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重庆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重庆地区蕨类植物从科、属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将该区区系特征与其它几个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蕨类植物389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109属, 43科。(2)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凤尾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耳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凤丫蕨属。(3)从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其中热带分布科22科,占总科数的75.00%;热带分布属有60属,占总属数的64.52%(剔除世界分布)。(4)本区区系成分古老,古老孑遗的科属较为丰富,但特有现象不明显。(5)该区地形、气候条件对于蕨类植物的散布和充分发育比较适宜,为其在该区的充分发育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6)经对比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该区与临近的几个地区属的相似性系数很高,特别是与西南地区的西藏、横断山区的属相似性系数较大,表明区系上与这些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与华北的内蒙古,东北的辽宁等相距较远的地区属的相似性系数较低,表明区系上联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672.
入侵植物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既可进行有性繁殖, 又能进行克隆繁殖, 其繁殖特征可能对其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观测剑叶金鸡菊的花序开花动态、交配系统、种子萌发特性等有性繁殖特征及克隆繁殖特征, 研究了上述繁殖特性及其与入侵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剑叶金鸡菊每年4月下旬开始现蕾, 5-11月为花果期。单个花序的花期为5-6天, 至果实成熟开裂约18天。单个花序自交及同株异花授粉不亲和, 为异株异花授粉的异交型, 其花粉-胚珠比(P/O比)为103 549.40 ± 7 162.44。花序高花粉活力及本地蜂传粉行为保障了花粉资源, 因而结实率高达12 000粒∙株-1。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高达50%以上, 且2-3天即可萌发。剑叶金鸡菊克隆繁殖能力非常强, 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见从根蘖长出的密集型克隆分株, 8月下旬开始出现游击型克隆生长, 通过密集型和游击型克隆生长, 剑叶金鸡菊排斥其他物种形成单优种群。上述研究结果说明, 剑叶金鸡菊的入侵性与其繁殖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3.
用平板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培养法分别研究了选择性萃取剂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上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选择性萃取剂萃取能力的增强,生物膜上存活下来的微生物数量呈减少趋势.经001 mol·L-1 NH2OH·HCl+0.01 mol·L-1 HNO3、0.4 mol·L-1 Na2S2O4 (pH 6.0)和0.2 mol·L-1草酸氨(pH 4.0)萃取后存活的微生物总量分别下降到原膜的27.6%、14.1%和0.01%;经15% HNO3萃取后,膜上只有极少数的细菌存活;而经H2O2/HNO3萃取后则无细菌存活、原生动物和藻类存活,说明选择性化学萃取剂的使用影响生物膜的活性.比较萃取前后生物膜吸附痕量重金属的能力发现,随着生物膜上微生物数量的减少,生物膜吸附痕量重金属的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74.
滇西北高原闭合半闭合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  田昆  肖德荣  李隐  董瑜  杨扬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6):1520-1526
选取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对比植被恢复前后入湖河流廊道、草甸(汇水过渡区)、湖滨带植物群落物种的组成、水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分析流域完整尺度恢复实践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植物在恢复初期由8科12属13种迅速增加至18科22属28种;地上生物量从318.56 g·m-2上升到507.68 g·m-2;湖滨及河流岸带植物群落恢复前后变化明显,耐污种逐渐减少或消失,出现了消失多年的沼泽植物黑三棱和水毛莨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由恢复前的28.85和0.79g·kg-1增加到50.26和1.45g·kg-1,水体中的TN、TP和COD含量较恢复前显著下降,去除率分别达到67.9%、79.2%和71.2%,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79%,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了改善和恢复.在高原闭合半闭合湿地区,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及其技术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75.
辽宁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文星  姚利辉  何介南  肖建武  王东 《生态学报》2012,32(19):6168-6175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索,其目的为辽宁省的节能与CO2减排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辽宁整体单位GDP能耗高出全国水平52%—70%,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是第三产业的5.67—8.41倍,第一产业的7.2—9.0倍;辽宁能源利用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只有第一产业的11.89%,第三产业的12.60%;GDP年增长速率大于能源消费量年增长速率,能源投入增加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依赖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N型"曲线特征,随着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出现反复上升和下降过程,辽宁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没有达到长期的均衡性,尚处于非平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76.
施肥对巢湖流域稻季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通气法对巢湖流域稻季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及秸秆还田处理对稻季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峰值发生在施肥后的第1-3 天,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施肥后的1周。2010年整个稻季氨挥发净损失量为7.22-14.20 kg/hm2,占氮肥施用量的4.59%-6.64%,基肥期是主要的氨挥发时期,约占总氨挥发量的60%,穗肥期氨挥发总损失量最小。常规施肥处理氨挥发总损失量最大,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减量化施肥均能减少稻田土壤氨挥发损失1%-2%,氮磷肥减量同时秸秆还田处理氨挥发量最小,其总氨挥发量占常规处理的54%。施肥后的1-2d内田面水中的NH4+-N浓度达到最大值,且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与同期田面水中的NH4+-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结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分析发现,秸秆还田处理可减少氨挥发损失,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巢湖流域水稻季推广。  相似文献   
677.
精卵融合是受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目前公认IZUMO1、JUNO和CD9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9)为精卵融合的必需蛋白质,其中IZUMO1与JUNO在精卵识别时会形成复合体。有研究表明IZUMO1、JUNO和CD9主要参与精卵融合最初的黏附过程,且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发挥作用的。近年来由于X射线晶体学相关技术的发展, IZUMO1-JUNO晶体结构基本被阐明,然而精卵融合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所以,对哺乳动物精卵融合必需蛋白质IZUMO1-JUNO/CD9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进行阐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78.
施氏鲟不同组织来源细胞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施氏鲟(Amursturgeon,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肝脏、脾脏、肾脏、鳍条和心脏组织的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2~3天左右可见组织块周围有成纤维样细胞迁出,10天左右组织块周围形成单层细胞。对原代培养的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后传代培养,建立了可连续传代的施氏鲟肝脏、脾脏、肾脏、心脏组织细胞系。初步确立施氏鲟细胞培养的条件,培养基为MEME,培养温度为25℃,血清浓度为20%。对传代培养细胞以二甲基亚砜为保护剂在液氮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可连续传代培养。施氏鲟细胞离体培养为开展鲟鱼病毒病和遗传资源保存研究提供了重要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7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骨代谢、甲状腺功能和血清食欲刺激素(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ISS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给予剂量0.10 U/kg?d进行治疗)和高剂量组(给予剂量0.20 U/kg?d进行治疗),各为30例。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体重、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积分(Ht SDS)]、骨代谢[骨碱性磷酸酶(BA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sub>)、游离甲状腺素(FT4/sub>)]和血清Ghrelin、IGF-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高剂量组身高、体重、GV、Ht SDS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1年后BAP、PINP高于低剂量组,β-CTX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TSH、FT3/sub>、FT4/sub>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Ghrelin低于低剂量组,IGF-1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0.10 U/kg?d剂量的rHGH,0.20 U/kg?d剂量的rHGH可更好的促进ISS患儿生长发育,调节骨代谢和血清Ghrelin、IGF-1水平,且对人体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80.
为了研究鱼类的甲基转移酶set9 [SET domain containing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9, 也称作set7/setd7]在低氧耐受中的功能, 以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模式生物, 利用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基因编辑技术, 在斑马鱼set9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上设计了Cas9的靶位点, 对其进行基因敲除, 获得了缺失8个碱基的set9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品系。对受精后3d的斑马鱼幼鱼和3月龄的斑马鱼成鱼进行低氧胁迫处理, 比较了野生型及set9基因敲除的斑马鱼的低氧耐受能力; 并对低氧胁迫处理后的3月龄的野生型及set9基因敲除的斑马鱼成鱼的脑组织取材、固定并进行TUNEL染色。结果显示: set9基因敲除的斑马鱼与野生型相比, 其低氧耐受能力显著增强, 脑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减少。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鱼类甲基转移酶set9在低氧耐受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并为培育耐低氧鱼类新品种提供了候选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