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92.
东方田鼠在分类、分布、形态、生态、实验室饲养、部分生物学特征、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近年来,东方田鼠开发为日本血吸虫病、糖尿病和自发性卵巢癌实验动物模型新品系。应用这些模型可对日本血吸虫病、糖尿病和自发性卵巢癌的病理学改变、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疫苗开发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就东方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雄异株植物是植物性别决定机制及演化的重要研究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性别决定的相关基因是揭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近10年来已经分离到了多个性染色体连锁的基因DD44X/Y、SlX/Y3、SlX/Y4、MROS3、SLZPT2-1、SLZPT4-1.尽管这些基因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但是对其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并不是性别决定的关键基因,而是性别决定控制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另外MADS-box基因也和性别特征器官的建成有关.本文对这些基因的结构及在性别决定中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可能的新的研究方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4.
皮肤癣菌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皮肤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比较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方法实验菌株包括来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22株、须癣毛癣菌3株、犬小孢子菌5株,进行体外培养,并利用9-羟基乙酚噻唑标识的酪蛋白和酶标仪检测真菌细胞外蛋白水解酶的活性。结果须癣毛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高于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P〈0.05),而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之间无差异(P〉0.05)。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外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分离自浅部感染部位的菌株之间无差异(P〉0.05),但高于引起毛癣菌肉芽肿的菌株(P〈0.05)。结论不同的皮肤癣菌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可能不同;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一菌种的体外蛋白水解酶活性也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5.
皮肤癣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角化组织感染(皮肤、毛发和甲),是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皮肤病。在皮肤癣菌感染皮肤过程中,蛋白水解酶是皮肤癣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这种酶需要在合适的pH及温度下才能发挥它的活性而致病;而机体是否被感染则取决于宿主的皮肤机械屏障功能、免疫反应等。  相似文献   
96.
Trametes sp.AH28—2漆酶同工酶的合成需要铜离子的存在,较高浓度的Cu^2 有利于漆酶合成。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补加0.5mmol/L Cu^2 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液漆酶活性为44.3u/L,同时补加4.0mmol/L邻甲苯胺时,漆酶酶活提高到71.0u/L;而在补加Cu^2 和邻甲苯胺的纤维二糖培养基中,酶活上升至2584u/L,为葡萄糖培养基的36.4倍。邻甲苯胺和铜离子诱导产生的漆酶同工酶组分,均为漆酶A(LacA)。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漆酶A基因(lacA)转录本的累积伴随有发酵液漆酶活性的增加,邻甲苯胺对lacA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lacA结构基因长2110bp,含有10个内含子;lacA的cDNA序列为1560bp,编码520aa的漆酶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漆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反向PCR技术,扩增得到的lacA 5’-端调控区长1881bp,分析表明,该区域上分布有1个TATA框、7个CAAT框和多个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序列位点,包括5个MRE元件、9个CreA结合位点、4个XRE元件、2个STRE元件和7个氮因子调控位点等。这些序列位点的存在部分地对应了菌株摇瓶发酵奈件下lacA的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97.
痤疮皮损内菌群的分离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病程长,病变常侵及颜面,粉刺、炎性丘疹、脓胞及痊愈后留下的萎缩性瘢痕对容貌的破坏很大,特别是成年患者大多经历了反复发作的漫长过程,而痤疮却越来越严重,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目前普遍认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皮脂腺管上皮细胞角化过度、脱落,并堵塞皮脂腺管或毛孔,造成皮脂外流不畅,继发细菌感染,所形成炎性丘疹,是痤疮形成的根本原因。近来研究发现痤疮发病与局部微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正常人出生后不久,皮肤上即附有细菌,  相似文献   
98.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研究了长柄双花木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的变化。连续4a对其野生种群、1a对人工种群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观察,并运用相对开花强度和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分析了开花物候对其生殖的影响。结果如下:长柄双花木开花时间为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单花花期一般为6~7d,单花依其形态和散粉特征可以分为4个时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和凋谢期。个体开花持续时间49~55d,种群花期历时63~71d。种群内不同年度间开花物候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种群间则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种群开花进程为渐进式单峰曲线。人工种群则为“钟”形曲线,二者均属于“集中开花模式”。长柄双花木具有2个相对开花强度的分异趋势,这种分异趋势具有进化意义。开花物候指数与生殖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始花时间与开花数量、座果率及花期长度之间均具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开花数量与花期长度之间则呈显著正相关,但均为线性相关。长柄双花木开花物候在种群间的差异和种群内年度间的相似性说明,其开花时间可能是由与其相关的复杂的微生境特征和(或)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种群间的遗传分异和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一致性。作为一种濒危物种,长柄双花木在这种环境的选择压力之下,形成了“大量、集中开放的花”的开花模式,吸引到更多的传粉者的访问,从而达到生殖成功。  相似文献   
99.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抗菌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林蛙皮肤中分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混合物——多肽FⅢ。抑菌实验表明,林蛙皮肤中小分子活性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此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远远高于传统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0.
红系特异的GFP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整合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由位点控制区LCR的HS2元件和 β 珠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的红系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测定 ,使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GFP的表达水平 ,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确定了其中两只转基因小鼠中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 ,结果表明 :在转基因小鼠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各不相同且相差较大 ,而且拷贝数与GFP基因的表达量之间未呈现出相关性 ;FISH分析确定出两只转基因小鼠的外源基因整合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杂交信号的强弱与拷贝数的多少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