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描述了采自越南北部喀斯特地区秋海棠科(Begoniaceae)盾叶一新种,即合柱秋海棠(Begonia holostyla)。该新种在盾形叶和具黑色斑点的果实特征上相似于肿柄秋海棠(B. pulvinifera),但是在合生到一半的花柱和新月形的柱头方面则不同,后者花柱基部合生,柱头2次分裂成1个螺旋状的带。此外,讨论了与近缘种肿柄秋海棠的形态差异和地理联系。  相似文献   
102.
耐氮固氮菌接种水稻后,能够附着秧苗根系移动而迁移,其数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少,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存活时间早造为7—8周,晚造5—8周.它们在水稻根际附近的泥土中存在时间较短,为5周左右。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当水稻根际有耐氨固氮菌存在时,接种耐氨固氮菌的水稻根际乙炔还原活性比对照高1-2倍。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术后的镇痛效果分析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8月期间接收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镇痛,50例)和研究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5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48 h药物总消耗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IL-2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儿茶酚胺(CA)、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BPB,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抑制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4.
云南秋海棠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述云南产秋海棠属9个新种。即;麻栗坡秋海棠,古林箐秋海棠,圆叶秋海棠,圭山秋海棠,大围山峰为海棠,马关秋海棠,红斑秋海棠,紫叶秋海棠,河口秋海棠。  相似文献   
105.
在万里长江的三个源头中,南源当曲是比较出新闻的一个,隔几年总会热闹一番,闹出与正源沱沱河孰为正源的争论。当曲又称阿克达木河,藏语的意思就是“沼泽河”,因上游流经大片沼泽而得名。这是很美的一个块地方,虽身处世界屋脊。却仿佛进入了江南水乡一般。  相似文献   
106.
采自西双版纳的三个拟茎点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三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猴面包树拟茎点霉Ph. adansoniae、橡胶生拟茎点霉Ph. heveicola和蒲桃生拟茎点霉Ph. syzygiicola。猴面包树拟茎点霉分生孢子梗较长且宽,甲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不同于木棉科植物上已报道的拟茎点霉种。橡胶生拟茎点霉与橡胶拟茎点霉Ph. heveae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分生孢子梗较宽,甲型和乙型分生孢子较窄。蒲桃生拟茎点霉与蒲桃拟茎点霉Ph. syzygii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分生孢子梗合轴分枝,甲型分生孢子具2个油球。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107.
曾永秋  税青林  赵矫  张志宏  余红  赵小平 《遗传》2008,30(7):857-862
为了探讨不同位点siRNA在不同时间点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hTERT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设计并化学合成4对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特异性siRNA。以脂质体法转染入MCF-7细胞, 在转染后12 h、24 h、48 h、72 h和5 d,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hTERT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4段siRNA中有3段在转染后12 h即对hTERT mRNA的表达产生抑制, 48 h抑制率最高, 72 h后下降, 其中位于hTERT mRNA二级结构中的结构相对简单区域的siRNA抑制率最高, 达到75%, 说明特异性siRNA对hTERT基因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且该抑制效应具有位置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8.
报道了产滇东南斑果藤属的2个中国新记录,即锥序斑果藤Stixis ovata (Korth.) Hall. f. ssp. fasciculata(King) Jacobs和闭脉斑果藤S. scandens  Lour.  相似文献   
109.
对采于湖南现存湖南师范大学真菌标本室(MHHNU)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的鹅膏属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不少标本鉴定有误,需要订正.本文对16种鹅膏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对鲜为人知的湖南鹅膏A.hunanensis进行了详细描述.湖南鹅膏隶属于橙盖鹅膏组sect.Caesareae,其主要特点是担子果中等至大型;菌盖灰色至褐色,具深色花斑,边缘有较长的沟纹;菌褶白色,褶缘灰褐色;菌柄有菌环、被蛇皮状灰褐色鳞片;菌托白色,其中含有丰富的膨大细胞;担子基部有锁状联合;担孢子椭圆形,非淀粉质,(8.0) 9.5~12.5 (15.5)×6.5~8.5 (10.0)μm.  相似文献   
110.
魏俊  陆秀君  张晓林  梅梅  黄晓丽 《遗传》2017,39(1):14-21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生命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内,种子受各种环境因子及内源激素调控,并且不同植物种子具有不同发育及休眠特性。随着人们对种子发育、休眠及萌发机理的探究,越来越多miRNA被鉴定,它们能够基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抗氧化作用、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等途径参与种子形态建成、物质代谢及各种胁迫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miRNA的形成及调控机理,以及在种子发育、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