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感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后能诱导提高胸苷激酶的活性。不论是正常或感染细胞中的胸苷激酶都可将脱氧胞苷磷酸化,酶活最适pH及Mg~( )离子浓度值基本相同,DEAE-纤维素和Cibacron blue-sepharose柱层析所得酶活性图谱亦相似。TnNPV在胸苷激酶缺陷型的草地贪夜蛾细胞中能正常复制,但被感染细胞不具有胸苷激酶活性。由此可以确定,经TnNPV感染诱导后,活性有所提高的胸苷激酶不是病毒基因编码的。  相似文献   
22.
中草药“一口钟”的原植物鉴定及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3.80%,主要成分是别香树烯(23.37%),1.8-桉叶油素(20.81%)、金合欢醇(9.95%)、α-水芹烯(8.30%)、δ-愈创木烯(5.95%)、δ-蒎烯(4.09%)、β-水芹烯(3.43%)、α-愈创木烯(3.15%)等.  相似文献   
23.
测定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菌株毒素的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的毒素都含有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物质,并发现致病力强的菌株毒素所含的蛋白质和多糖的量高于致病力弱的菌株毒素,而脂类物质的量却低于弱菌株毒素。经过高温(100℃,10分钟)和蛋白酶(37℃,6小时)处理后的各菌株毒素则不能使棉花致萎,说明毒素中的蛋白质组分在毒素对棉花的致萎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4.
中国沿海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2—1994年连续3年采自海南至辽宁(包括台湾)沿海7个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研究结果。4项计数性状和3项度量性状,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判别函数显示,大多数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应源于遗传变异。各年差异变化无规律,可能与鳗苗漂游分布的随机性有关。  相似文献   
25.
对79名HBV标志阴性少年人群,以乙肝疫苗10μg×3的免疫剂量和0、1、2月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其抗-HBs免疫应答和临床保护效果作了为期7年的定人随访。结果表明,抗-HBs阳转率在免后三个月时为100%,均值为3084MIU/ml。至免后84个月时疫苗接受者中仍有55.7%的抗-HBs水平≥10MIU/ml。6例检出抗-HBs,其中5例的抗-HBs持续处于高水平。全部观察对象无一例检出HBsAg或发生临床肝炎。少年接种乙肝血源疫苗至少7年内可具有保护性抗体。故在此期内不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6.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了整合有猪瘟病毒反义基因的PK-15细胞克隆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五个不同的反义基因片段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A片段的抑制效率最高(94%~98%),B片段次之(58%~76%),C片段再次(~64%),D片段和E片段未见明显的抑制效应。抑制效率的差异可能与反义基因片段的位置、长短以及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7.
杭州西湖水质预测方法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对西湖水质总磷浓度进行预测,给出方程的理论基础,编制FORTRAN77程序,在386微机上实现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本模型对水质环境防治决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8.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菌(Alcaligenes sp)119.能将苯丙酮酸一步转化成L-苯内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为8 5.该酶在pH8 9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7-15℃.金属离子Fe2+、Mn2+等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培养在由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等组成的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转化率L-天冬氨酸为酶反应的最佳氨基供体。当苯丙酮酸浓度为0.2mol/L时,细胞在37℃下反应16小时.可产L-苯内氨酸30.lg/L.其克分丁转化率为92.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产物.总收率在69%以上。产物经熔点、比旋光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纸上层析鉴定.证实是L-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29.
两栖动物是我国受威胁程度最高的动物类群,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监测,是开展两栖动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传统的两栖动物监测主要以形态学和声学为基础,耗时费力,且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稀有物种。基于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的调查方法以其快速、灵敏、高效、无创等独特优势,为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综述了eDNA在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外来入侵和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物种丰度或生物量估测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两栖动物eDNA产生、扩散、迁移和降解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探讨了eDNA应用于两栖动物监测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充分挖掘eDNA在两栖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潜力,为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中国和印度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