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2019年8月11日6:59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刚刚离开杭州,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水域靠近钱王祠的水域(120°09′05″E,30°14′52″N,海拔约10 m)发现1只海燕。该海燕体型较小,腰部羽毛明显为白色,不似我国东海有分布的黑叉尾海燕现场拍摄的照片显示其腰部白色延伸到尾下覆羽,跗跖较长.  相似文献   
82.
海洋动物摄入微塑料已得到广泛证实,但对于大洋性头足类动物仍存在较大空白.茎柔鱼是头足类商业捕捞中产量最高的物种,在东太平洋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本研究以秘鲁外海茎柔鱼成体为对象,定量分析胃和肠道内微塑料的丰度与组成,并探究微塑料在组织和性别间的潜在差异.结果 表明:茎柔鱼雌、雄个体相同组织内存在相似的微塑料丰度与组成.组...  相似文献   
83.
基于传统湿法制备豆乳(粉)工艺基础,采用连续密闭蒸煮浓缩、麦芽糊精/β-环糊精乳化及风味蛋白酶低限制性酶解风味修饰处理技术制备多肽脱苦强化型豆乳(粉),研究风味修饰联控技术制备工艺对豆乳(粉)中多肽得率、苦味值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加工工艺。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低酶—风味修饰联控制备多肽脱苦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0.5%、限制性酶解时间18 min、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添加量比值为2.5∶1、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总添加量为16%,此条件下多肽得率达到最高为10.21%,并消除豆乳苦味。通过各理化性质发现,风味蛋白酶酶解修饰与麦芽糊精/β-环糊精乳化修饰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4.
快速获取55型腺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获取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的方法。【方法】根据55型腺病毒的基因组特点,设计覆盖55型腺病毒基因组序列的12对引物,分别以55型腺病毒DNA为模板,扩增得到12个PCR产物,通过对12个PCR产物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结果】从本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得到一株55型腺病毒毒株SF04/SC/2016,以其DNA为模板扩增成功获得12个PCR产物,对其进行测序,并对12段序列进行拼接得到55型腺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与已报到的各型腺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所得序列与55型腺病毒处于同一分支,进一步确认该病原体为55型腺病毒。【结论】研究公布的序列和方法,能够实现更方便对腺病毒的快速测序,为揭示55型腺病毒的进化特点及制订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5.
为了快速鉴别饲料中的狐狸、水貂、貉子和狗源性成分,根据线粒体16S r DNA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针对狐狸、水貂、貉子和狗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荧光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完成4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通过对15种其他物种的源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物种特异性,且灵敏度高,狐狸、水貂、貉子和狗的DNA检出限为0.01ng。对40份样品检测,其中5份检测出貉子、狐狸和水貂源性成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出饲料中狐狸、水貂、貉子和狗源性成分,同时适用于相关动物产品中。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行为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成转基因模型组(Tg)、三七总皂苷组(PNS)、栀子苷组(GP)、配伍组(PNS+GP),同窝非转基因小鼠为野生型组(WT),从4月龄开始,以自主进食的方式,分组给药3个月,7月龄时,进行八臂迷宫测试和血清中乙酰胆碱及五羟色胺含量的检测。结果:(1)乙酰胆碱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可以显著升高转基因模型组的乙酰胆碱含量(P0.05)。(2)五羟色胺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和配伍组对转基因组的五羟色胺含量有升高趋势,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八臂迷宫测试中小鼠进入食物臂的时间百分比与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成正相关(r=0.35,P0.05),与血清中五羟色胺的含量没有相关性(rs=0.16,P=0.39)。结论: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有调节作用,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与八臂迷宫行为学测试体现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
通过EMS诱变籼型重穗恢复系蜀恢498,获得一个直立穗突变体R1338。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表现为植株变矮、穗直立、穗长变短、一次枝梗变短、着粒密度增加、穗部抗弯曲力极显著增强、籽粒增宽增厚、粒长变短。组织细胞学分析发现,穗颈节直径、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穗部抗弯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遗传分析表明该直立穗表型受一对半显性核基因DEP2控制,通过重测序以及MutMap方法定位发现,在R1338突变体中,DEP2第7外显子有一个A到G的碱基置换,导致第928个精氨酸(AGG)被置换成甘氨酸(GGG),推测R1338直立穗性状可能由DEP2中该SNP导致。用R1338、野生型与不同穗型不育系分别配组,R1338与弯曲穗不育系所配组合穗部表现半直立,且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杂种优势,与DEP1直立穗不育系配组表现为基因累加效应的直立穗。本研究还讨论了直立穗突变体R1338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能够促进细胞迁移。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一种新发现的miRNA(lpa-miR-nov-66)可通过靶向抑制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抑制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然而,当二者联合作用于黑色素细胞时,究竟如何影响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产生及细胞迁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证明,lpa-miR-nov-66可拮抗IGF1的促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及促细胞迁移作用。ELISA法检测结果揭示,与单纯IGF1处理比较,过表达lpa-miR-nov-66或过表达lpa-miR-nov-66联合IGF1处理可明显降低IGF1诱导羊驼黑色素细胞的cAMP生成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证明,与单纯IGF1处理比较,过表达lpa-miR-nov-66或联合处理可明显降低毛色生成相关基因--MITF、TYR、和TYRP1在黑色素细胞的表达。此外,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单纯IGF1处理比较,过表达lpa-miR-nov-66或联合处理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细胞的迁移。上述结果表明,lpa-miR-nov-66可以减少cAMP产生,抑制IGF1的促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作用,并抑制IGF1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以离心换液的批培养为例,通过设计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不同的添加方式来考察两者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及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培养基中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不能简单地相互替换,缺失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的基础培养基均不能支持dhfr-CHO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产物表达,仅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浓度同时达到4mmol/L,才能满足细胞生长所需。另外,代谢副产物氨的生成仅与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加和线性相关,与两者添加比例无关。但适当提高天冬酰胺与谷氨酰胺的比例可提高抗体表达水平,同时减少乳酸的生成。因此,为培养基开发与优化过程中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添加策略提供了依据,为建立高效的流加培养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李伟  范庆安  张峰 《生态学报》2008,28(12):5871-5875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营灾民及抢救财产,大量国际和国内救援物资和人员陆续到达地震灾区,对减轻灾区民众的痛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救援物资和人员的到达,一些外来入侵种有可能随之进入灾区。如果这些外来入侵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发生。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对策及早进行防治,包括:(1)加强对外来入侵种的生态风险评估,(2)严密监测外来入侵种的动态,(3)采取科学方法控制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