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湿地碳循环过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地球4大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湿地碳储量(450Pg C)约占陆地生态圈总碳量的20%。湿地系统因兼有“碳源”与“碳汇”的双重角色,其碳循环对大气全球碳收支以及与之有关的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湿地生态系统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湿地碳循环基本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和湿地碳循环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提出了拟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2.
枯草杆菌的芽胞在肉鸡肠道中的生活状态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枯草芽胞杆菌的芽胞在肉鸡肠道中的生活状态和分布。方法以20日龄AA肉鸡为研究对象,饲喂枯草芽胞菌剂,分别测定鸡粪中芽胞数量和鸡肠道不同部位的活菌数量。结果饲喂3h后,鸡粪中开始检测到芽胞的存在,24h达到最高值,直至饲喂120h后,肠道内的芽胞基本排除。排出芽胞总量为饲喂芽胞总数的3.0倍左右,同时研究还表明:芽胞在实验肉鸡的十二指肠2内开始萌发,并进行了繁殖,在小肠的后端,即小肠3和小肠4,活菌数量达到高峰。结论部分芽胞进入小肠后即可开始萌发,并进行生长繁殖,而且在肠道内有短暂滞留。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伤早期和远期取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Ki67抗体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结果按本方法建立小鼠Ⅲ度烧伤模型,面积准确,深度一致,操作简便易行。小鼠烧伤皮肤病理改变与人类基本一致,但有其特点:小鼠Ⅲ度烧伤包括表皮至脂膜肌,烧伤后炎性渗出较晚,约需2 d;创面周围毛发生长活跃,倾向创面,Ki67抗体阳性细胞集中于毛囊底部。结论为利用小鼠烧伤模型进行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4.
朝鲁门  孙建新 《生态学杂志》2009,20(12):2839-2846
选取纬度相近、发展规模类似的近海(济南)与内陆(西安)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56—1998年间济南和西安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6—1978年间,除济南年均最低气温以0.37 ℃·10 a-1的速率上升外,2个城市的气温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1979—1998年间,2个城市则表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西安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济南,济南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西安.1956—1978年间,2个城市均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显著增加趋势,1979—1998年间的热岛效应明显强化,以西安在年均气温(0.22 ℃·10 a-1)和年均最低气温(0.32 ℃·10 a-1)上表现的热岛效应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济南热岛效应强度和年际波动均大于西安,但其增加速率却小于西安.济南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气温和年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和热岛效应强度明显不同,西安则较接近.3个气温指标中以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同时对热岛效应的响应最显著,年均最高气温的波动性最大.地理位置不但影响城市增温的幅度,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城市增温的形式与热岛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115.
采用随机矩阵理论方法研究了肝癌的基因表达网络。通过标准误差分析,得到了从富含噪声的肝癌基因网络中分离出真实肝癌基因网络的、去躁最充分的关联系数,分析了由此获得的基因表达网络的13个基因功能模块,发现这些模块与肝癌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模块识别方法带有主观因素且不能去除噪声因子的缺陷,是一种有效去除随机噪声、识别基因模块、简化基因网络的方法。由于基因数目的众多及细胞生物过程的复杂性,从整体的角度系统研究肝癌基因表达谱,对理解肝癌分子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佟铸  谷涌泉  李建新  张建 《生物磁学》2009,(14):2745-274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是近年来令人关注的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骨髓刺激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它具有抽取骨髓血少、获得细胞量多且安全性高的优点。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骨髓刺激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促进肢体缺血改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更好地对脱氧核糖核酸酶解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建立脱氧核糖核酸(DNA)酶解液中4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能将酶解液中4种脱氧核苷酸完全分离并准确定量。在此基础上,对DNA酶解的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其反应机理为不存在底物和产物抑制的双底物顺序反应,动力学方程为x=1/bin(1+abt)(其中a=0.3723p0—0.974;b=-0.0493p0^2+1.1150p0-1.1103),该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DNA酶解过程,误差仅为3.31%.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8G-A位点与新疆地区雏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TNF-α基因308位点SNP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105例72例及正常对照98例血清TNF-α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SNP308多态性住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为(26.30±15.54)pg/ml较汉族人群低,病例组为(29.89±14.48)pg/ml,病例组与时照组TNF-α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TNF-α与FPG、TC、FINS、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TNFΝα基因SNP308多态性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2型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2)TNF-α水平在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植物-土壤系统中水分再分配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美珍  孙建新  蒋高明  董鸣 《生态学报》2006,26(5):1550-1557
在过去100多年里,植物与土壤之间水分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植物本身的水分利用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等.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人员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即水分再分配(hydraulic redistribution)作用,具体地讲是在水势差的驱动下水分由根系向土壤中释出的一种双向和被动的水分运转过程,其中既包含水分由深层土壤向表层土壤的释出,也包括由表层土壤向深层土壤的流动,同时还涵盖了水分在水平方向上的侧向运输过程.伴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态系统水平衡问题的关注,水分再分配逐渐成为近代植物生态学和水文学的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阐明水分再分配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对植物个体蒸腾、碳同化速率有很大贡献,有利于提高根系生活力和土壤养分;另外,在不断扩展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中,也加强了对制约水分再分配作用发生的外部因子的认识.回顾和分析了水分再分配的研究历史、生态学意义、影响因素、测定方法等,特别提出阐述浅根系植物对水分再分配作用的依赖性与依赖程度,从植物进化学角度解释水分再分配作用发生的生理学基础和意义及水分再分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将是未来研究的几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0.
动物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受到内外信号刺激时发生的一种由细胞内部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行为,是细胞内在的机制,也是决定生物个体发育和组织平衡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呈现一系列典型的生化和形态学特征,如染色质凝集、趋边化以及凋亡小体(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