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 VCAM-1 )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 (AP ) 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 为 AP 患儿 85 例, 均为早期无肾损害的 AP 病儿。根据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的诊断标准和随访结果, 进一步将研究 对象分为有肾损害 AP 为 APN 组, 无肾损害 AP 为 AP 组, 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健康儿童 35 名为对照组。应用 ELISA 法分别 检测三组患儿早期无肾损害时血 VCAM-1 的含量, 分析血 VCAM-1 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APN 组 血 VCAM-1 水平均高于 AP 组和正常对照组; AP 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结论: 对早期无肾损害的 AP 病儿, 检测血浆 VCAM-1 对 AP 发生 APN 的预后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 只兔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 只,左冠状动脉的左 室支缺血30 分钟,再灌注120 分钟。AMI(急性心肌梗死)组: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BNP(脑利钠肽)组:再灌注期间静脉 滴注rhBNP(重组人脑利钠肽);BNP+GLY(脑利钠肽+格列苯脲)组: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rhBNP,同时舌下静脉注射GLY 。连续 监测心电变化,统计再灌注120 min 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心肌再灌注120 min 后,分别测定SOD(超氧化 物歧化酶)、MDA(丙二醛)、cTnI(肌钙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各组随机抽取2 只兔,分别于再灌注1 小时和2 小时末 取心尖组织,HE 染色。结果:(1)再灌注心律失常:BNP 组与AMI组比较,VT 和VF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BNP+GLY 组与BNP 组比较,VT 和VF 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2)SOD、MDA、cTnI 和CK-MB 水平:BNP 组与AMI 组比较, MDA、cTnI 和CK-MB 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SOD 明显升高(P<0.01);BNP+GLY 组与BNP 组比较,MDA、cTnI 和 CK-MB 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P<0.05和P<0.01),而SOD明显降低(P<0.01)。(3)心肌HE 染色:AMI组和BNP+GLY 组心 肌损伤明显,BNP 组心肌损伤轻微。结论: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KATP 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153.
<正>小花口壳属Anthostomella Sacc.于1875年建立(Saccardo 1875),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炭角菌科Xylariaceae(Kirk et al.2008)。该属特征是: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革质,埋生或半埋生于基质中;子囊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单囊壁,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构建含有HIV-1C亚型gp12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293细胞中表达gp120蛋白。方法PCR扩增,获得HIV-1C亚型gp120片段,定向克隆人腺病毒转移载体pTrack-CMV,线性化后转化至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埃希菌BJ5183,获得重组子prAd—gp120,PacI酶切纯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成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vAd—gp120。结果经PCR、酶切及DNA测序,插入片段大小、方向正确,获得了具有感染力的vAd—gp120重组腺病毒;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重组腺病毒在293细胞中表达出分子量为120kD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HIV-1C亚型gp12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5.
从麻疯树cDNA文库中筛选到包含完整编码序列的ADP核糖基化因子的cDNA序列,命名为Jc-arf.其长度为887bp,开放阅读框546bp,推测的编码蛋白含18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典型的GTP结合蛋白家族的特点:P框(GLDAAGKT)、G’框(DVGGQ)和G框(NKQDL)。序列分析显示,Jc-arf矿接近于人类ClassI型arf基因,其蛋白序列与多种植物ARF有很高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Jc-arf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在花中最丰富。PEG、低温、NaCl胁迫下,Jc-arf的表达受PEG和低温的诱导,而对NaCl胁迫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6.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扩增μ型阿片受体全长cDNA,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纠正点突变后,经酶切连接克隆入pIRES2-EGFP中,测序及酶切结果表明μ基因正确,μ-pIRES2-EGFP质粒构建成功.用脂质体法将μ-pIRES2-EGFP转染入HEK293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免疫组化荧光可以观察到μ基因的高强度表达.  相似文献   
157.
目的:建立小分子化合物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探索化合物毒性数据和三维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方法。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一组对发光菌有急性毒性的小分子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3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73,标准偏差SE=0.122,F=70.910。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表明在甲基的邻对位减小取代基体积或电负性可以降低化合物毒性。  相似文献   
158.
在对应用限制性显示 PCR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 poly(A)化mRNA的cDNA文库鉴定中 ,发现了一克隆的基因片段同时跨越了murB和birA基因的部分序列 ,提示这 2个基因存在转录通读现象 ,设计引物 ,利用逆转录后的产物为模板 ,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murB和birA基因存在转录通读现象。  相似文献   
159.
路等学 《菌物研究》2008,6(2):114-118
对茶薪菇栽培中经常发生的9种病害从病原、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60.
利用大肠杆菌mRNA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poly(A)现象,利用oligo(dT)与poly(A)特异结合的特性,纯化并逆转录mRNA,并应用RD-PCR双方法获得了170多条大肠杆菌poly(A)化mRNA的基因片段,利用这些片段打印成基因芯片,以供后续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