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为探索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点,本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的褐家鼠指名亚种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褐家鼠东北亚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及世界其他褐家鼠种群的D-loop序列分析这2个褐家鼠地理种群间D-loop序列的遗传分化情况及系统进化关系,重点分析2008—2015年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D-loop单倍型的年度频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共有32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有11种单倍型是2个种群共有的,有4种单倍型仅在湛江种群中出现,有17种单倍型仅在哈尔滨种群中出现。褐家鼠湛江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为0.005,有2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0.695,褐家鼠哈尔滨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比湛江种群略高,为0.008,有35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 0.793。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没有经历过暴发性的扩增。褐家鼠湛江、哈尔滨和湖北3个地理种群的D-loop序列之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45。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的单倍型数目和主单倍型频率都发生明显波动,推测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灭鼠剂的大量使用或其他灭鼠活动导致种群出现瓶颈或更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有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并分析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照纳入标椎及排除标椎,剔除21例不符合者,最终入组146例。将伴有BPD的抑郁症患者归为研究组(72例),不伴有BPD的抑郁症患者归为对照组(74例)。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C)、韦氏智能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对照性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临床症状,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即刻记忆、语言智商数、操作智商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持续错误数多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伴有BPD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与即刻记忆、语言智商数、操作智商数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伴有BPD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较不伴有BPD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人际关系敏感性更高,且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3.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表明,通过过表达4个重编程因子可使体细胞逆转到多能性的状态,为建立更多家畜动物的多能性干细胞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如猪、牛、羊等农业动物.莫洛尼氏鼠白血病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小鼠iPS细胞的建系和机制研究上,然而这种病毒只能感染小鼠和大鼠细胞,这限制了它在其他哺乳动物iPS细胞系建立上的应用.本实验采用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系统,可以高效便捷地从猪成纤维细胞中获得iPS细胞.通过在GP2-293细胞中包装VSV-G蛋白包被的病毒,仅一步感染猪成纤维细胞即可转入4个人源重编程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在添加有碱性成骨因子bFGF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中,成功建立6株和人类胚胎干细胞形态极其相似的猪iPS细胞系.这些猪iPS克隆具有较大的细胞核/细胞质比例、边界清晰、细胞呈扁平状等特征.在体外可以分化成拟胚体,注射入免疫缺陷性小鼠体内可以形成畸胎瘤,含有3种胚层类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4.
未来气候变化对海南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海南岛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第一蓬叶展叶期和春花期)的影响,以国内外关于橡胶树物候期量化研究和橡胶树观测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作物生长钟模型,建立橡胶树春季物候期模型,开发成计算机软件RubberSP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结合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多模式数据集中的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分别在RCP2.6、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以1986—2017年为基准时段,预估2020—2099年气候变化对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RubberSP的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73~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3.26~4.15 d,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3.4%~7.4%。BMA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单一GCMs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较好地反映出气温变化趋势;预估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海南岛至21世纪末较基准时段分别升温超过0.3、1.0和2.5 ℃。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春季物候期出现日序提前,产胶量提高的可能性变大。日序等值线均向西北方向移动,海南岛橡胶树种植最适宜区有向西北方向扩大的可能。第一蓬叶展叶期的空间差异性变大,春花期则略微变小。橡胶树春季物候期在未来3种情景下提前或推迟的变化幅度随RCP情景下升温的幅度而变化,RCP2.6最平缓,RCP8.5最剧烈。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提高转基因克隆效率和获得转人溶菌酶基因克隆猪,研究了不同电激活参数和化学辅助激活方法对猪克隆胚胎和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场强度会显著影响克隆胚胎的融合率和体外发育能力(P<0.05),电脉冲次数对克隆胚胎体外发育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而相同电激活条件下克隆胚胎和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变化趋势不同;电激活后再利用放线菌酮+细胞松弛素B(CHX+CB)处理4 h能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率(P<0.05),而用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没有提高克隆胚胎囊胚率(P>0.05),但6-DMAP或CHX+CB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P<0.05).上述结果表明,最佳的孤雌激活条件并不一定是克隆胚胎的最佳激活条件.本研究中猪克隆胚胎的最佳激活方法为1.6 kV/cm、100μs、2次直流电脉冲间隔100μs,再辅以CHX+CB处理4 h.利用优化的激活条件成功获得了乳腺特异表达人溶菌酶的转基因猪,为猪转基因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 目的 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理论住院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18位患者资料,用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对患者9 694个住院日进行逐一分析,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的理论住院日,然后用SPSS 20.0对不适当住院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6%的住院日是不恰当的,等待检查报告和等待手术导致的不适当住院日占76.09%;术前等待日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不适当住院日的两大因素。结论 不适当住院日处于中间水平,应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在医技科室和网络上加强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7.
滨海盐沼湿地有机碳的沉积与埋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盐沼湿地有着较高的碳沉积速率和固碳能力,在缓解全球变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盐渍土壤是滨海盐沼湿地碳收支研究中最大的有机碳库,研究其碳沉积与埋藏对于理解滨海湿地碳收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滨海盐沼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土壤有机碳库与沉积速率、盐沼湿地有机碳的埋藏机制、全球变化与滨海盐沼湿地碳封存等几方面对滨海盐沼湿地有机碳沉积与埋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今后研究应侧重:1)加强对控制滨海盐沼湿地碳储存变异的基本因素的迸一步研究;2)对测量滨海盐沼湿地沉积物碳储量和沉积碳埋藏速率的方法进行标准化;3)对潮汐影响下滨海盐沼湿地碳与邻近生态系统之间的横向交换通量进行量化;4)探明全球变暖的影响和生产力的提高是否可以抵消因呼吸增强而造成的有机碳降解速率的升高.确定固碳速率变化驱动因子,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碳埋藏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提升我国滨海盐沼湿地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38.
贺屏雅  杨玥  邸磊  李俊龙  李宁 《菌物学报》2020,39(7):1400-1409
比较3种不同栽培技术的鲍姆桑黄孔菌Sanghuangporus baumii——3年生栎树段木鲍姆桑黄孔菌、桑枝代料鲍姆桑黄孔菌和发酵鲍姆桑黄孔菌中多糖、总酚、黄酮及总三萜含量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分别采用硫酸-蒽酮、福林-酚、亚硝酸-硝酸铝和香草醛-冰醋酸法对4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选用人大细胞肺癌细胞(H460)、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BEL-740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待检细胞株,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发酵鲍姆桑黄孔菌多糖含量最高(29.64%),代料鲍姆桑黄孔菌和3年生段木鲍姆桑黄孔菌多糖含量均低于2.57%;2种代料鲍姆桑黄孔菌的总酚和黄酮含量较高,而发酵鲍姆桑黄孔菌最低(0.24%和0.68%),尤其是代料鲍姆桑黄孔菌1号的总酚和黄酮含量高达4.02%和32.13%;三萜含量在4种栽培法的鲍姆桑黄孔菌中差异不明显。体外对6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最强的均为代料鲍姆桑黄孔菌,其IC50值最低,其次是3年生段木鲍姆桑黄孔菌,发酵鲍姆桑黄孔菌在本研究设置的浓度范围内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鲍姆桑黄孔菌产生体外抗肿瘤活性不同,代料鲍姆桑黄孔菌最强,其次是3年生段木鲍姆桑黄孔菌,发酵鲍姆桑黄孔菌活性最差,这种活性差异与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低直接相关;鲍姆桑黄孔菌发挥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总酚和黄酮。  相似文献   
139.
140.
李宁  梁刚  刘婷婷 《动物学杂志》2011,46(3):117-122
为了探讨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胃肠道形成、分化及发育的基本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其胃肠道胚后发育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出膜第7天时的大鲵,胃肠道尚未分化,为一直管;出膜第21天时,已有胃和肠的分化;出膜第35天时,分化出了胃、小肠和大肠.出膜第7天时,胃肠道壁仅由黏膜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