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51.
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本中心建立了开放式网络信息平台,包括硬件和实验影像视频课件建设,并对平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开放式网络信息平台运行3年来在大学生创新研究及实验课件开放使用等方面已获得显著成效。不仅为本实验中心其他实验技术平台的开放管理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国内高校相关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452.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生活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生活高危因素量表对219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结果:女性患MCI风险高于男性(P=0.03);文盲组患MCI风险高于小学组,小学组高于初中及以上组(P=0.00);农民组患MCI风险高于工人组,工人组高于管理人员组(P=0.01);农村居民患MCI风险高于城市居民(P=0.01);运动影响MCI发病,不运动组患MCI风险高于运动组(P=0.00),运动频率<4次/周高于运动频率≥4次/周(P=0.00),运动年数≤10年组高于运动>10年组(P=0.01);业余爱好影响MCI发病,无业余爱好组患MCI风险高于有业余爱好组(P=0.00),业余爱好史≤10年组高于业余爱好史>10组(P=0.00)。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饮酒、喝茶等不同年数及频率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午休及不同午休频率和不同每晚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运动时间及频率、业余爱好时间等因素与老年MCI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53.
连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连江梯级开发至12级,为了解梯级开发后连江鱼类群落状况,于2009年3月和2010年4月对连江上、中、下游7个代表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98种,分属于9目20科75属。海南墨头鱼Garra pingi hainanensis、南方长须鳅鮀Gobiobtia longibarba meridionalis为连江新纪录种。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小鳈Sarcocheilichthys parv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餐Hemiculter lecuisculus等小型鱼类在鱼类群落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对鱼类群落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连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下游河口类群、中下游类群及中上游类群;S2、S3两个站位鱼类物种多样性(H’)、丰富度(D’)和均匀度(J’)均高于其他站位。通过对连江各站位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发现:河宽、温度、海拔、pH值和水坝之间的距离5个因子与鱼类群落相关性较强(P<0.05)。与历史资料对比后发现,连江鱼类种类、分布、生态类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54.
向日葵螟对不同向日葵品种的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选择性试验结合室内黑色素鉴定,研究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对35个不同向日葵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向日葵螟对不同供试向日葵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性最强的是大黑片,其次是S47,再则是5135和RH316,选择性较弱的有T25和天葵503等18个品种,对TO12244和GT110等13个品种无选择性。寄主选择性可以用开花盛期的花盘被害率、每盘可见幼虫数、每盘虫粪指数与籽粒成熟期的籽粒被害率、籽粒被害虫情指数5个指标中的任何一个来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向日葵螟的寄主选择性与向日葵花盘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55.
旨在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HeLa细胞的cDNA文库,并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CPn0308。从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SMARTTM技术,构建以pGADT7-Rec为载体的HeLa细胞酵母GAL4 AD融合cDNA文库。应用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CPn0308,并成功克隆该基因到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后,检测诱饵载体有无自激活和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文库展现良好的多态性,重组诱饵载体pGBKT7-CPn0308不具有毒性且未自主激活报告基因,说明该文库和诱饵质粒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  相似文献   
456.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真核细胞中重要RNA监控机制,识别并降解开放阅读框中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mRNA,以避免因截短的蛋白产物积累对细胞造成毒害. NMD还调控正常生理基因的表达,暗示其在真核细胞中扮演重要角色. NMD途径的关键是PTC的识别.本文通过3种模型来分别阐述发现于哺乳动物、酵母等不同有机体的识别机制.通常由NMD因子UPF1(up-frameshift)等被招募至含PTC的mRNA上,借助这些因子组装形成“功能复合体”并激活降解.但目前对于PTC识别后的过程仍认识有限,本文通过综述NMD途径的分子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457.
由于耐药性的存在,不同患者在使用相同药物时会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因此识别耐药性相关的关键生物学标记,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选择出适合的药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药物研发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的详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筛选不同药物的耐药及敏感细胞系,从中找到不同药物耐药相关的基因,将这些计算得到的耐药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458.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即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随着对EPCs功能和影响其分化、生存、归巢和组织分布因素的了解,EPCs作为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将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EPCs的的来源,EPCs的分离、培养、鉴定,EPCs的表面标志,EPCs的动员、分化和归巢等生物学特性及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59.
有益真绥螨与巴氏新小绥螨的集团内捕食和同类相残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是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多食性植绥螨,而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旨在对巴氏新小绥螨在本地的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及为与有益真绥螨的联合释放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室内通过一系列实验,比较了实验室饲养的巴氏新小绥螨和采自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的有益真绥螨的雌成螨对同种或异种未成熟螨的捕食量、存活时间及产卵量的差异,检测了有益真绥螨与巴氏新小绥螨两种植绥螨相互之间的攻击强度以及种内和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两种植绥螨都难以刺吸同种或异种植绥螨的卵,而对同种或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最大,其次是对若螨。在无共同食物的情况下,有益真绥螨雌成螨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攻击性比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攻击性强(BreslowDay检验:χ~2=13.84,df=1,P0.001),且有益真绥螨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9.10±1.65头)高于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5.31±1.43头)(T检验:t=5.487,P0.001),巴氏新小绥螨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7.48±0.75头)高于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4.75±0.58头)(T检验:t=9.110,P0.05)。【结论】有益真绥螨更倾向于捕食同种幼螨而发生同类相残;巴氏新小绥螨更倾向于捕食异种幼螨而发生集团内捕食。  相似文献   
460.
以东方百合品种‘Sorbonne’为材料,在滇中气候条件下研究蕾期不同程度干旱对百合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复水后切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百合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气孔密度、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上升.轻度干旱下,MDA含量上升缓慢,中度干旱后期上升较快,重度干旱使质膜受到的损害加重,最终影响MDA的合成.脯氨酸在轻度干旱早期变化微小,至重度干旱时增幅骤然加大,说明其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较MDA低.复水至开花期,蕾期干旱对植株花期性状的影响表现为: 新梢生长量、株高、花径、花瓣长、宽和花色素含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各性状指标与植株经历的干旱胁迫时间呈反比,即蕾期干旱时间越长,切花植株越矮,花朵越小,花色越浅.7个处理间花期叶部形态(长和宽)变化不显著.蕾期干旱使花朵开放时间延后,经历中、重度干旱的植株复水后花枝质量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综上,早期轻度干旱对百合切花质量影响较小,尚未造成花枝等级降低,中、重度干旱使切花质量严重下降,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