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142.
杨明  薛万琦  李富华 《昆虫学报》2002,45(Z1):81-82
 报道了中国棘蝇属一新种,缨足棘蝇Phaonia fimbripeda sp.nov.,新种隶属于光泽棘 蝇种团。并且编制了该种团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3.
对21例成年太行山猕猴颅骨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测量,并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年太行山猕猴颅骨在耳点间宽(X13)、上面宽(X19)、左眶宽(X27)、右眶宽(X28)、两眶宽(X37)等变量间存在显的性别差异。与湘鄂、闽粤猕猴颅骨有关变量相比,有显的不同。3个猕猴种群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湘鄂、闽粤猕猴种群间的生物学距离相对较近,而太行山猕猴与前二种种群间的距离均较远。太行山  相似文献   
144.
太行山猕猴颅容量与颅骨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生哺乳动物中,灵长类不仅因为其行为机制的复杂性,更因其与人类的近缘性,而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其生存的第一需要就是取食,不同的食物特性总是与头颅的形状变化有关系(Shea,1983),而颅形的变化必然会与颅容量或脑的体积变化相联系。有关的研究在太行山猕猴尚属空白。太行山猕猴目前仅分布于太行山南段和中条山部分地区,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北的野生猕猴种群。初步研究表明,太行山猕猴在形态生态行为和遗传等方面与其他亚种均有明显差异(宋朝枢等,1996;薛德明等,1998)。基于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的考虑,本文对太行山猕猴颅容量与颅骨其…  相似文献   
145.
中国10个民族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永久保存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遗传信息是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内容,为此,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Svirus EBV)上清液及Hepes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加入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抑制T淋巴细胞,成功地对中国哈萨克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布依族、四川汉族和福建汉族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哈萨克族64株,朝鲜族58株,赫哲族18株,锡伯族43株,回族63株,布依族67株,满族65株,蒙古族62株,四川汉族51株,福建汉族58株。总计549株。为保存我国各民族遗传资源、分析各少数民族间的遗传学差异及其起源,奠定了材料基础。 Establish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Immortal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of the 10 Ethnic Groups in China HUANG Xiao-yi,LIU An,YU Yang,MA Lin-lin,SHI Rong-qian,Lü Fu-qu,JIANG Yan,SUN Wen-jing,XUE Ya-li,FU Song-bin,LI Pu Department of Medical Genetics,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6,China Abstract:The immortal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were established by EBV transformation of B cells and addition of cyclosporin A to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T cells.In the present study,549 immortal cell lin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Hazak,Manchu,Korea,Hozhe,Mongolia,Sibe,Hui, Puyi,Han in Fujian and Han in Sichuan were established.Through our research,we found it is harmful for B lymphocytes to transform if excessful leucocytes are inoculated.And it is crisis that cyclosporine A shoud be added the last.Our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genome diversi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and it also provides enough research materials for further studies.Moreover,we have sent 50 cell lines of Hozhe,Mongolia,Sibe,Daur,Oroqen to CEPH.Thus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utilize the genetic resources of CEPH freely. Key words:immortal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EBV;ethnic groups;reserved in liquid-nitrogen  相似文献   
146.
报道了中国棘蝇属一新种,缨足棘蝇Phaonia fimbripeda sp. nov.,新种隶属于光泽棘蝇种团。并且编制了该种团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7.
用顶盖埋管法(Close-Top Tube Incubations)就西双版纳3种热带森林(热带季节雨林、片断热带雨林、橡胶林)研究了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以及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情况。结果表明:西双版纳3种不同林型土壤NH4-N、NO3-N和氮素矿化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NH4-N以干热季(4月末)最高(平均为26.92 mg*kg-1)和干季(2月末)最低(平均为12.01 mg*kg-1);NO3-N则以雨季中期(7月中旬)最高(平均为8.9 mg*kg-1)和干季(2月末)最低(平均为4.04 mg*kg-1);矿化速率则以干热季((2月末~4月末)最高(平均为0.496 mg*kg-1*d-1),以雨季(7月中旬~11月初)最低(平均为0.0037 mg*kg-1*d-1)。就不同林型而言,季节雨林年均氮矿化速率(0.319 mg*kg-1*d-1)>片断热带雨林(0.25 mg*kg-1*d-1)>橡胶林(0.074 mg*kg-1*d-1)。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FLS)细胞中筛选并鉴定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对FL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免疫沉淀结合SDS-PAGE分离鉴定DDR2互作蛋白波形蛋白,进而采用免疫沉淀和激光共聚焦实验,进一步验证波形蛋白是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最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考察波形蛋白对RA FL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Ⅱ型胶原刺激引起RA FLS细胞中DDR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DDR2被活化,活化前后共有8个DDR2相互作用蛋白发生变化,经质谱分析,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波形蛋白和膜联蛋白A2;在HEK293T细胞中,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Fc DDR2与波形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在RA FLS细胞中,DDR2和波形蛋白存在共定位;下调RA FLS细胞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波形蛋白是DDR2的相互作用蛋白,Ⅱ型胶原可引起RA FLS细胞的DDR2磷酸化水平升高,并通过波形蛋白促进RA FLS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149.
为深入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生长情况及与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关系,本研究在蛇类非冬眠时期的5月、7月和9月,以尾静脉采血获得3种锦蛇的血清,检测其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并记录观察期间3种蛇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以及进食量。检测结果,王锦蛇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均低于其他2种锦蛇,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除了赤峰锦蛇外,棕黑锦蛇和王锦蛇的甲状腺素(T4)含量最高值也出现在7月份,与蛇类快速生长的时间相一致。另外,棕黑锦蛇甲状腺素(T4)含量与进食量的相关系数高于赤峰锦蛇和王锦蛇,而其饲料的转化率也高于后两者,其间存在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和变化趋势有着明显的差别,且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与蛇的进食量、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的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V(流动相甲醇)∶V(水)=98∶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2=0.998 9,0.01~0.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