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甲醇脱氢酶基因mpq1818在甲基营养菌MP688生长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中间为庆大霉素抗性基因Gmr、两侧mpq1818基因上下游序列同源的敲除载体pAK0-up-Gmr-down,接合转移导入MP688,通过庆大霉素抗性和组合PCR方法筛选基因敲除菌,并检测其生长、甲醇脱氢酶活性、甲醇利用及吡咯喹啉醌(PQQ)生物合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抗性和PCR验证显示mpq1818缺失株构建成功;与野生菌相比,缺失株的甲醇脱氢酶活力及利用甲醇的能力降低,而且菌株的生长和PQQ产量也有显著下降。结论:基因mpq1818的缺失影响菌株前期生长与PQQ合成。  相似文献   
152.
研究旱莲草中的凝血和溶血活性物质,为旱莲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eclalbasaponinⅠ(1)、eclalbasaponinⅣ(2)、eclalbasaponinⅤ(3)、3,4,5-trihydroxy-6-(2-hydroxy-3-(palmitoyloxy)propoxy)-etrahydro-2H-pyran-yl)methanesul-fonic acid(4)、蟛蜞菊内酯(5)和异去甲蟛蜞菊内酯(6),其中化合物4首次从旱莲草中分离到。体外溶血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4具有很强溶血活性,在浓度为0.6μg/mL时,对红细胞的溶解率分别达到(93.52±1.56)%、(82.55±2.72)%和(94.99±0.68)%。体外凝血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5、6具有很强的凝血活性,它们既能直接使红细胞凝聚成团,也能通过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再通过纤维蛋白使红细胞凝聚成团。  相似文献   
153.
干旱条件下小麦根系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历严重干旱危害的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分布于耕层以内密集根系都已枯黄萎缩,其表皮细胞全部剥落,皮层细胞也严重受损,只有内部输导组织仍然健全,表明上层根此时已丧失了吸收功能。而位于深层的根由于所处土层较为湿润,外观为嫩白色,根的表皮和皮层细胞健全,春季降水(≥20mm)后,上层已受扣迪的根不能恢复其原有的表皮和皮层组织,但能从分蘖节处产生新的次生根,恢复其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54.
王萍  房静远 《生命科学》2010,(8):797-800
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基因是从大鼠正常动脉和受损动脉中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其通过TGF-β和Wnt/PCP通路发挥作用,使胶原生成减少,促进细胞迁移。在多种肿瘤中发现CTHRC1异常表达,并与肿瘤转移相关。该文就CTHRC1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5.
以3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材料,研究了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Cu2 对花药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的Cu2 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均有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下的促进作用和高浓度下的抑制作用,最适Cu2 浓度为0.15μmol/L.在该浓度下,3个供试材料的出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9.14%、214.72%和80.00%,反应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6.70%、151.86%和65.96%,绿苗分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0.05%、241.87%和333.49%.再分化培养基中的Cu2 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有明显的负向效应,3个供试材料中,均以不附加Cu2 的对照的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70.00%、66.67%和39.29%,附加不同浓度的Cu2 后,绿苗分化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6.
在成功从中草药射干中提取纯化得到鸢尾苷的基础上,应用灵敏、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考察鸢尾苷的抗氧化能力。选择氧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清除、烷基自由基清除和抗油脂氧化作用等实验体系进行抗氧化活性的试验。结果显示纯化得到的鸢尾苷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C稍强,但比2,6-二叔丁基对甲酚稍弱,表明其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7.
158.
目的培养三维(3D)人胃黏膜上皮类器官,转为二维(2D)原代胃黏膜细胞培养,并建成人2D原代胃上皮细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方法 (1)从正常人胃上皮组织中分离胃腺,在含有多种生长调节和凋亡抑制等混合因子的培养基中,依附于基质胶而培养成3D类器官;(2)利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胃上皮类器官的相关分子标记;(3)研究正常原代胃上皮细胞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培养出可长期传代的人胃上皮3D类器官,具有典型的人胃黏膜上皮分子标记。而且3D类器官转为2D平面培养的原代胃上皮细胞,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的体外原代细胞感染模型。结论 3D胃上皮类器官,可作为2D原代胃上皮细胞的持久来源,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胃上皮的分子机制带来个体化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159.
基于“三生用地”土地利用分类, 应用GIS、Fragstats和GeoDa等软件辅助, 以福州中心城区为研究区, 基于2000、2009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 分析2000—2015年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以空间相关性, 结果表明: (1)三生用地变化上看, 研究区生态用地及生态生产用地小幅度减少, 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变化相对较大, 城市扩张所需的生活生产用地主要从生产生态用地转出; (2)2000—2015 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772.06×108元降低到562.16×108 元, 生态风险指数呈现缓慢降低趋势, 区域生态风险有所好转; (3)研究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数量上显著相关, 时间上2000年为负向相关, 2009年与2015年为正向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调控福州中心城区生态风险,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为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的适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3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对这3种植物的生态指标(枝条、叶和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淀粉和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水淹条件下,虉草、牛鞭草和狗牙根都不产生新的枝条,它们通过减少总叶数、总叶长和生物量的方式来适应水淹环境。虉草和狗牙根通过减缓枝条生长速率来适应水淹环境,而牛鞭草则是通过先加快生长后抑制生长来保存活力。虉草、牛鞭草和狗牙根均以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消耗,降低根系活力等方式来适应长期的水淹环境。3种草本植物的水淹耐受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狗牙根、虉草、牛鞭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