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鸵鸟新知     
胡家会 《化石》1997,(1):24-25
鸟类是动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人类生活的好朋友,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鸵鸟就是鸟类中的骄骄者,因为昔日人们对鸵鸟感到新奇有趣,今日才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一、揭开鸵鸟的面纱1.世界鸟类之最在当今生活的9000多种鸟类中,鸵鸟是最大的鸟纲动物。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距今1200万年的第三纪时期,鸵鸟广泛分布于欧亚各地。后来,由于地壳变动,受大气候、生态环境剧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它地区的鸵鸟先后灭绝,现今的鸵鸟只分布在非洲沙漠、中南美洲、澳洲大陆极为狭小的地区,它们分别是非洲鸵鸟、美…  相似文献   
112.
外源Spd预处理对甜瓜白粉病抗性及其内源多胺的诱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瓜感病品种‘0544’为试材,测定外源亚精胺(Spd)预处理和白粉病菌接种后甜瓜幼苗的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内源多胺含量及多胺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变化,探讨外源Spd处理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1.0mmol·L-1外源Spd处理可显著降低甜瓜幼苗的白粉病病情指数,缓解植株发病症状;(2)外源Spd处理可诱导甜瓜幼苗的多胺合成以及代谢相关基因(SAMDC、ADC、ODC、Spd、Spm、PAO)显著上调表达;(3)外源Spd处理可诱导甜瓜幼苗腐胺(Put)和Spd含量显著增加,而外源Spd并接种白粉病菌处理对甜瓜幼苗精胺(Spm)含量积累的诱导更加显著;(4)接种白粉病菌诱导了甜瓜幼苗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外源Spd预处理后再接种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更大,同时外源Spd处理还诱导了甜瓜幼苗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升高;(5)在观测期(120h)内,接种白粉病菌对甜瓜叶片的光合作用抑制较小,而外源Spd预处理并接种白粉病菌共同诱导了甜瓜幼苗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显著升高。研究认为,在外源Spd预处理甜瓜幼苗后再接种白粉病菌,甜瓜幼苗可以通过多胺的快速积累及代谢产生的H_2O_2来启动响应机制,进而通过增强防御酶活性等途径来提高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3.
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土壤冻融交替是寒冷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表明冻融交替作用能够促进氮素周转,从而缓解因土壤有效氮素缺乏而引起的植物生长限制。即便如此,冻融环境下土壤有效氮素供应量远高于其利用量,过剩的氮素会通过气态(N2O-N)排放、淋溶和径流等途径损失。论述了季节冻融环境和模拟冻融条件下土壤氮素损失状况;同时分析了影响冻融土壤N2O生产的相关因素、产生途径及冻融期N2O大量排放的机制;针对冻融交替过程中土壤氮素有效性问题,探讨了氮矿化、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微生物量氮(MBN)与氮素损失的关系。评述了土壤冻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模型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氮素转化中间产物、土壤-植物界面过程是未来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性状的遗传.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的DNA,有的是单链的RNA,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现已发现的单链DNA病毒有:动物的小DNA病毒、植物的双生病毒、X_(174)噬菌体等,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前两者的DNA为线状分子,后者的为环状分  相似文献   
115.
云南省狭臀蚤属四新种——(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在鉴定云南地区狭臀蚤属(Stenischia Jordan,1932)标本中,除有已知的奇异狭臀蚤(S.mirabilis Jordan,1932)分布外,另发现四个新种。现记述于下。1.锐额狭臀蚤Stenischia angustifrontalis,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额部狭而锐(故名),据此独特特征易与本属其它各种区别。 种的形态 头(图1,2)额突至口角距仅为口角至颊第1刺基距的2/9—1/4。额鬃  相似文献   
116.
额蚤属三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58至1960年间分别从云南和四川的啮齿动物体上采得额蚤属(Frontopsylla Wagner et Ioff)跳蚤多次。经鉴定,其中除已知种外另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兹分别记述如下。 1.巨凹额蚤 Frontopsylla megasinus Li et Chen新种 鉴别特征 巨凹额蚤新种在亲缘上与台湾狭指额蚤(F.nakagawai taiwanensis Jameson et Hsieh,1966)接近:在形态上,它们的雄性Ⅷ背板和腹板、抱器突、可动突以及Ⅸ腹板的形状都相似。Ⅷ背板后缘都有一列长而柔的鬃;Ⅷ腹板都狭而长,后缘有刺形鬃;抱器突都较长,达可动突前缘中段以上;可动突都较狭长,略成矩形,后上角有一粗壮而色深的刺形鬃;Ⅸ腹板后臂细长,腹缘中段前方有刺形鬃一列3个等。在宿主方面,它们都寄生于Apodemus属动物,也说明它们是近缘的。本新种与该亚种的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117.
采用定点克隆与随机克隆相结合的实验设计,用α~(35)S-dATP标记,以末端终止法测定了adr亚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核心抗原基因的全顺序,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基因全长552核苷酸,编码由183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计算分子量21000dlt。与日本及上海等实验室报道的adr亚型HBcAg基因比较,核苷酸点突变1.3—1.8%,由点突变导致的错义氨基酸突变有一处,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0.5%。与adw及ayw亚型比较,核苷酸点突变占全部核苷酸的9.8—10.9%,导致的错义突变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3.3—4.4%,并对eAg基因的定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8.
(1)比较了E.coli DNP-S-RNA和S-RNA的紫外光谱,并研究了DNP-S-RNA的RNase I的降解条件,结果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别。(2)对DNP-S-RNA的RNase I降解产物的双向电泳层析图谱进行了分析,并与S-RNA图谱进行了比较,两者图谱中光吸收点的分布一致,相应点经洗脱后,由光谱分析与核碱组成测定证明均含有相同的核苷酸组成。(3)在DNP-S-RNA和S-RNA于同一条件下得到的图谱中,前者的某些光吸收点中含有不同量的DNP-。根据DNP-可以标记S-RNA末端5′-磷酸单酯,分析了DNP-结合物,说明在E.coli S-RNA分子中,B末端核苷酸除pGp…以外,尚有pAp…,pCp…以及痕量的pUp…。和末端相邻的核苷酸排列形式,随特异S-RNA而有不同,有pGpUp…,pGpCp…,p(GpGpAp)Up…,p(GpAp)Up…+pGpGpUp…,p(GpAp)Cp…,pApUp…和pApCp…。其他四核苷酸以上多核苷酸未分析。由于电泳和层析后原点部分标记了DNP-,估计末端核苷酸排列有五、六核苷酸以上的多嘌呤核苷酸的排列形式,其中以G为主。  相似文献   
119.
利用酵母菌细胞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钺  陈琦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28-331
对利用酵母菌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进行了菌株筛选、菌体细胞培养、转化反应条件以及产物提取等方面的探索。从13个属的71株酵母菌中选到转化生成L-苯丙氨酸较高的粘红酵母(Rhodosorula glusinis)As 2.102菌株。经实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含有1.5%酵母膏、1%葡萄糖、1.5%蛋白胨、0.05%L-苯丙氨酸、0.05% KH_2PO_4、0.5%NaCl、pH5.0的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0小时;最佳转化条件为1.5%肉桂酸、8mol/L氨、0.1?sO_4 pH10.0 30℃振荡转化反应24小时。每升转化液可生成10.78克L-苯丙氨酸,肉桂酸重量转化率为71.8%。产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提取,所得结晶经纸层析单斑试验、生物测定、熔点、旋光、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项鉴定结果证实是L-苯丙氨酸,纯度超过99%。  相似文献   
120.
L-亮氨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钝齿棒状杆菌(Corynebacterlum crenatum)L-421是一株能产大量亮氨酸的突变株,它是从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AS1.1004菌株经NTG和快中子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在含有葡萄糖、硫酸铵和尿素的培养基中,在2000升罐上,30℃发酵40小时,产亮氨酸可达20g/L。经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膳提取,收率可达40%以上,并得到符合美国药典85年21版标准的精品。发酵提取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