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 5-5是诱变选育的一株高产精氨酸菌株。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是EMP途径的限速酶,对胞内能量产生和代谢流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为提高葡萄糖消耗速率以缩短发酵周期,以钝齿棒杆菌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得到pyk基因并将其在C.crenatum SYPA 5-5中成功表达,葡萄糖平均消耗速率为1.71 g/L/h较C.crenatum SYPA 5-5提高33.5%,精氨酸产量和最大产率分别为43.32 g/L和0.55 g/L/h较C.crenatum SYPA 5-5分别提高20%和19.5%。结果表明,加强表达丙酮酸激酶能增强EMP途径,提高精氨酸产量。  相似文献   
42.
利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Orbitrap质谱(Q Exactive)的非标定量(Label-free)技术,对小麦抗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10和背景品种Taichung29叶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经MASCOT软件搜库,在两个样品中共同鉴定到2 257个蛋白,其中有准确定量信息的蛋白共1 549个,含量变化大于2倍的差异蛋白有102个。对102个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分析,发现他们多数定位于细胞基质和核糖体等细胞器,具备结合、催化等功能,主要参与代谢、细胞过程、应激等生物学进程,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甲硫氨酰氨肽酶、溶酶体-β-葡萄糖苷酶和铁蛋白等可能与小麦抗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Taichung 29*6/Yr10的抗病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人类控制HIV感染长远的目标是发展安全、有效、廉价的HIV AIDS疫苗。但经 2 0多年的努力 ,人类探索HIV AIDS疫苗之路仍在继续。分析了疫苗研究的复杂性和发展HIV AIDS疫苗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并对发展HIV AIDS疫苗的可能性从实验和临床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HIV感染的免疫应答原理对现有的各种HIV AIDS疫苗研究策略作一综述 ,并根据以往HIV AIDS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未来疫苗的发展思路及展望。  相似文献   
44.
以青稞为原料酿造新型黄酒,为研究原料脱皮与否对新型黄酒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脱皮青稞黄酒、不脱皮青稞黄酒及青稞麸皮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未脱皮青稞黄酒中香气物质总量为71 134.67μg/L;脱皮青稞酿造黄酒香气物质含量较少为39 208.99μg/L。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含量上差异主要来源于,3-甲基丁醇、苯乙醇、2-甲基丙醇。通过香气活力值OVA分析发现,对两种青稞黄酒香气贡献的较大的物质种类均为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和苯甲醛,贡献值的大小有差异。对麸皮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发现,青稞黄酒中香气成分均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麸皮中富含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通过代谢产生苯乙醇、2-甲基丙醇、3-甲基丁醇,是造成两种青稞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青稞麸皮对黄酒风味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培养合成生物学后备人才,国际基因工程机器(iGEM)大赛应运而生。2007年中国首次有5支队伍参加iGEM大赛,至今已经有11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尚无全面总结中国iGEM队伍的相关文献。文中全面梳理和总结了iGEM大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参赛队伍的数量、地理分布、竞赛成绩、中国iGEM社群CCiC的发展情况,以及iGEM大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促进和借鉴作用,并深度思考了iGEM大赛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的实施,iGEM大赛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光明的前景,可为培养新一代科学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川明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明参的化学成分饶高雄,王兴文,刘启新,孙汉董(云南省中医学院中药系,昆明650011)(江苏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关键词川明参,化学成分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CHUA...  相似文献   
47.
弓翅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翅芹的化学成分饶高雄,刘启新,孙汉董(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昆明650011)(江苏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CHEMICALCONSTITUENTOFARCUATOPTERUSFILIPEDICHL...  相似文献   
48.
马山前胡的香豆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山前胡(Peucedanum mashanense Shan et Sheh)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鉴定为香豆素化合物白花前胡丙素[( )pareruptorin A],白花前胡丁素[( )anomalin],虎耳草素(pimpinell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49.
紫堇属 Corydalis DC.是紫堇科 Fumariaceae 的最大属,也是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大属之一。本属自建立以来,迄今尚无完整的分类系统,甚至连属的命名人、后选属模式以及属下分类单位的划分均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根据作者们二十多年来在国内外有关标本室收集的模式标本和有关东亚、南亚标本,经过鉴定整理,首次将本属划分为两大类群,即Corydalis群和Pistolochia群和40个组,并初步建立了一个较全而新的进化系统。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克隆鉴定了旱柳和龙爪柳β微管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以及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2种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各有20个成员,家族内部成员间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在74.0%和86.6%以上,种间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5.8%以上,柳树与其它植物β微管蛋白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1.5%以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柳树β微管蛋白家族被分为4个亚组,结合杨树β微管蛋白基因染色体定位,推测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经历了杨柳科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和串联重复事件,而柳树TUB11和TUB12可能来源于区段重复或者转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并且部分重复基因对在所检测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序列的高度相似性、成员数量的进化扩张、以及表达模式的多样性可能赋予了细胞分裂与生长更高的灵活性,这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