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中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鱼类,已成为重要的实验研究用动物.运用AF、Mallory's三色法染色,HE对照,观察了稀有鮈鲫脑垂体的组织学结构.稀有鮈鲫的脑垂体呈肾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整个垂体通过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腺垂体分为垂体前外侧部(RPD)、垂体中外侧部(PPD)和垂体中间部(PI)3部分.神经垂体及其分支深入腺垂体的各部分,在PI中分布尤为丰富.脑垂体中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利用数码显微镜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记录,对沱江宽体沙鳅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并确定了到达各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成熟卵直径为0.9~1.1 mm.受精卵卵膜吸水膨胀之后直径为1.6~1.9 mm,半漂流性.卵膜直径较小是区分宽体沙鳅和其他鳅科漂流性鱼卵的标志性特征.水温23℃±0.5℃,受精卵历时27 h孵出.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28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全长约为3.5~3.8 mm.建议水利工程规划及建设中应该保留满足漂流性卵胚胎发育的足够长的天然河段.  相似文献   
1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4.
应用解剖学方法对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S. reevesae)、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小眼薄鳅(L. microphthalrna)脑的形态结构和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上述沙鳅亚科4种鱼脑的形态结构与真骨鱼类相似,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5部分组成。脑各部分结构在属内差异不显著,属间除相对大脑体积和相对小脑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外,其他部分均无显著差异。紫薄鳅和小眼薄鳅大脑及小脑体相对体积较大,可能与喜营流水生活,需具有较高运动协调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2005年6月,从嘉陵江收集雌性华鲮性腺材料,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卵子发育的特征。华鲮的卵子发生经过卵原细胞、核酸积累、皮层小泡形成、卵黄积累、成熟卵、退化卵几个时相。卵母细胞核酸时相初期,染色质明显向核膜内侧边缘聚集是卵母细胞早期发育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被膜薄,仅由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纤维构成,脾小梁明显,红髓和白髓混合,无明显的分界,鞘毛细血管发达;瓦氏黄颡鱼脾小梁细而少,白髓中淋巴细胞密集,在靠近被膜的脾实质边缘区域密集的淋巴细胞形成外形类似淋巴小结的结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明显的巨噬细胞中心;岩原鲤脾小梁发达,伸入脾实质将脾脏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叶,白髓中密集的淋巴细胞较少,未见类似淋巴小结的结构,巨噬细胞分散存在,无明显的巨噬细胞中心.  相似文献   
17.
鱼类垂体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体是鱼类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鱼类生长、发育、生殖、渗透压调节等各种生命活动,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形态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宽体沙鳅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宽体沙鳅的胃呈U形;消化道较短,为体长的1.02±0.05倍.咽部粘膜层味蕾发达;未见食道纵肌层;胃分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贲门部具胃腺,盲囊部环肌层发达,幽门部肌肉层3层,呈纵-环-纵排列,幽门括约肌发达;肠各段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肝脏2叶,左叶发达;胰腺组织弥散在肝、脾、胃、肠等的系膜上或随血管的分支进入肝脏组织内.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9月从长江支流沱江收集性成熟宽体沙鳅个体,研究了其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实验鱼共76尾,由2+、3、4龄鱼组成。其绝对生殖力(F)为414~9625粒,平均3230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50~837粒/cm,平均324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21~789粒/g,平均227粒/g;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和体重相对生殖力与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F=177.99GSI0.9872,FL=20.315GSI0.9592,FW=13.957GSI0.9542;绝对生殖力和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重呈幂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F=9.4876M1.9425,FL=2.2684M1.6597。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11月,在沱江的资中-隆昌段采集宽体华鳅(Sinibotia reevesae)573尾,研究了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微耳石厚度适中,易于磨片,且磨片后轮纹清晰,能准确反映宽体华鳅的年龄情况。收集到的沱江宽体华鳅体长主要分布在80~100 mm,占总数的67.54%;体重主要分布在8~20 g,占总数的69.11%;年龄由2~6龄组成,以3~4龄为主,占85.91%;种群雌雄性比为1︰1.11。体长(L,单位mm)和体重(W,单位g)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表达式为W=5×10﹣6L3.286 8(n=573,R2=0.820 2),为近等速生长类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28.72[1﹣e﹣0.197 4(t+1.66)]和Wt=42.95[1﹣e﹣0.197 4(t+1.66)]3.286 8。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为d L/dt=25.413 3 e﹣0.197 4(t+1.66)和d2L/dt 2=﹣5.015 8 e﹣0.197 4(t+1.66),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为d W/dt=27.866 6 e﹣0.197 4(t+1.66)[1﹣e﹣0.197 4(t+1.66)]2.286 8和d2W/dt2=5.500 9 e﹣0.197 4(t+1.66)[1﹣e﹣0.197 4(t+1.66)]1.286 8×[3.286 8 e﹣0.197 4(t+1.66)﹣1]。生长拐点年龄为4.37,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9.46 mm和12.99 g。分析显示,沱江资中-隆昌段宽体华鳅自然种群资源未遭到严重破坏,但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和选择合适的渔具、渔法是进行其资源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