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烟草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chemokine receptor 6(CCR6)表达的影响,探讨吸烟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哮喘组和哮喘+烟雾暴露组,每组10只。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和哮喘大鼠烟草烟雾暴露模型,采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CCR6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哮喘组(69.0±3.5;4.1±1.0;8.9±2.0)、哮喘+烟雾暴露组(86.7±5.2;2.2±1.0;19.0±2.8)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均高于对照组(10.1±3.8;1.3±0.7;2.2±1.1)、烟雾暴露组(47.7±6.8;0.5±0.3;2.7±1.4)(P均〈0.05);哮喘+烟雾暴露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高于哮喘组,嗜酸粒细胞低于哮喘组(P均〈0.05)。②哮喘组(8.15±0.88;0.452±0.013)、哮喘+烟雾暴露组(15.16±0.87;0.531±0.024)CCR6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1±0.52;0.299±0.027)、烟雾暴露组(5.55±0.54;0.442±0.018)(均P〈0.01);哮喘+烟雾暴露组明显高于哮喘组(均P〈0.01)。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可通过促使气道CCR6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加重哮喘大鼠气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贵州省6个世居少数民族线粒体9bp序列缺失情况.方法:采用PCR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技术检测线粒体基因组色素氧化酶Ⅱ和tRNAlys基因间非编码序列中含9bp序列缺失情况.结果:在研究的6个少数民族中只发现标准型和缺失性2种多态性,仡佬族、仫佬族、畲族、毛南族、羌族、蒙古族线粒体DNA 9bp缺失频率依次为:26.9%、17.3%、23.1%、11.5%、7.7%、9.6%.结论:贵州省这6个世居少数民族线粒体9bp序列缺失频率较高,各民族的缺失频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N),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 mg/kg,BID,ip)后给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N组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CeA内PKA的蛋白表达出现适应性变化(P<0.05),建立后(Day7,134.43±4.481,P<0.05),消退后(Day13,141.01±3.360,P<0.01)及重建后(Day14,137.18±40.330,P<0.05)PK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建立前(Day5,124.48±6.722)。而MS组(P>0.05)和SN组(P>0.05)在CPA的各个时间点PKA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CeA内PKA蛋白的低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②Ce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基因沉默或RNA 沉默是植物、真菌以及无脊椎动物抵御病毒侵染的重要机制, 为了应对这种机制, 病毒编码RNA 沉默抑制子抑制宿主的基因沉默, 抵抗由基因沉默介导的宿主对病毒的抗性. 病毒编码的RNA 沉默抑制子, 又被称为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 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RNA 病毒和DNA 病毒以及部分动物病毒中. 近年来, 针对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 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通过与宿主基因沉默通路中的RNA 或者关键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发挥抑制宿主对病毒的抗性以及干扰宿主正常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 由于植物基因沉默通路的复杂性, 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的作用机制也是复杂而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对贵州汉族、布依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为贵州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贵州荔波汉族90例、布依族119例MTHF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677及1298位)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 汉族、布依族MTHFR 677位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2、8%,16.1%,x^2=1.561,P〉0.1;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8.9%,39、1%,x^2=2.075,P〉0.1;677CT/1298A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22.7%。结论 MTHFRC 677T和A1298C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人群存在群体差异;贵州汉族与布依族此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贵州荔波布依族MTHFR 1298位有较高的C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06.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名番红花、西红花;藏药中称为苟日苟木.它是鸢尾科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我国长期以来把它作为珍贵的中藏药.其药用部位是柱头,有效成分主要是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藏红花醛和藏红花苦素.丁葆祖等于1979年首次从藏红花的球茎获得完整的植株[1].Sano等人1987年在离体条件下,诱导花柱-柱头状物再生获得成功[2],此后国内外不断有相关报道[3~7].但试验大多集中在由外植体直接或由愈伤组织间接诱导柱头状物,且花柱-柱头状物的频率低和数量少.我们试图先由藏红花花瓣诱导瓣状体,再定向分化花柱-柱头状物,来提高花柱-柱头状物的诱导频率和数量.从而为以后的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光照对水母雪莲愈伤组织合成生物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n.)无菌幼苗的根作外植体,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光照对生物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在水母雪莲的愈伤组织培养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比原植株中的含量低,但其组成成分比原植物丰富。并且秋水仙碱的含量也比原植物高,尤其是在光照培养的愈伤组织中秋水仙碱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8.
以引自国内外的15种观赏山楂苗木为材料,于上海夏季自然高温下对其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并观察它们的田间耐热性,以揭示其耐热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显示,4种山楂表现出较强耐热性,6种较耐热,而5种耐热性较差;15种山楂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且耐热性强的品种P_n、T_r、G_s、WUE值较高,高温下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固碳水平;各品种山楂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电子传递效率ΦPSⅡ和光能捕获效率F_v'/F_m'差异显著,耐热性强品种F_v/F_m保持在0.8以上,且ΦPSⅡ值与F_v'/F_m'较高.研究表明,观赏山楂主要通过加大气孔蒸腾散热、降低叶表面温度以及维持较高光能电子传递与转化效率来减轻高温对光合机构伤害,以维持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山楂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及潜在活性与其耐热性密切相关,F_v/F_m值可作为山楂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9.
贵州从江侗族Y-DNA及线粒体DNA 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分析贵州从江侗族父系及母系遗传结构,探讨其起源及迁徒,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研究贵州从江侗族无亲缘关系个体由10个单核苷酸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及11个单核苷酸位点组成的线粒体DNA单倍群频率。结果显示, 从40份男性样本的Y-SNP基因分型中,得到H6 、H11、H14 共3种单倍型;H11的频率为92.5%;通过对线粒体DNA基因分型,得到6种单倍群,有75%的个体能明确分类其所携带的单倍群特征,说明贵州从江侗族父系遗传构成相对简单。通过主成分分析,证明贵州从江侗族与其他的壮侗语族人群相聚,母系遗传结构复杂,无C单倍群分布可能为该民族特征之一。Abstract: To study the patrilineal and matrilineal genetic structure and the origin of Dong Ethnic of Congjiang Guizhou.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Y-chromosome haplotypes which consisted of 10 SNPs of Y-DNA and mtDNA haplogroups consisted of 11 SNPs by using PCR-RFLP method. The result is three haplotypes H6,H11,H14 were detected, the frequency of H11 is 92.5%. Six haplogroups were identified by mtDNA analysis, 75% of the people can be identified. The patrilineal genetic structure of Dong of Guizhou is simple, Principle component indicated that the structure is closer to Zhuang-Dong branch of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The matrilineal genetic structure of Dong of Guizhou is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与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治疗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患者80例,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与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6.87±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29±2.74)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3.15±0.57)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42±1.20)分(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金银花湿热敷与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治疗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