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Fundulus heteroclitus 卵子分裂球的发育能力,最早的工作是 Morgan 1893和1895年的报告。他在2细胞时期,用针穿破卵膜,刺死一个分裂球。针抽出后,轻轻的抑压卵膜,挤出刺死的分裂球的细胞质,但不损伤下面的卵黄。经过这样手术以后,遗留在膜内的分裂球能继续发育。68个卵子中,20个左右在胚胎形成前死亡,其余都能继续发育,成为正常的胚胎。胚胎的身体一般比正常的小,比正常的二分之一来得大。Morgan 在他1893年的论文中,认为去掉一半分裂球的卵子,发育成为大于二分之一胚胎的原因,是留存的细胞质多于二分之一的结果。因在2细胞时期,  相似文献   
92.
生长激素系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所分泌。动物截除垂体前叶之后,生长停止;注射垂体前叶抽提液则生长恢复;故其作用为促进各种组织的生长,而对于骨及软骨则有特殊的增生作用。临床上所见之肢端肥大症即系嗜酸性细胞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所致。当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发育停滞,形成侏儒症。自1945年李卓浩将生长激素与垂体前叶其他激素分离提纯后,才开始研究生长激素的化学。本文仅就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的介绍。目前生长激素的分离多采用牛脑垂体,故用牛生长激素做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3.
利用飞行磨系统对实验种群橘小实蝇的1、6、11、16、21、26、31日龄的7个雌雄个体分别进行22h连续吊飞试验,测定其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平均飞行速度。橘小实蝇原始种群采自湖南长沙,经室内连续饲养约30代,成为试验种群。试验环境条件为连续光照条件,温度25℃,RH 60%—80%,光照强度为990 lx。整个吊飞过程不补充食物和水份。共得到179组吊飞数据,其中雌虫86组,雄虫93组,每个日龄处理不少于9头。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橘小实蝇雌蝇和雄蝇的飞行能力均逐渐增加,到达16日龄后雌蝇飞行能力迅速下降,表现为单峰型;雄蝇的飞行能力在16—31日龄一般维持较高水平,但在26日龄有一定波动。16日龄雌蝇和雄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分别是(2485.6±2287.2)m和(2152.3±1773.3)m。其中1头21日龄雄性个体的累计飞行距离最大,完成了8795.80 m的飞行。雌蝇累计飞行距离最远的发生在16日龄,为8116.6 m。日龄对橘小实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和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前者,F=2.88,P0.05;后者,F=4.98,P0.01)。雌蝇和雄蝇的平均飞行速度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4.10,P0.05)。日龄和性别的互作对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2.74,P0.05)。尽管实验种群不能完全代表野生种群,研究结果对研究橘小实蝇扩散规律及综合防治,特别是改进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应用细菌学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绵羊种布鲁氏菌非典型株019进行分类研究。利用高变8聚核苷酸DNA指纹技术(HOOF-Prints)对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可变数目重复片段(VNTR)的8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将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比较分析,应用DNAMAN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和绵羊种布鲁氏菌参考株63/290的亲缘关系高于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与其他参考株的亲缘关系,该结论与细菌学常规鉴定结果一致。应用HOOF-Prints技术可以对绵羊种布鲁氏菌非典型株019进行鉴定,该技术有望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5.
童合一  邢湘臣 《化石》1999,(4):20-21
在那一望无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冰洋中,生活着一种神奇的、与众不同的哺乳动物———一角鲸,它的学名为MonodonmonocerosLinnaeus,英文名Narwhale,法文名和西班牙文名都是Narval。一角鲸隶属于鲸目(Cetacea),齿鲸亚目(Odontoceti),一角鲸科(Monodontidae)。一角鲸体型粗壮,头部相对较小,似牛头。成体的胸部鳍肢短而钝,尖端部分稍向上翘;背部略呈弓形,但无背鳍;尾鳍肢的中部凹陷,两端突出,呈“V”字型,尖端部向上卷曲,老年个体更为明…  相似文献   
96.
童合一  邢湘臣 《化石》1999,(3):21-22
“江豚”这一名称,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如果我们有机会来到长江岸边,或乘上长江轮船,就有可能在江面上见到这种体型如猪似鱼,近黑色的哺乳动物。江豚的学名为Neophocaenaphocaenoides(Cuvier),它隶属于鲸目(Cetacea),齿...  相似文献   
97.
人GDN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Tn-5B1-4中高效表达了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PAGE分析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30%左右,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80%以上,活性研究表明,昆虫细胞表达的GDNF蛋白能显著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DNF结构与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
分离纯化获得了两个东亚钳蝎小分子活性多肽BmP02和BmP03,经质谱鉴定二者皆为单一峰,分子量分别为2.950kD和2.935kD。BmP02的氨基酸序列已被测定。进一步研究表明,BmP02可影响短暂外向钾通道的失活化和恢复过程,但却不影响其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99.
用国产微孔玻璃珠从CD-1工程细胞株培养上清中纯化u-PA,摸索了微孔玻璃珠结合u-PA的条件和洗脱方法,比较了硫酸铵线性梯度洗脱或25%乙二醇洗脱u-PA活性的结果,最后确定洗脱的条件为0.25mol/LTris、1~2mol/L(NH4)2SO4、pH9.3。经此一步纯化,u-PA比活性达到15329IU/mg,回收率78%,还原条件下SDS-PAGE分子量为52×103的单链u-PA占74%。  相似文献   
100.
鼻咽癌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Kim 等建立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内标技术对58 例患者的鼻咽活检标本进行其端粒酶活性测定. 43 例鼻咽癌确诊患者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90.7% ,15 例鼻咽部慢性炎症(对照组)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6.7% . 3 例复发的鼻咽癌标本均呈阳性, 2 例治愈的鼻咽癌标本则属阴性.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样本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于鼻咽癌组织的端粒酶活化现象普遍存在,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