际贡献率在N、NP、NK、NPK处理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在P、K、PK处理中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化肥N、P、K的增产效果上看,总趋势是N>P>K;作物年际间产量的变异系数随化肥的均衡施用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在NPK处理时的稳产性能最好,大豆在PK处理的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8.
肠道是全身感染的起源,细菌易位在MOD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以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致病Ecoli作示踪剂,研究不同剂量酵母多糖腹腔注射所致MODS时肠道细菌易位的途径和程度,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和抗生素对细菌易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能造成肠道屏障损伤引起细菌易位,细菌易位的程度具有剂量依赖性。细菌易位途径主要有两条,低剂量时细菌易位以肠系膜淋巴结途径为主,高剂量时以门静脉途径为主。予先应用新霉素和灭滴灵给肠道脱污染反而加重细菌易位,抗生素治疗对细菌移位效果不明显。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通里攻下中药对控制细菌易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张恒彬  吴娇娇  余春娅  赵鑫  江洪  李晓娜 《生态学报》2023,43(10):3882-3893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叶绿体状态及光合作用效率,可用于探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选择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研究了区内28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无、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样地中所采集的168份石生苔藓植物标本,探讨了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石生苔藓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石漠化等级、大气温度、郁闭度、坡向的影响较为显著。(2)相较于低等级石漠化和阴坡生境,中高等级石漠化和阳坡的石生苔藓SPAD值和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ФNO)之外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降低,可能由于在石漠化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后期,石生苔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受到影响,PSⅡ电子传递受阻,植物体通过增加热耗散和启动非调节性机制进行自我保护。(3)3种优势石生苔藓植物中,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的SPAD值显著低于圆枝粗枝藓(Gollania tereticaulis)和密毛细羽藓(Cyrt...  相似文献   
110.
稻田皮炎是吉林省水田社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水田社队的一种职业病。在6—7月拔草季节,发病于上、下肢(图版Ⅰ,图1)奇痒难忍,有的并发感染或形成溃烂。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教导,从1972年至1975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证实吉林省集安、延吉二县两个公社稻田皮炎病因主要是家鸭毛毕吸虫(Trichobilharzia)的尾蚴(刘忠,1975),其他一市六县八个公社病因主要是耕牛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的尾蚴,其中四个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